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小凤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246-247
随着全球经济交往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跨越国界的产品责任案件日益增多,而中国当前还没有调整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专门制度。我国和西方各国在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上有各自的适用原则。中国司法实践已不能满足国际经贸往来中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李艳岩 《商业研究》2004,(14):123-125
近几年,随着涉外产品责任案件的增多,涉外产品责任产生后适用那个国家的法律为准据法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调整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法律规则,因适用不同国家的准据法,会出现悬殊的审判结果,因此,研究各国特别是中国涉外产品责任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柳 《商场现代化》2007,(2):269-270
目前,涉外产品责任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法律适用上,传统的国际私法把涉外产品责任归为一般侵权责任,适用侵权行为地法;然而,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使涉外产品的侵权行为地变得复杂和不确定,各国相继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措施。我国目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不足以保护我国消费者的权益,应当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制度。  相似文献   

4.
涉外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是指含有涉外因素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涉外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中商标问题的法律适用应遵循属地原则,即适用商标注册地法;而合同问题的法律适用应坚持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为主、最密切联系原则为辅。  相似文献   

5.
涉外信托法律冲突问题是国际私法中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本文在介绍涉外信托法律适用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对海牙<关于信托的法律适用及其承认的公约>进行评述,最后对我国关于涉外信托的法律适用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与一贯追求本国法院的管辖权和适用本国法相悖,近期的涉外产品责任案件中出现了一国积极追求外国法院的管辖和适用外国法的新动向,这不仅对冲突法定势于解决管辖权和法律适用冲突的理论提出了挑战,也对我国国内相关法律的完善提出了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意思自治原则是国际商业贷款协议法律适用中的首要原则。本文介绍了在我国涉外商业贷款协议法律适用中意思自治原则的地位和运用,并结合相关立法提出对我国涉外商业贷款协议法律适用中运用意思自治原则的立法完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李建省 《商》2013,(6):145-145,131
国际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最早确立于合同领域,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从国际立法发展趋势来看,新近的国际私法立法中,意思自治原则已大大跃出合同领域延伸到侵权、婚姻家庭、继承等传统冲突法严禁意思自治的领域。本文以法律适用法中关于赋予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相关条款及意思自治原则的基本原理,参照外国之规定,从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意思自治原则与一般民事意思自治原则的异同以及法律适用法中意思自治原则适用的限制等方面,对于我国法律适用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涉外产品责任的案件日益增多 ,有关确定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是国际私法研究的最新领域。目前我国还尚未建立有关确定涉外产品责任的专门法律制度 ,而是笼统地采取适用侵权行为地法 ,使这一复杂的法律问题过于简单化。文中在对适用侵权行为地法这一传统法律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其漏洞 ,并且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 ,以促进我国涉外产品责任专门法律制度的尽快建立。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间知识交流的空前频繁和对知识产权“私权性质”的确认,知识产权纠纷的可仲裁性在理论和实践上已逐渐得到认可。仲裁为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保密的解决方式,尤其是涉外纠纷的解决方面必将得到更多更广的应用,但同时,相关的理论问题也就亟待解决。其中,“法律适应问题”对于纠纷解决有着实质性的作用,在知识产权仲裁实践和理论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国际商事仲裁法的角度,结合冲突法,知识产权法等基本理论和中外在此问题上的立法、司法和仲裁实践,对涉外知识产权中的法律适应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指出在仲裁法律选择过程中通常考虑的诸多因素及基本原则,并针对中国的涉外知识产权仲裁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提出一些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2011年4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就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的立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间若干自草案公布之初就存在争议而在正式立法中未得到呼应的些许问题、存疑、争鸣无疑还将继续,如选择性冲突规则运用是否妥当、涉外协议离婚法律适用规定有无必要、"没有共同国籍"情形下法律适用是否遗漏,等等。着眼于婚姻家庭关系的内在逻辑、国际社会最新立法经验和中国涉外婚姻家庭法律适用实践,应就以上问题做进一步完善和修订。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三菱帕杰罗越野车质量问题等一系列涉外产品责任案件的发生,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用户)的涉外维权活动.但实践中,消费者的一桩桩维权案件却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究其原因,是目前现有的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适用出现了困难,因此,如何适用法律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仅从"三菱帕杰罗"案件谈我国在处理涉外产品责任案件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涉外合同是我国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进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涉外合同涉及不同国家的当事人,而各国法律千差万别,因此,合同的法律适用,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在各国的立法和理论中,对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都十分重视,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笔者试就目前我国以及国际上关于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和立法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一、关于合同法律适用的“整体法”和“分割法”合同关系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它包括当事人的缔约能力、合同的形式、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履行、合同…  相似文献   

14.
叶星 《商》2013,(22):276-276
环境侵权是重要的特殊侵权责任类型,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的法律适用问题,应从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出发,寻找到环境侵权责任法律适用的思路。厘清《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规范的关系,进而建立起环境侵权责任法律的适用原则,环境侵权中无过错责任原则与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其中,一是无过错责任不具有法律责任本来的含义,而只具有回复权利的性质。二是举证责任倒置实质上表现为原告(受害人)举证责任的减轻,被告(加害人)举证责任的加重。当然,在研究环境侵权责任法律适用问题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抗辨事由及明确环境侵权损害的赔偿方式和赔偿范围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梁开道 《现代商业》2007,(27):288-288,287
法律适用者应该将有效的法适用于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纠纷,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法律适用的问题,尤其是法律适用的方法问题,一些法律适用者侧重于对逻辑演绎方式的运用而忽视经验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但也有一些法律适用者注重经验而轻视逻辑演绎方式。本文针对法律适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对法律适用的两种方式进行探讨,指出各自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指明对二者在法律适用中的运用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不断地向国际化的方向进行发展,继承关系能够涉及到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国涉外继承案件,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关于继承的立法具有巨大的差异性,所以涉外继承公证中存在着法律适用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法律适用者应该将有效的法适用于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纠纷,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法律适用的问题,尤其是法律适用的方法问题,一些法律适用者侧重于对逻辑演绎方式的运用而忽视经验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但也有一些法律适用者注重经验而轻视逻辑演绎方式.本文针对法律适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对法律适用的两种方式进行探讨,指出各自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指明对二者在法律适用中的运用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涉外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由之引发的争议也日趋增多。物流经营者与消费者有必要对管辖与法律适用的相关法律问题作一适当了解,以更好的面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纠纷,将交易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9.
《商》2015,(50)
在国际私法制度中,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可谓历史悠久。由于该制度本身的特点所致,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国际私法中经常被援引,但是各个国家援引的情况不尽相同,本文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针对我国对于该制度的司法现状,来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我国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尚清 《商业时代》2008,(12):68-69
保险代位求偿权是保险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鉴于保险代位求偿权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应采取分割方法,区分保险代位求偿权法律关系的不同方面来分别确定法律适用规则较为公平合理,这也符合当代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具体而言,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成立要件适用保险合同准据法;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内容以及第三人对保险人的抗辩等问题适用被保险人与第三人之间关系的准据法;保险代位求偿权诉讼中的举讧责任和推定、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以及诉讼所适用的程序等问题适用法院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