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区域品牌的全国化已经成为行业的一个热点。对此,那些区域强势企业的老板们是怎么看的?他们在全国化的道路上是怎么走的?让我们一起倾听……[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4,(49):30-30
华南啤酒市场,是啤酒厂家争夺的重点。其中广东啤酒市场是重中之重,因为当地的啤酒消费量大,啤酒的利润率高。在广州销售的啤酒品牌达80多种,但是还没有占有率达50%以上的品牌,可以说这一地区的包容性很强,所以广东市场将成为众多希望做全国品牌的企业首选要拓展的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3.
4.
朱志砺 《商界》2006,(7):132-133
研究中国的区域经济,东莞、昆山、芜湖是已经成功的亮点。而未来第四个亮点在那里? 我们认为,人口规模近2亿的华北市场,必将吸引企业巨头谋划新的产业布点战略;而区域经济的第四个亮点,必将在德州,沧州、唐山中产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6,(40):22-25
在老牌名酒中,汾酒是最让人看不懂的。它就像一个尚处于懵懂年龄的“青葱”男子,由于意识不能完全支配行动,因而它不断地向我们展示其两面性。一方面僵化、摇摆、保守;另一方面却深具智慧,骁勇善战,高歌猛进。 长期以来,汾酒是“怪异”的。它简单,也更复杂;它朴素,也更功利;它清醒,也更麻木;它坚持,也更迷失;它和顺,也更扭曲……背后左右汾酒的,似乎一直有两只手和两股力量。这两支手和两股力量此消彼长,汾酒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景观和气象呈现。 就是这样,作为构成中国白酒五强的汾酒不仅以其卓越的业绩和无可争辩的行动表现,推动着酒业的发展。而且汾酒也用它矛盾和理性的发展与存在,告诉并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成功并无固定模式!中国酒业的发展,不仅有五粮液模式,不仅有茅台模式,还有汾酒模式。 今天的汾酒就像一枚拥有无限能量的原子一样,正在发生着一场威力无比的巨大裂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经过“圈地运动”式的企业并购,中国啤酒企业的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自1993年香港华润创业携手国际啤酒巨头SAB介入啤酒业务以来,华润雪花旗下的啤酒企业已近40家,总产能达560万吨。这个产能甚至超过了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但问题是,华润雪花怎么“消化”好这些被并购的啤酒企业,将这些企业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中国啤酒地区割据的生产方式,中国啤酒产品高度的同质化.使得中国啤酒市场呈现出相当显著的地理区域特征,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于本地区啤酒品牌具有高度的忠诚度和认知度。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企业发现,在困境下很难实现自身的转型。那些采用经过验证的策略的企业显著地提高了成功转型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正> 一、市场疲软现象的特征 1989年5月份以来,我国市场形势发生了令人始料未及的重大变化。在持续多年的供需缺口仍然没有明显缓解的情况下,消费品市场逐渐由“热”转“冷”,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销售疲软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啤酒品牌营销,想说爱你不容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治民 《广告大观》2006,(4S):67-69
中国经济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经济半个多世纪时间才走完的路,中国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使中国营销的步伐紧凑而杂乱。当中国啤酒市场的低价竞争还在如火如荼的时候,品牌营销的口号和呼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把实施品牌营销定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并积极实施,然而很多的啤酒企业在品牌营销中很受伤。在此我想说,啤酒品牌营销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11.
《销售与管理》2007,(8):78-78
L啤酒是M省有名的区域品牌。作为当地的老品牌,L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L啤酒还有一支能征善战的营销团队,这些营销人员都是从本地人才市场上招聘过来的业务精英,对当地市场非常了解,并且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影响,较低的价格,和良好的市场运作,在当地大小30余家小型啤酒酿造厂中脱颖而出,也拥有了一大批当地忠实的顾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广告投放策略选择从战略区域市场走向全国市场,是中国企业面对四类复杂环境所做的理性选择。与广告投放的其他策略如全面开花式相比,本文所谈到的投放策略具有更多优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对于台湾最理想的策略是,运用两岸分工,充分利用大陆资源,不但维护既有制造优势,同时又进占大陆市场,建立自有品牌,并挑战国际大厂的全球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对比区域品牌与全国品牌,不难发现诸多差异。全围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区域品牌,品牌定位相对较高,或者品牌系列更加全面,拥有全国范同内的消费者认同。这些方面区域品牌都难以比肩。所以对企业来说,从区域品牌到全国品牌是破茧成蝶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食醋市场,如同数年前的牛奶及啤酒市场,几乎每个区域、甚至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区域性强势品牌占领,品牌集中度低,市场份额极度分散。老陈醋企业也不例外,不同老陈醋品牌都在割据占领不同的大大小小的区域市场,彼此之间不但极其相似,而且营销手法单一,频频引发价格战,导致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几大啤酒品牌的跑马圈地以及跨国啤酒巨头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中国啤酒市场可谓是硝烟弥漫。随着国内啤酒业几大巨头的整合力度日益加大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啤酒业的“洗牌”运动十分明显,国内啤酒厂数量从以前的上千家迅速下降到了不到400家,其中剩下的大多也是举步维艰、引不起买家兴趣的小厂。青啤、华润和燕京三大巨头三分天下的格局渐渐明朗,尤其在当前外资大举杀入的情况下,大联合、大并购将成为中国啤酒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等规模的企业要扩大是最难的,仅靠机遇和若干自发式的市场运作很难进一步提升。而这一番投入对于企业来说是关键性的。一次大手笔的决策错误可能会使几千万的广告费用付之东流,市场拓展行动杀翊而归,更会令企业士气受损,一蹶不振。而缩手缩脚的小股进攻也会让企业陷入添油式的被动应战。而现在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广告的,由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出产的新品“康王发用洗剂”则通过一系列的整合营销,在短时间内,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品牌跃居为全国同品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二,取得了销售、品牌双提升的良好业绩。其背后蕴藏的精湛的市场策略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8.
肖知兴 《浙商》2006,(7):148-148
家族企业这样一个本来只是就事论事的词,在中国却能产生各种丰富的联想和情感。一方面,由于历史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家族企业有一种被迫害心态,急于为自己辩护,增加自己的合法性和在官方话语体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转型经济的特殊性.大众对于“先富起来”的企业家族有一种兼有羡慕.嫉妒和鄙视的复杂情绪,双方都很难把这些心理垃圾扔开,就事论事地讨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闫治民 《糖烟酒周刊》2004,(38):B006-B008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夜场也越来越成为啤酒的重要消费终端,各啤酒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夜场终端的开发。百威、喜力、嘉士伯等国际品牌已经在夜场占据了绝对的领导地位,也积累了相当丰厚的市场操作经验。中国的啤酒品牌做夜场无论是在品牌影响力还是操作经验上都急需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