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入WTO后 ,我国的会计准则将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一致 ,为此 ,财政部于 2 0 0 1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会计核算等内容进行了规范 ,文章就无形资产及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刘慧 《商业会计》2004,(9):33-34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相似文献   

3.
谈无形资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绪荣 《商业会计》2000,(12):27-2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加入WTO的日益迫近 ,无形资产评估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无形资产评估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领域 ,发展不够完善 ,评估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国有资产中无形资产的大量流失。本文拟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无形资产评估谈点意见。无形资产是指无实物形态的 ,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了行政管理目的而持有的 ,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权、土地使用权、商誉、著作权、专营权、计算机软件等。具有无形性、能为企业未来提供经济价值等特…  相似文献   

4.
日前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无形资产准则),以规范企业无形资产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无形资产准则主要解决了无形资产何时入帐以及以何种价值入帐的问题,并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作了新的说明,此外还首次对无形资产的减值作了规定。无形资产准则已于2000年1月1日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其不公能对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形资产交易起到较好的规范作用,而且还将对今后上市公司的年报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拟通过无形资产准则与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下简称&;lt;会计制度&;gt;)中相关规定的比较,对该准则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由传统的工业化经济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演进,无形资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超过了有形资产,我国目前的无形资产准则在确认与计量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结合实务中关于无形资产确认中出现的问题,立足于当前我国无形资产的确认准则,提出了关于无形资产准则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6.
胡华 《商业会计》2004,(1):27-27
一、无形资产资本化确认标准的再认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指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无实物形态的非货币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现行制度规定,企业资产只有  相似文献   

7.
无形资产确认、计量与摊销方法,是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经济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地完善无形资产的会计准则,使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既与国际准则接轨又不脱离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在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旧准则)存在一定的缺陷,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率先执行.本文对无形资产新准则下的确认,计量与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肯定了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改进,同时指出了新准则下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无形资产的新准则,在原有准则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进一步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具有重要意义。认真分析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规定,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发展核心竞争力和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因此,该文重点讨论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将无形资产界定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扩大了无形资产的外延,取消了时期长短的限制,这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企业资产、损益结构产生了影响。本文从无形资产的核算、计量、新无形资产准则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无形资产新准则下的确认、计量与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肯定了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改进,同时指出了新准则下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旧准则)存在一定的缺陷,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率先执行.本文对无形资产新准则下的确认,计量与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肯定了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改进,同时指出了新准则下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旧准则)存在一定的缺陷,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率先执行.本文对无形资产新准则下的确认,计量与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肯定了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改进,同时指出了新准则下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标权,是指商标使用人依法对所使用的商标享有的专用权利。《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指出,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因此,商标权属于无形资产。为了规范实务操作、方便监督,对商标权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及其应用指南为依据,对企业商标权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下称无形资产准则 )已经财政部发布 ,自 2 0 0 1年 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如何界定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是什么 ?无形资产应如何计量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如何确定 ?如何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在何种情况下应转销无形资产 ?等等 ,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简要回答。一、会计准则是如何定义无形资产的 ?无形资产准则规定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 ,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无形资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就目前社会发展而言,无形资产也是决定企业成长、现金流通和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其在整个企业资产份额的比例日益重大和提升。当今世界上,各个发达国家无一不是专利大国和商标大国,它们在工作和生产中拥有着世界大多数的专利权和商标权,也是整个产业垄断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就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特点入手分析,提出了如何完善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体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无形资产新准则下的确认,计量与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肯定了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改进,同时指出了新准则下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轶琳 《现代商业》2011,(33):212+211
文章比较分析了《企业会计准则第06号——无形资产》在无形资产的定义、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和报废及披露等方面较之前无形资产会计规范所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变化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指标、利润操纵、会计人员素质、境外融资、自主创新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完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规范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分别从无形资产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和报废、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规定。与2001年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现行准则”)相比,“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38无形资产准则大致相同,并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商誉的确认计量等实务中争议较大的事项做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试论数字产品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产品指信息内容基于数字格式并通过因特网以比特流方式传输的产品。它具有非消耗性、易复制性等物理特征,具有非排他性、高附加值等经济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数字产品应按无形资产的核算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20.
无形资产是指由特定主体所有或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且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获利能力的财产.企业无形资产一般包括权利、秘密、名誉、关系四个方面.权利是指商标权、专利权、许可权等;秘密包括工艺、配方、生产技术决窍、经营秘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