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不良资产剥离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解不良贷款,保障金融安全,是各国商业银行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严峻的警示,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为处置、消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不良资产,作出了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并组建相应的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资产的重大决策,这是我国借鉴亚洲金融危机教训,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体制改革,着眼于在21世纪初有一个良性发展环境的大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使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资产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但就我国目前银行不良信贷资产逐年增多的现状而言,商业银行面临的现实和潜在的经营风险相当严重,当前必须把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摆在商业银行工作的首位。  相似文献   

2.
一、化解不良资产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79 925亿元,按照"一逾两呆"计算的不良贷款余额达17 054亿元,不良率为21.36%,比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高出19.14%和16.60%.按五级风险资产分类,不良率更高达24.1%.大量存在的不良资产已经严重地威胁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开始向金融从业者发出日益强烈的挑战,同时对宏观金融调控效率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亚洲金融危机还在不断蔓延和深化,全球经济金融仍然潜伏动荡的条件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存的高额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它影响了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使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难以为继,甚至会发生支付问题。因此,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特别是存量不良贷款已成为解决我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4.
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历史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累积了不少数额巨大的不良贷款。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管理,不利于深化当前我国银行业改革。因此,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风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与发展,以及整个国家金融安全的维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着手,对其风险防范及法律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不良资产处置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乃至金融安全的最大问题在于存在巨额不良资产。据统计,2002 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1%,经过近几年的一系列整改措施,截至2005年第一季度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仍有15670.5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5%。不良资产比率过高,以及由此造成的资本充足率过低等问题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以及建立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化现代商业银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低下,历史遗留下来的不良资产较多的问题。不良资产实际上就是不良信贷,就是国有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良债务。如何化解这些不良债务,盘活信贷资产存量,既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发展、壮大的需要。   一、形成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   既有银行企业外部体制以及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又有银行本身长期以来缺乏风险意识的内在因素。   (一 )外因   1地方政府的行政干予,是直接加大信贷资产风险,形成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以放权让利为特…  相似文献   

7.
目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形势严峻.面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与实力的强势竞争以及外资银行先进管理与雄厚资本的虎视眈眈,如果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不及时有效化解必将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8.
浅析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化解我国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可能导致的风险,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机制转换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善其资产质量,增强其竞争力,我国于1999年组建了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专门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随着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的基本完成,AMC将面临着如何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制...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亚洲金融危机后,为防范、化解银行系统内的金融风险,1999年财政部成立了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口收购并处置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1.4万亿不良贷款,同时参与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商业化收购、处置工作。经过近十年的不良资产处置,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靠专业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技术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潜在风险加速暴露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等形势,作为我国金融核心力量的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打好资产质量攻坚战,确保资产质量基本稳定和风险可控,多措并举遏制不良贷款反弹势头,整合优质资产,服务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时下理论与实务界关注与探讨的焦点。本文主要运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X银行的信贷资产构成及信贷资产质量为重点展开研究,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个案研究奉献了一份具典型意义的案例分析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1.
贾英姿 《会计之友》2007,(10X):92-92
目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形势严峻。面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与实力的强势竞争以及外资银行先进管理与雄厚资本的虎视眈眈.如果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不及时有效化解必将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金融领域中商业银行逐渐成为支柱型组成部分,银行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金融体系的运行,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又是影响商业银行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证券化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一种重要方式,自21世纪初我国金融领域开始入手至今,一直发展缓慢,因而研究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行现状是降低不良资产规模、影响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文章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调研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我国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行现状。  相似文献   

13.
鲍旭红 《价值工程》2005,24(5):107-110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到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必须尽早化解。本文论述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转移信用风险、提高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的金融创新工具,能有效地化解不良资产,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从而有助于防范金融危机。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将信贷资产证券化运用到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实际化解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不良资产问题一直困扰着商业银行的发展,在处置不良资产的问题上,商业银行也从政策化向商业化转变,可以说不良资产的处置越来越规范化.不良资产处置面临边际成本不断上升、边际收益不断下降的局面.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创新处置不良资产的问题,成为新一轮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不断创新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不良资产的处置.  相似文献   

15.
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依法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改善银行资产结构,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考核,降低不良贷款比例,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资产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收购、管理、处置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在公司经营过程中涉及大量法律问题,开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审计人员提出了特殊要求,除了掌握会计、审计、统计等法律、法规外,还要掌握与资产管理公司经营活动相关的法律知识。现将常见的一些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痼疾。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他上市商业银行以及城市银行均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发展。因此,我国银监会与各商业银行都在积极谋求着不良资产的解决之道。资产证券化的产生与推广为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解决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出发,提出了防范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不良倾向新颖的思路与可操作的化解意见。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快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对策建议,即尽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化解不良资产,增强竞争能力,积极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一、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资产余额均上升. 2014 年末,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8426 亿元, 不良贷款率1.25%.①2015年末,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44亿元, 不良贷款率1.67%;②2016年末, 这两组数据变成了1.74%和15122亿元.③2014年到2015年, 仅仅一年不良贷款余额就増加了4318亿元, 増长率51%.2015年到2016年, 余额增加了2378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