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CTR市场研究发布最新《中国消费者银行渠道使用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由于排队时间长,银行柜台成为满意度最低的银行渠道,但却依然是最主要使用的渠道。自助设备、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有巨大发展空间,但如何鼓励消费者更多使用电子渠道,银行依然面临很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渠道已经形成了物理渠道(营业网点、自助银行)和虚拟渠道(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共同发展的体系,随着支行网点的租金、人力等成本的不断增加,银行将选择将更多的成本投入到开发虚拟渠道上,更加符合现阶段电子网络、信息技术时代的要求,本文通过传统自助银行渠道与现期虚拟化的金融电子交易渠道两个方面核算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指出自助银行渠道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银行实体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既不能完全放弃对自助银行的建设投入,又很难在短期内从该渠道获利的尴尬局面,导致部分银行不希望投入大量的财力到自助银行渠道的建设中来,无法给目标客户提供便利。面对了残酷的市场环境,自助银行的建设面临着“内忧外患”,如何使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化的收益?本文以兴业银行的实例提出产能提升的优化方案,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以计算机、通讯、因特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银行也不例外。电子银行的出现开创了银行业渠道创新的新时代。近10年来我国电子银行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广东的电子银行已成气候。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于金融界来说,ATM机应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1986年第一台ATM机在中国银行珠海分行投放至今,ATM机进入中国银行业已有23年时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日新月异,以ATM交易为代表的自助交易将逐步取代银行网点交易,成为现代商业银行为客户服务的主流渠道.银行ATM未来的运行效率、经营成本、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核心竞争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6.
7.
在新思维、心服务的指引下,浦发银行积极探索金融创新,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经营实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的网上开拓把银行建在网上——早在2004 相似文献
8.
智能手机时代,手机厂商要想靠产品和渠道赚钱变得越来越难。中国通信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庞大规模已足够与全球一流厂商分庭抗礼:来自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智能机出货量除三星、苹果继续以29%、21%的份额领跑外,中兴、华为、联想、酷派和HTC5家中国企业跻身于全球市场前十榜单。 相似文献
9.
10.
2006年中国的B2B贸易总额达到20.8万亿元,较2005年增长15.6%,其中67.2%来自国际贸易。相关数据显示,由于中国的时装、工艺礼品、计算机硬件等行业在全球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006.2010年间中国的B2B贸易总额将保持17%左右的年增长率,至2010年达到40万亿元。 相似文献
11.
12.
解华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08,(12)
<正>根据国家邮政局下发的《关于加强邮件收寄及运输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从6月1日至10月31日,所有邮政营业窗口都禁止收寄液体类、化工类、粉末类、类似肥皂块状膏状物品及不明金属、装有不明气体或液体的密闭装置,而此前民航总局也发文明令禁止香水、洗发水等液体产品空运,这使得众多化妆品网店的卖家受到了双重打击。据淘宝网提供的最新网购数据显示,化妆品销量占据所有商品总销量的1/4,销量排名中化妆品也一直排在前3名。而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市场年鉴2003和中国信息银行的数据统计200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总额达178亿美元其中大约42亿美元来自整车制造商的外包业务。但这一数字由于众多的整车制造商对其关键零部件采取的进一步外包采购策略,将在2005年以预期平均23.5%CAGR的年增长幅度达到97亿美元的市场总值。尽管如此.日益迫近的汽车产业链全球化趋势已经对零部件行业产生了巨大且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电子书也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占据着庞大的需求市场。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电子书阅读器销售量从2008年的70万台猛增到382万台,2010年,国内电子书厂商从最初10家增加到年底的30家,合计120多款产品,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如今,随着商家竞争的激烈,人们对传统优惠券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电子优惠券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据雅虎口碑网统计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1月网站电子优惠券下载量,不少城市就超过20万张,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8]。 相似文献
16.
可穿戴设备当前可谓风生水起,赚足了眼球。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未来5年可穿戴设备将发展成一个500亿美元的产业。2014年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达到4800万台,2015年预计增加近1倍至9200万台,2020年将达到1.53亿台。这一行业的兴起,使不少品牌趁机涌现,同时也出现产品参差不齐乱象。这时候第三方检测认证就显得很重要。知名检测认证机构TüV莱茵和TüV南德都在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认证方面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