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燕  赵珺  董彦  张爽 《中国报道》2013,(11):28-31
在华沙会议召开前夕,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权威解读华沙气候会议。从哥本哈根到坎昆、德班,再到多哈,联合国气候大会一路走来,2013年11月11日将在波兰首都华沙再次开启谈判。今年6月在德国举行的联合国2013年第二轮气候变化谈判取得进展但也遭遇难题。这给华沙气候大会带来希望,也带来了压力。毋须讳言,经济体量世界第二的中国目前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全球控制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
原定于2012年12月7日结束的多哈气候变化大会,在延期一天之后戏剧性地落下帷幕。从决议内容看,多哈大会成果有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依然僵持,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及俄罗斯已明确不参加《京都议定帖》第一承诺期,美国拒绝对气候友好技术转让问题展开谈判,成为“最牛钉子户”。  相似文献   

3.
气候大会在逐渐变味。自1992年开始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来,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从一个环境与发展问题变成了殊为复杂的政治经济的国家战场。《京都议定书》首次规定了发达国家的量化减排目标,被认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石。而《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于2012年到期,  相似文献   

4.
气候大会在逐渐变味。自1992年开始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来,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从一个环境与发展问题变成了殊为复杂的政治经济的国家战场。《京都议定书》首次规定了发达国家的量化减排目标,被认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石。而《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于2012年到期,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坎昆闭幕。会议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决议,推动气候谈判进程继续向前,向国  相似文献   

6.
随着1992年6月各国政府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拉开了国际气候谈判的序幕。共同愿景、减缓、适应、资金与技术转移是气候变化谈判中的主要议题,由于减缓、适应和技术转移都有赖于资金的落实,因此,建立资金机制成为气候谈判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气候变化资金按照来源划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约》内的资金机制;另一种是《公约》外的资金机制。  相似文献   

7.
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波恩协定》、和《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性文件,这些文件在加强全球共识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延期一天半后,于当地时间2011年12月11日上午6时在南非德班闭幕。会议通过了四个决议,包括批准《京都议定书》工作组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气候治理已成为全球治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围绕气候治理的国际谈判备受世界各国与国际社会普遍关注。虽然2012年12月8日刚刚闭幕的多哈会议谈判实现了平稳过渡,决定从2013年开始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制定了德班平台谈判的工作计划,但在减排义务分担、气候融资、技术转让等关键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阵营之间仍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议,未来谈判仍困难重重,前景尚不明朗。作者试图运用多维权力观分析框架,分析当前主要国家及国家集团构成的政治力量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地位及其变化。在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的手段性权力强,但态度大多趋于消极保守,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权力和话语权呈上升趋势,但权力领域有限,权力意愿趋于分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外,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在市场、资金、技术、贸易等议题中的权力各有消长。未来随着全球气候治理的复杂性日益增强,世界各国及各种社会力量为追求自身利益,必将展开新一轮的博弈与角逐。基于对各种政治力量在气候治理中权力特点和变化的认识,作者最后提出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谋求合理发展空间与权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琳  陈迎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1):116-134,159
近年来,气候治理已成为全球治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围绕气候治理的国际谈判备受世界各国与国际社会普遍关注。虽然2012年12月8日刚刚闭幕的多哈会议谈判实现了平稳过渡,决定从2013年开始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制定了德班平台谈判的工作计划,但在减排义务分担、气候融资、技术转让等关键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阵营之间仍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议,未来谈判仍困难重重,前景尚不明朗。作者试图运用多维权力观分析框架,分析当前主要国家及国家集团构成的政治力量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地位及其变化。在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的手段性权力强,但态度大多趋于消极保守,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权力和话语权呈上升趋势,但权力领域有限,权力意愿趋于分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外,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在市场、资金、技术、贸易等议题中的权力各有消长。未来随着全球气候治理的复杂性日益增强,世界各国及各种社会力量为追求自身利益,必将展开新一轮的博弈与角逐。基于对各种政治力量在气候治理中权力特点和变化的认识,作者最后提出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谋求合理发展空间与权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天下事     
《发展》2014,(1)
正中国发布首部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中国政府11月中旬在华沙气候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华沙气候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战略规划,对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综合能力意义重大。中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气候变化已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城镇运行安全以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战略》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平均每年因极端  相似文献   

12.
喧哗之后     
几乎所有谈判集团都是德班会议的赢家:而地球,也许是惟一的输家。德班气候大会在经过了延期之后,到11日清晨,4份决议艰难降生。这4份决议分别涉及《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长期合作行动计划、绿色气候基金和2020年后减排的安排。这标志着,德班气候大会几经转折后交出了一份积极的答卷,回应了国际社会关于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与世界》2010,(12):76-77
2010年12月11日,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大会闭幕。除了玻利维亚,193个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缔约国通过坎昆协议,使联合国气候谈判得以继续。下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明年在南非德班举行。坎昆气候大会虽然没有在具体议题上形成决议,但协议的通过还是为明年的南非大会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经济》2013,(22):14-15
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世界各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下开展了一系列谈判,取得了重要成果。我国政府积极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绿色低碳发展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取向和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拥有不同主张的各国架起友谊的桥梁,为了将来的世人,保护我们这个地球",这是日本的新任首相鸠山由纪夫9月24日在联合国总会上有关地球温暖化政策提出的口号。鸠山首相在会上明确表示要控制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其目标主要内容:一、发达国家有必要率先努力减排。二、日本将积极参与制定长期减排目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一个涵盖国际政治、经济、技术、法律、环境等各方面的国际气候制度已经形成并处于不断演化的进程之中.国际气候谈判已不只是单纯的环境事务,而是涉及到未来各国争取发展空间和选择发展道路的问题,关乎各国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时期.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全球大气CO2浓度增加、气候变暖使全球碳循环受到很大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温室效应,对全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类生存产生严重威胁①.为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于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的框架公约》,并又于1997年在日本通过了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的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签字国.《京都议定书》允许发达国家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国际碳贸易和联合减排的方式履行部分的减排承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参与到温室气体减排中.  相似文献   

18.
《京都议定书》生效只是人类保护气候行动的一个阶段性进展,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框架何去何从已迫在眉睫。“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设想旨在建立一个类似于西方七国集团的制度机制,取代《京都议定书》体制,以促进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作者评述了“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战略设计,分析了“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法律地位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意愿,提出了中国在后京都谈判中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该框架下的《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等为核心制度安排,协调和规范国际社会的政策和行动。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发生了从中心化治理到去中心化治理的重要变迁。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和历史制度主义相关理论,构建路径、动力和效能三维分析框架,论证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制度变迁的逻辑。具体而言,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制度变迁路径是制度复制和制度替代的混合体,这一变迁受到国际能源革命及全球经济危机外部冲击和公约缔约方能动性的共同作用,并将推进全球碳中和进程,引发国际投资贸易流向改变和气候变化治理制度性领导权及规则制定权博弈。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在推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制度变迁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京都议定书》生效只是人类保护气候行动的一个阶段性进展,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框架何去何从已迫在眉睫。“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设想旨在建立一个类似于西方七国集团的制度机制,取代《京都议定书》体制,以促进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作者评述了“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战略设计,分析了“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法律地位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意愿,提出了中国在后京都谈判中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