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琴 《金卡工程》2009,13(5):20-21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西方独特文化中的产物,它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则是东学西渐的结果。宪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产生必然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即支持宪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因素所形成的综合结构。通过对西方和中国宪法的社会基础进行比较分析,试图阐明近代宪法为何最先产生于西方,探析近代宪法在中国产生的缘由,对准确把握宪法的历史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宪法社会化的价值宪法社会化,意指社会个体与政府学习宪法文化、理念、精神、制度和规范等,并内化为宪法思维和宪政品质、形成宪政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作为一种宪政建设的理念,宪法社会化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它既是宪法思维得以形成的过程,也是宪法文化得以传承的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宪法是十八世纪资产阶博士,主要研究宪法学、法理学;级革命的产物,蕴含了一系列人文精神,如民主法治,权利保障,分权制衡,等等WTO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其旨在将立宪主义的各项基本原则运用到政府贸易政策上,将传统上属于国内问题的对外贸易政策宪法化和法治化。由此,WTO也蕴含了诸多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4.
宪法解释是我国宪法实施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运行,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应用原则和制度规范。吉尔兹是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被誉为阐释人类学的大师,他的论文集《地方性知识》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独特的阐释视角及方法值得我们在宪法解释的研究进程中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晓郛 《金卡工程》2008,12(8):21-22
宪法是平等地讨论社会重大问题的产物.中国近代的宪法都是阶级斗争和权力斗争的结果,是传统专制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胎儿.因此无论宪法规定如何,西方意义上的宪政运动在清末注定是要失败的.清政府主导立宪过程,但是其他几方势力在此过程中展开了博弈,最后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宣告了清政府的灭亡,也结束了立宪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理智的选择,崇尚宪法权威是践行依法治国的逻辑推演,而宪法仪式则是实现宪法权威的有效形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宪法宣誓”这种宪法仪式,这对于我国宪法的发展和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从宪法、宪法权威、宪法仪式的内在逻辑及国外宪法仪式实践经验来看,我国的宪法仪式还处于初步阶段,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宪法誓词,宣誓形式,违背宪法誓言的责任以及宪法仪式的宣传规模和主题都应当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7.
赵宏 《当代金融研究》2017,2017(1):65-78
作为宪法研究的重要方法,规范宪法迄今在我国已获得相当发展,但由于缺乏违宪审查制度的配合,我国的规范宪法成果目前只能停留于思想启蒙和学者自道。而规范宪法的僵局同样映射出宪法实施的僵局。如何在制度阙如的背景下克服宪法实施的困境,便成为规范宪法学者必须面对的难题。源自德国的部门宪法对此提供了重大启发。德国法对于部门宪法的研究主要在于借由"宪法分则"的确立,发挥宪法规范对于各个社会功能领域的辐射和渗透作用,但对于我国而言,部门宪法的引入或许能够为无法与制度实践衔接的宪法释义学提供试炼的场域,并最终反向促进宪法基本权释义学的提升,以及宪法的现实落实。  相似文献   

8.
丁轶 《当代金融研究》2020,2020(3):5-25
国家认同的构建过程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来有效整合其国民的过程,宪法在此意义上成为国家认同构建的一大重要制度资源和载体。基于理解国家的不同方式,国家认同可以分为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两种。相应地,国家认同的宪法实现机制主要体现为"权利—权力"机制、义务机制、叙事机制和象征机制四类,我国宪法中的序言、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家标志这四大部分构成了上述机制。在终极意义上,国家认同的宪法实施是一种以宪法总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条款"为中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总体认同对象、以社会主义认同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为二元的实施模式,其核心在于形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并在现代政治框架内打造出一种"厚宪法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9.
宪法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是我国宪法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其纳入宪法学规范阐释的视野,对宪法第四章与宪法其他规范条款无关的错误认识祛魅。宪法作为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的终极规范性来源,也就意味着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不再仅是以图案、词谱和地理位置象征和标志国家,而是意味着效力上的根本性和内涵上的规范性。从"国家标志"和"国家象征"的语词和功能出发,"国家象征和标志"应当成为宪法学上的规范概念与基本范畴。国家认同是国家象征和标志与宪法的重要链接点。一方面,国家象征和标志通过宪法上的文化国家观念和政治国家观念塑造国家认同;另一方面,"社会平等的自由观"作为国家象征和标志塑造国家认同的"深层结构",是宪法上以人民民主和基本权利为中心塑造国家认同的结构耦合。在理解了宪法上国家象征和标志的规范内涵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以宪法为根本指针,从全面保障国家象征和标志的宪制地位、强化国家象征和标志的专门监管保护两个层面完善国家象征和标志的立法,把落实国家认同作为宪法赋予部门法的重要任务,实现整体法秩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孙婧 《金卡工程》2010,14(1):80-80
本文在对宪法概念的研究做出综述的基础上,对宪法概念有了一点自己的认识,即宪法概念应在绝对意义上的宪法概念和相对意义上的宪法概念并存的两个层次上加以理解。绝对意义上的宪法概念以刘茂林教授的宪法是组织共同体的规则说为代表;相对意义上的宪法概念则因为各学者的出发点或认识角度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本文在理解绝对意义上的宪法概念和相对意义上的宪法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本国实际法律生活进行分析,得出自己对于相对意义宪法概念界定上的一点认识,即宪法是调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初次分配的根本法。  相似文献   

11.
李红丽  罗飞燕 《金卡工程》2010,14(8):150-150
本文以宪法、宪政与人权保护为主旨,从"应有人权"向"实有人权"转化、宪法保障人权的路径、宪法修正案对人权的规定等方面,论述了宪法、宪政与人权保护的一般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宪法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尽管自其制定时就被国家赋予了最高权威,但却不能被运用到一般司法程序中以解决违宪问题,也使得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基本功能成为空谈。鉴于此,宪法司法化成为当今各国宪法制度的一种共同选择。我国也正致力于宪法司法化的改革,但由于各种阻碍因素一直不见成效。借鉴各国成功经验,在我国建立权力机关的违宪审查和一般法院的宪法诉讼相结合的模式是我国宪法司法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王星举 《金卡工程》2009,13(11):14-15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必须保持稳定,这是维护宪法权威和发挥宪法作用的重要前提。宪法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宪法与社会生活之间既存在冲突,又存在协调,冲突是绝对的,协调是相对的。当社会现实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宪法的修改。因此,任何宪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宪法就会失去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宪法修改的领导力量,推动着我国宪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正>近代意义的"宪法"概念在我国的引入始于清末的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他在《盛世危言》中首次使用"宪法"一词,提出了"立宪法、开议院"的政治主张。此后,我们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宪法以及宪法性文件,但是,对于宪法的概念仍然没有达成一致。目前我国学术界针对宪法概念这个问题有些学者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有些学者并未给出定义。在已经给出的确定的宪法定义中,有如下几种主张:第一,"宪法是调整立政关系即人们在确立国家重要制度和决  相似文献   

15.
叶晶晶 《金卡工程》2010,14(7):30-31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综观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宪法作用的发挥与宪法监督制度作用的发挥成正比例。近年来出现的多起违宪事件,把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话题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本文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从立法层面为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体制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郑戈 《当代金融研究》2017,2017(1):38-50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是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宪法实施机构之一,在宪法学界被视为"集中式合宪性审查"模式的典范。在其六十多年的历史中,德国宪法法院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谁是宪法的守护者"这个魏玛时代遗留下来的重大问题。德国宪法法院丝毫也不回避宪法所具有的政治和法律双重属性,但它坚持把政治问题带入到基本法的文本结构之中来考量,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从文本中发现价值、以价值来统摄文本的宪法解释方法。本文通过考察德国宪法法院奠基时期(1951—1955)巩固自身宪法地位的举措和两个关键案例,分析了宪法有效实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宋燕 《中国金融家》2018,(3):141-14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向宪法宣誓,是践行对党忠诚的庄严承诺。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时刻谨记千钧诺言,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树立宪法意识,自觉增强宪法观念,弘扬宪法精神,恪守宪法原则,充分发挥好带头作用和先锋引领作用,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8.
刁贝 《金卡工程》2010,14(7):127-12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也随之加剧,如何有效的保护公民的宪法权利已经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宪法诉讼相关理论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构建宪法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陈鹏 《当代金融研究》2017,2017(3):95-108
我国的主流学说将宪法的"立法解释"片面理解为立法机关在从事宪法监督过程中对宪法的解释。实际上,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另一个面向,是其在实施普遍意义上的立法机关固有职权活动时附带地解释宪法,此类职权活动满足宪法解释的全部形式性要素。即便在采取司法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立法机关也通过行使立法权、人事权、财政权等固有职权解释宪法,我国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亦然。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同时在行使立法机关固有职权过程中以及在行使宪法监督权过程中解释宪法,但宪法监督过程中的宪法解释易被其行使立法机关固有职权时的解释所遮蔽。  相似文献   

20.
朱慧君  金波 《金卡工程》2008,12(8):18-19
齐玉苓案对中国宪法的进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引发了中国宪法学界对宪法司法化等问题的讨论.本文以宪法对第三者的效力为视角,介绍了源自于德国的直接效力说和间接效力说的基本立场及其在实践中得到的支持,并以此为出发点,从齐玉芩案的始末分析该问题在中国的产生的原因和意义.同时结合我国现行宪法规范的结构,分析宪法对基本权利的定性.最后对我国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特殊地位进行阐述,从而得出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