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94年2月4日7时20分,日本第一枚“H-2”宇宙火箭从种子岛宇宙中心,沿85°方位角升空。这枚火箭载有两颗卫星,是完全由日本技术制造的,迄今世界上能够制作如此大型火箭的国家只有美国、欧洲,俄国和中国,因此“H-2”的发射成功在日本航天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据2月5日的日本新闻媒介报道,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已决定将探讨发射载  相似文献   

2.
2002年9月10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的大型运载火箭H2A第3号在鹿儿岛宇宙中心发射成功,这是H2A连续第3次成功发射,不仅意味着该型号火箭将可以真正实用并进入市场,而且为长期以来一直被H2火箭连续两次发射失败阴影笼罩的日本政府和航天企业注入了新的信心,将成为日本重振航天事业的转折点。1.H2A是日本开发的最新大型运载火箭,顺利完成了一箭双星发射任务此次发射的H2A,是由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业、IHIAREOSPACE、川崎重工业等联合制造的,长57米、总重353吨,标准载重4吨。2002年9月10日…  相似文献   

3.
1995年3月18日,在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宇宙实验观测飞行器(SFU)由第3号H-2火箭发射,7个月后,1996年1月由日本宇宙飞行员若田借助美国航天飞机回收,返回地球。实验数据正在分析整理中。 SFU的开发始于1987年,由宇宙科学研究所、宇宙开发事业团、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无人宇宙实验系统开发机构(USEF)4家协作开发。SFU本体直径4.5米,高3米,重3850公斤。进入太空,太阳能电池板  相似文献   

4.
借助火箭发射通信、广播、气象、预警、导航以及科学实验等各类卫星,是火箭技术直接向国民经济提供服务的唯一主要领域。据西方预测,近二三年为国际卫星发射商业市场的年营业额约为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运用、开发、研究计划   1.地球观测、地球科学领域   ①运用   ·静止气象 5号卫星 (GMS- 5)。为了提高气象业务水平和卫星气象技术,继续运用 1995年发射的静止气象 5号卫星 (GMS- 5)--"向日葵 5号",进行气象观测。   ·热带雨林观测卫星 (TRMM)。运用 1997年发射的热带雨林观测卫星上搭载的降雨雷达,观测热带雨林变化,解析全球规模的能源收支机理 (该卫星由日、美两国合作完成,日本负责制造卫星上搭载的降雨雷达及发射用的 H- II火箭;美国负责卫星本体和其他传感器 )。   ·资源探查传感器 (ASTER)。为了进一…  相似文献   

6.
2002~2003年期间俄罗斯将开始实施“空中发射计划”,针对该计划中的卫星发射新系统进行首批试验。“空中发射计划”具有特殊的意义,即可实现不仅仅从俄罗斯境内发射俄罗斯卫星。俄政府决定尽力资助这项计划。 “空中发射计划”中的新型发射技术,可用来发射多种卫星,目前该技术可谓世界无双。据该计划负责人、罗斯空中发射航空航天公司介绍,新技术的优越性在于卫星发射过程已突破了传统的、从地面的发射基地用发射架发射的做法,而是将2节火箭固定在安-124型“鲁斯兰”号飞机背上,随飞机到海上或陆地上空任何地点发射。 …  相似文献   

7.
1981年以来,法国已经发射了18组阿里安火箭。1986年也已经成功地发射了两组火箭,把4颗人造卫星送上了轨道。但是5月30日在南美洲圭亚那空间中心第18次发射遭到了失败。这次发射本打算把4400磅重的英特尔卫星5号(Intelsat 5)送上35999公里的轨道。英特尔卫星是国际通讯卫星组织(Internati-  相似文献   

8.
以英国兰光火箭奠基人杰弗里佩第奥博士为首一批火箭专家研制成功一种火箭,高约24.39米,能把重量为250多公斤的卫星送入低地轨道,发射成本大大低于美国和欧洲同类型火箭。火箭设计上的许多细节仍处保密阶  相似文献   

9.
1月 为了普及光造型系统,提高其技术水平,“光造型产业协会”成立; “医疗,看护机器人联合研究会”成立,目的在于实现医疗,福利用机器人的实用化。 2月 美国GE公司就薄膜半导体(TFT)液晶问题开展专利攻势; 2月4日日本国产大型宇宙火箭“H-2”发射成功,确认了该火箭的有效载荷,确认准  相似文献   

10.
法国的航天工业起步于60年代初期,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法国掌握了运载火箭技术和卫星技术,并建立了相应的火箭发射设施和卫星测控及通讯网络。随着航天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空间技术及其产品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法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  相似文献   

11.
根据法国和联邦德国间电视卫星合作协议,两国共同研制的法国第一颗电视直播卫星TDF-1应该于今年下半年初由阿里亚娜火箭的第24次发射送入离地面36000公里的地球轨道。它比联邦德国的同类型的第一颗电视直播卫星晚发射半年左右。就在有关各方面正紧锣密鼓  相似文献   

12.
高级地球观测卫星(ADEOS)是日本正在研制中的新一代大型卫星,其主体尺寸约4×4×5米。发射重量3700公斤,设计寿命三年。通过星上各种先进仪器,可对全球陆地、海洋、大气等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连续的观测。  相似文献   

13.
由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和宇宙事业开发团共同制定和实施,将在2O03年左右发射H-ZA型火箭探测月球的SELENE计划现已进入设计阶段。SELENE计划有两个目的:一是收集探索月球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所需的有关数据。为此在卫星上安装14种观测仪器,观察月球的元素和矿物质分布。表层构造。重力场。月球的运动、磁场等;二是从卫星上分离着陆机,在月球表面进行软着陆实验,以获得将来继续进行月球探测时所需要的软着陆技术,并观测在月球表面环境下各种仪器能否正常工作。为了探索月球的起源和进步,卫星上安装以下仪器:荧光X线分光仪、伽马…  相似文献   

14.
法国继1986年2月发射运行的遥感卫星SPOT1型之后,于1990年1月23日又将搭乘阿利亚娜Ⅳ型火箭的 SPOT2型地球观测卫星送入运行轨道。该卫星极地轨道离地面高度为832公里,与赤道倾角为98.7°,轨道运行周期为26天。可从侧面拍摄到双重立体图象,并可在二周飞行中对同一位置进行观测。观测的方  相似文献   

15.
预定在1995年10月3日发射的阿丽亚娜5型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有效载荷能1700—4500公斤,低轨道有效载荷能2.3万公斤。它要具有发射大型通信卫星和宇宙飞船的能力,并能满足直到2010年的欧洲航天发射服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日本文部科学省宇宙科学研究所于今年5月9日下午1时29分,从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用M5大型固体燃料火箭发射了一颗名为MUSES-C的宇宙探测器。探测器于10分钟后,在480公里高空成功与火箭实现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打开  相似文献   

17.
2002年6月19日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向政府提出关于宇宙开发利用建议报告,虽然尚未获得内阁的批准,但通过此报告可了解日本宇宙开发利用的设想。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4现状宇宙的开发利用,包括行星探测和宇宙旅行在内,对于人类来说既是知识的创造,又是培育理想的活动。而且,气象预报、利用卫星定位的汽车导向器、通信、广播等,已经广泛渗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日本的宇宙开发利用从笔型火箭开始,经历了半个世纪以研究开发为中心的时代,已经进入了将成果应用到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时代。展望世界,东西方冷战结束后,促…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航天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况英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航天科技的国家之一。1957年英国成功发射了它的首枚“云雀”式亚轨道火箭;1971年英国在其南部的怀特岛上发射成功了英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Prospero;1974年英国发射了第一枚地球同步轨道军用卫星Skynet-2B,这是在美国和苏联之外  相似文献   

19.
一、印度空间政策的特点印度的空间开发始于1963年,国家正式成立空间研究委员会。在这一阶段,火箭技术是其主要研究方向,先后进行了RH系列8个级别探空火箭的研制和发射。 1972年,印度政府成立了负责制定空间政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的EROS卫星,即“地球遥感观测系统”卫星由以色列图像卫星国际公司(ISI公司)经营。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总部在特拉维夫。EROS卫星系列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图像卫星,计划是8颗。ISI公司希望在2005年将这个卫星系列布置完毕,届时可向用户提供白天的对地连续观测的最先进的精确图像。EROS-AL是这个卫星系列的第一颗卫星,于2000年12月5日格林尼治时间12点30分,在俄罗斯西伯利亚Svobodny的卫星发射场使用俄罗斯的TopolBallistic火箭发射升空,15分钟后星箭分离。随后,设在瑞典基律纳的地面接收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