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润百富榜今年扩容,更多的富豪涌现出来。西部上榜人数也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长,涌现出了更多的财富英雄。在400富豪榜中,有36位富豪的企业总部设立在西部(2004年是6人),32人出生于西部。他们36人创造了350亿元的个人总财富,与400人创造的6000亿元的财富总额相比对,几乎难以掂出它的分量;在已有5位百亿富豪的一长串富人名单里,他们的名字有些甚至是陌生的,夹杂在太多耳熟能详的名字的后面,似乎稍不留意就会被淹没。然而,对于西部,他们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当他们以整齐的面貌被端详,他们竟表达出了独特的财富品质:白手起家、实业兴国、勤勤恳恳、量力而行、把握机遇。他们之中有半数以上的人创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他们的成功是几倍于发达地区的创业者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换来的,因此,他们的步伐更谨慎,也更稳健。如今,他们怀抱财富,却面临日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他们之中,有56%的富豪跨入与主业完全不同的领域,渐行渐远之时,他们的目标和对手却不约而同地指向自己。本刊以总部在西部的36位企业家群体为样本,通过系列数据调查,从地域分布、行业结构、年龄、心态、起家档案等几个方面审视胡润百富榜上西部富豪几年来的演变特征,勾勒出西部富豪的群体轮廓,展示西部的创业环境与财富文化,并通过行业变化的蛛丝马迹寻找西部经济的品格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西部计划”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出台的一项全国性的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人才招募计划,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去年下半年,由四川大学5位同学组成的小组开展了题为“西部志愿者生存状况研究”的调研。5人团队中,2人曾是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他们以四川多个县市为考察地,通过面谈、电话和网络等方式访问了200名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在这次调研中,他们发现部分志愿者选择了中途离开。  相似文献   

3.
说起“西部计划”,也许有人会觉得陌生,但相信一定不会对冯艾、徐本禹这些名字陌生。他们在西部支教的经历不知曾经感动了多少中国人。其实, 冯艾、徐本禹不过是数万名参加“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中的一员。不同的是,更多的志愿者是默默地奉献了。在特定的场合,他们相约在一起,回首曾经的激情岁月,就像知青,就像退伍军人,相互很容易地就可以辨认出,组成一个圈子,笑谈纵论那段飞逝的日子。自2003年国家首次推行“西部计划”以来,先后已有三批近3万名志愿者将他们的汗水洒在了西部。如今,在西部农村许多地方的学校、医院以及基层政府,都能看到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子。一、两年的时间虽然短暂,却足以让他们褪去初来时的稚嫩,带着历练后的成熟与沉稳,更加自如地融入社会。当然,他们也困惑过,苦恼过,特别是当国家对他们的鼓励政策在基层落实遇到障碍时,他们也有对未来难以把握的内心冲突。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他们身上,充满着这个社会已经缺失的理想主义激情,而透过他们,分明又让人们看到了这个社会未来的希望。“我会珍藏这段记忆。”每个志愿者都会这样说。  相似文献   

4.
开发西部,就要知悉西部的民族风情,懂得西部的文化背景。 画面上,我们常常看到风雪青藏高原,藏族牧人们在冰天雪地中英姿飒爽,骑马荷枪,谈笑风生地奔忙着。他们是如何抵御零下三四十度严寒侵袭的呢?是什么服饰使他们敢于与天公比高低呢? 这就要从青藏高原的服饰谈起。  相似文献   

5.
西部书架     
《中国西部》2011,(3):162-163
开栏的话:自古以来,中国西部便是一片充满神秘、写满惊叹、创造奇迹的地方,在过去的几千年间特别是近百年来,海内外无数学者不辞辛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西部、探访西部、研究西部,以寻求解读神秘西部的"密码",他们的足迹遍及西部,并留下了许多研究西部的重要文本。本刊秉承包容兼蓄、开放办刊的理念,从本期起,将每期向大家推荐四本关于西部的图书,以便让大家有更多关注西部、了解西部、认识西部,从而建设西部和发展西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开栏的话:自古以来,中国西部便是一片充满神秘、写满惊叹、创造奇迹的地方,在过去的几千年间特别是近百年来,海内外无数学者不辞辛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西部、探访西部、研究西部,以寻求解读神秘西部的"密码",他们的足迹遍及西部,并留下了许多研究西部的重要文本。本刊秉承包容兼蓄、开放办刊的理念,从本期起,将每期向大家推荐四本关于西部的图书,以便让大家有更多关注西部、了解西部、认识西部,从而建设西部和发展西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康庄 《中国西部》2004,(4):62-65
2004年4月22日,成都.投资西部的话题同时吸引了三个人,他们都是民营企业家,都在西部有不菲投资;当他们在"西部投资论坛"蓝色背景的主席台上比邻而坐,讲述自己的投资故事和心得感受,不断表达自己对西部投资机会的关注时,台上和台下都意识到,西部经济和中国经济正因这些来自民间的力量而改变.  相似文献   

8.
在党中央、国务院发出“西部大开发”号召五周年即将到来之际,由新西部杂志社、“西部地理探险队”联合发起的“新西部之旅”探险采访团已于3月30日启程,他们将自驾越野车穿越大部分西部地区,进入西部最前线,用最切肤的感受向你述说五年西部开发给西部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发刊词     
伴着“西部大开发”的嘹亮号角, 《西部人》匆匆地向你走来。 林语堂先生在1935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人》的引言中说道: “外国人一旦到中国,总是不得不有所感想。他们总是同情中国,有时也不免失望,然而却很少能够真正地理解与鉴识中国。”这段话正好也可以用来说今天许多人对我们中国西部的态度。他们向往西部,同情西部,但对西部也不免失望,很少能真正地理解与鉴识西部。《西部人》的创刊则正是要让人们在向往和同情西部的同时,能够真正理解与鉴识西部和西部人。  相似文献   

10.
目前西部农村贫困人口迫切需要一种比区域性扶贫战略更加精确的瞄准机制,以及比开发性扶贫更加直接的救助方式来帮助他们脱贫,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为此,农村低保是最适宜的制度选择。文章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期望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以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11.
企业发财有三条路可走:垄断、投机、创新。 西部如同“和氏壁”,西部石头多,有谁能看到其中有玉、有金子、有无限商机,谁就可能发财。 西部市场与发财机会 东部企业家大都很精明,他们能看到现成的市场,也很能适应,可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创造性.很难发觉潜在的市场,更不敢去开拓新天地。西部有其特殊性,有独特的资源与巨大的潜在市场。如何认识西部,就如同“和氏壁’的故事.是玉还是红宝石、“祖母绿”,未加工前外表上和一般石头没有明显区别。西部石头多,有谁能看到其中有玉.有金子、有无限商机,谁就可能发财。 中国企业的大…  相似文献   

1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东北人叫响了,这有他们的发展战略考虑,沿海、沿江乃至西部大开发战略,没有他们,作为一个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工业基地,有这样一个战略呼吁,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确切的提法是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了这个“等”字,西部的一些老工业基地也是有机会的。  相似文献   

13.
杨博  杨然 《中国西部》2013,(8):56-65
英国BBC最近播出了一部纪录片:《全球变化最快的地方》,这是一部介绍中国西部的城市化进程的影片。在英国人眼里,是什么改变了他们对旧中国的落后印象,又是什么确立了他们对中国西部城市发展的认同,可能在威尔逊和印开蒲的百年叠影里能够找到佐证。  相似文献   

14.
由于种种原因 ,西部民族地区的学生实际享受到的教育是不平等的。这种劣势挫伤了民族地区家庭投资教育的积极性 ,再加上高校并轨收费、招生规模扩大以及就业困难 ,更打击了他们教育投资的信心 ,从而导致西部农村地区家庭减少对学校教育的投资 ,许多适龄青年放弃了中高等教育 ,大大降低了西部人口的素质。为了提高西部人口素质 ,进一步发展西部民族教育产业 ,必须解决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部论坛之后,宣传是到了位的。我在天全县考察时,一个边远山村的村支书讲他们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立了三个项目,我问他们还有没有其它项目,回答是还在观望,等省上给项目。他的这个期望值太高了。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90年代初,在西部人才“孔雀东南飞”的潮流中,西部教师队伍也出现过一次跳槽热。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启动,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教师资格制度正式实施,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从西部偏僻落后的乡村和城镇“飞”进了全国各地的大都市。他们被教育管理部门称为“无序流动”者。本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这些教师选择“出走”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城乡之间如天上人间一般的反差,让他们“忍无可忍”。有专家的看法是,在教育资源尚未实现俊美分配情况下,教师流动对于西部地区的受教育者来说虽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但对于西部地区的教师们来说,则是无可厚非的。这是一个令人沉重但却不得不接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张戈 《中国西部》2001,(1):56-57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是我国著名的海滨城市。由于大连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对外开放较早,步伐较快,已是我国东部最具活力的城市。大连人既有东北人的憨厚、率直,又有南方人的精明、敏锐。他们办事讲效率,对中央的大政方针领悟特别快。党中央决定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后大连是东部最先进入西部地区的城市之一。此次我们参加大连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主办、本刊协办的“情系西部·爱国爱家”电视节目现场直播,更有一番感触。西部直通车开出“情系西部”西部大开发无疑是20世纪末来自中国的震聋发聩的强音,  相似文献   

18.
教师流动对于西部地区的受教育者来说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但对于西部地区的教师们来说,则是无可厚非的。西部地区的学校或者教育管理部门始终认为教师是他们所有的,是单位所有的。而真正要让教育人才充分流动起来,教师必须首先是社会人。根据目前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教育管理经验来看,只有国家财政负担基础教育的全部投入后,才能保证受教育者得到公平的基础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9.
对西部地区的许多农民来说,每当新学期来临,孩子的学费总是让他们闹心的一个坎。也是因为这个坎,许多农村孩子不得不收起心爱的书包,过早地结束了学生生涯。然而,从去年起,特别是今年春季开学的时候,走进校园的西部农村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却是满怀欣喜,从这一天开始,他们过去需要向学校交纳的费用全部免除。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惊天动地的伟业,是世界开发史上空前的壮举。自从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伟大号召以来,东西部各省市积极响应,一系列重点工程相继开工,退耕还林还草取得重大进展,西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和杰出代表.他们以实践“三个代表”为己任,为“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西部”尽情挥洒着智慧.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