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一般人都认为,美国的对冲基金(又称套利基金、避险基金)是“赚钱机器”,对冲基金的经营人更是以“常胜将军”的姿态傲视全球资本市场。然而,今年来特别是8月以来,世界各地金融市场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对冲基金开始由屡屡得手变成屡屡失手,亏损严重以致处境狼狈。12月31日将至,对冲基金的神话面临幻灭。为何一些大名鼎鼎的对冲基金会陷人如此的困境,其最终原因乃是投机过度。长期资本管理基金、量子基金、老虎基金等无一不是疯狂投机,疯狂冒险,好似拉斯维加斯的赌徒,失去了理智和理性,最终导致“伤痕累累”而奄奄一息。对此,有…  相似文献   

2.
《环球财经》2008,(7):18-18
常常要忍受投资者抱怨的对冲基金正陷入因局,撤资潮的冲击越来越使得对冲基金管理人疲于应付。 巴菲特“十年之赌” 有“股神”之称的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沃伦·巴菲特和普罗蒂杰公司立下一个“十年之赌”。巴菲特断言一支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十年内的收益“跑赢”十支对冲基金。  相似文献   

3.
“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将去向何处?半年来众说纷纭:社保、券商、公募基金、境外对冲基金、私募证券基金乃至PE基金……他在5月7日媒体恳谈会上给出的答案则是:休息。  相似文献   

4.
在国外成熟市场,对冲基金以其灵活多样的投资策略而著称。在我国资本市场进入“泛资产管理时代”而且“做空”机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对冲基金投资策略对于国内投资者具有越来越大的借鉴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各种对冲基金研究机构对投资策略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5.
晓超 《中国经贸》2009,(17):60-60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在经历了一个百年不遇的2008年后.全球对冲基金业正在大肆卷土重来,而作为全球瞩目的增长热点,中国开始受到对冲基金大鳄们的“重点关照”。有统计显示.中国已取代伦敦,成为重点投资亚洲对冲基金的大本营;中国还一举赶超日本,成为亚洲对冲基金的主要投资目标。  相似文献   

6.
对冲基金:英文名称为Hedge 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对冲基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它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以规避和化解证券投资风险。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己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摸式: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冲基金仅是少数富人的投资工具,在金融市场中影响有限。90年代以后,以量子基金、老虎基金为代表的一批全球宏观型对冲基金在历次金融危机中获得巨大收益,极大地提高了对冲基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对冲基金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已日趋成熟,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个性化需要,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热衷于投资对冲基金。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术界更为关注对冲基金的收益问题而忽视了对冲基金的风险管理问题.文章探讨了对冲基金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未来研究方向,同时对对冲基金风险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熊锦秋 《新财经》2008,(11):109-109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名叫乔克·鲁滨逊的基金经理,管理一只很成功的对冲基金,他热衷于财务分析,常在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股票上大量放空,直至骗局被揭穿,他也因此被称为“邪神”。后来,“邪神”在一家被称为“赌场胜地”的公司股票上放空,当时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公司业绩不像公司吹嘘的那样乐观,于是越涨越卖。  相似文献   

10.
当前投资对冲基金的方法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莹 《特区经济》2009,240(1):112-114
在国内金融市场巨幅调整的背景环境下,对冲基金由于其投资策略的丰富和不同于传统投资工具的收益特性成为另类投资的选择。本文详细描述了对冲基金目前的投资方法,介绍了对冲基金主流投资策略的风险类别和来源,为投资者选择对冲基金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使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近瘫痪,财政迅速萎缩,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联想到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不难发现在近年历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都有一只怪鳄兴风作浪,它就是在金融领域中大出风头、投机味十足的对冲基金。目前影响力较大的对冲基金有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罗伯逊的老虎基金。为什么对冲基金在国际市场具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为什么往往在市场下跌之时,对冲基金却大红大紫?劫后余生的人们纷纷痛定思痛,追根寻源,力求斩断怪鳄的魔爪。本文通过在诸方面对比在国际市场中发展成熟的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试图找出对冲基金的异常之处。 对冲基金(也称避险基金)是一种类似于共同基金的集合投资形式。对冲基金最早出现于60年代初期,当时仅仅是指为了规避风险、买空卖空股票、具有对冲风险功能的那一类基金。而如今对冲基金却可以涵盖几乎任何不同于共同基金的集合投资形式(即使有的基金根本没有对冲功能)。据统计,目前全球对冲基金已有4000到5000多只,基金资产达到2000到3000亿美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尽管投资形式相似,对冲基金在以下几方面与共同基金有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6,(26):10-11
香港股市近期出现大波动,“元凶”到底是对冲基金在兴波作浪?还是一场短暂的调整呢?可以肯定的是,受到日元零利率可能快将结束的影响,对冲基金正做重新部署。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对冲基金己成为人们经常关注的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它们在几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更令人们不能忽视.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在我国正式挂牌上市交易,开启了我国资木市场的全新时代,我国建立了首家对冲基金.面对新的国内国际形势,加强对对冲基金的认识和了解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探讨对冲基金的界定、分类和影响,然后论述对冲基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燕 《特区经济》2008,(11):90-91
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机构的大面积亏损和恐慌。对冲基金在这次危机中也难于独善其身,次贷及其衍生证券的多头机构损失惨重。由于对国际对冲基金认识的错位,一些学者再一次夸大对冲基金在此次金融事件中的破坏作用。而在我国,随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股票市场放大操作和做空机制的开始;下一步,随着金融期货,尤其是股指期货和债券期货的推出,做空和杆杠融资机制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国内市场对冲基金的生长环境正在日趋成熟。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近代欧美对冲基金的最新发展状态,披露国际对冲基金的市场出现的最新动向,为中国市场正确对待可能出现的对冲投资行为和对冲基金,实施有效的疏导和监管政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5.
对冲基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片逐渐成为国际机构投资者的主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深化是世界符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因此,正确认识对冲基金等国际机构对投资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90年代对冲基金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造成重大影响的书实,提出了将宏观型对冲基金定位于非主权行为主体的新观点,以重新认识对冲基金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瑞琦 《山东经济》2004,20(1):46-48
近年来 ,对冲基金发展十分迅速 ,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由于在许多大的金融危机中都能看到对冲基金的影子 ,对冲基金被许多人认为是金融风暴的罪魁祸首。本文从对冲基金的概念出发 ,分析对冲基金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希望能对我国加入WTO后的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近期,美国次货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机构的大面积亏损和恐慌.对冲基金在这次危机中也难于独善其身,次贷及其衍生证券的多头机构损失惨重.由于对国际对冲基金认识的错位,一些学者再一次夸大对冲基金在此次金融事件中的破坏作用.而在我国,随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股票市场放大操作和做空机制的开始;下一步,随着金融期货,尤其是股指期货和债券期货的推出,做空和杆杠融资机制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国内市场对冲基金的生长环境正在日趋成熟.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近代欧美对冲基金的最新发展状态,披露国际对冲基金的市场出现的最新动向,为中国市场正确对待可能出现的对冲投资行为和对冲基金,实施有效的疏导和监管政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阅读     
●《对冲基金到底是什么》,黄徽著中信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定价35.00元神神秘秘、投机、高风险、高不可攀?也许这就是对冲基金给你的印象。但这就是对冲基金吗?对冲基金到底是什么?在这本书里,作者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既全面又精炼地介绍  相似文献   

19.
张锐 《沪港经济》2012,(10):11-11
两年前还被投资者奉为“赚钱之神”的约翰·保尔森,正在滑向被人抛弃的窘境。最新资料显示,由于旗下对冲基金业绩惨淡,花旗银行已决定从保尔森公司撤走巨资,紧随其后,摩根士丹利宣布已将保尔森公司列人撤下其对冲基金投资平台的名单。与此同时,一些银行官员明确表示正在考虑尽快从保尔森旗下的基金赎回成本。  相似文献   

20.
现实再次验证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昔日呼风唤雨出入金融危机之地的一些大型对冲基金已经陷入一蹶不振的艰难境地。即便是金融预言大师索罗斯今年在股市和债市的宏观走势预测上连连失手,蚀财巨大,另一家大型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不得不凭借银行施以援手才得以勉强维持。由于许多投资者不看好老虎基金,不少人抽身而去,结果老虎基金麾下资产已从去年的200亿美元降至目前的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