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旅游房地产被许多企业和地区所关注,使旅游房地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创新.并已经成为国内旅游学界较热的话题.本文通过分析旅游房地产的概念与特征,针对当前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对我国旅游房地产业的规划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健康、养老、旅游、度假、投资有了更高的需求。旅游房地产逐渐成为新的投资热点,甚至是经济增长的新支撑,但是目前我国旅游房地产市场尚不完善,我国旅游房地产发展的现状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深入开展旅游房地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旅游房地产的当前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形成了相应发展建议,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对我国旅游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蒯海章  仲小瑾 《商业时代》2007,(11):88-88,90
旅游房地产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相结合的一种经营形态,也是发展我国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促进旅游房地产开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房地产是开发和经营过程与旅游密切相关,并以塑造景区或旅游接待作为其功能的房地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旅游房地产业市场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旅游房地产开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林良钧 《商》2014,(4):228-22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房地产在我国兴起,成为继传统房地产之后的又一投资热点。旅游房地产业作为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交叉融合,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成熟,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本文总结了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系统性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地租与竞租理论等等,并对企业在旅游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对各类理论运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旅游房地产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相结合的一种经营形态,同时也是解决我国目前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面临的若干问题的途径。由于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消费模式的变化,我国旅游房地产发展有其可行性。但同时又面临法规制度、经营理念等方面的约束。本文在分类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对发展旅游房地产的制约因素做了简单分析,以期促进旅游房地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群红 《价格月刊》2009,(9):52-54,59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房地产开发逐渐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旅游房地产的兴起,既是房地产业适应竞争环境的结果,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江西旅游休闲"后花园"战略背景下,江西旅游房地产开发必须依托全省良好的旅游资源,与江西整个房地产业开发战略紧密结合,沿着系统工程开发的思路,走出自己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旅游房地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改善和提高旅游房地产项目质量,实现绿色开发与评价成为当前旅游房地产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界定旅游房地产绿色开发概念基础上,阐述分析了旅游房地产绿色开发的内容,构建了一套科学、完整、可量化的旅游房地产绿色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并为体系的评价提供了成熟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在新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较为快速的进步与发展.其中,我国的房地产业就是一个方面.当前时期下,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伴随着房地产改革也不断深化,房市逐步形成与市场对接以及不断满足购买者的需求.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与之相关的一个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即房地产经纪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就是攫取了房地产经纪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房地产经纪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对策,目的是为了能够很好地解决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房地产经纪业的迅速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最后在结论中指出当前时期下加强房地产经纪业的几点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开展,房地产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必然存在.本文针对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有利于推动我国房地产信贷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explains how the economic system determines the role and features of SMEs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he economic system is defined as the co-ordinated set of institutions and structures that are economically relevant. As such, the economic system defines the way in which economic actors react to economic variables by adapting and acting and the way in which they interact.In particular, the fundamental features of the economic system contribute to determine what actors can and find profitable to do, i.e. determine the level and configuration of non purely material costs and the features of markets. The economic system also determines incentives to economic actors by defining property rights and their enforcement and the nature of contracts. This in turn influences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decisions, the supply of resources, and the production and utilis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Finally, the economic system determines the type and features of actors, what actors do and how they do by defining the possibility and profitability of specific human and organisational investment.Based on these functions and given material technology, the economic system defin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organisational forms. Given capabilities and features of individuals and organisations, that cannot be easily changed in the short ru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determine the organisational form that is most efficient in any given context. Finally and considering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strategic complementarities, such an organisational form determines the organisational configuration as a stable configuration including features, weight and role of particular economic actors, the relation among actors of similar or different size and with governments. In the paper I consider the cas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12.
知识资本与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随着读者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我国出版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速度取代成本和价格成为出版企业争夺出版物市场的重要手段;不断创新与学习成为出版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出版企业面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知识活动成为出版企业运行和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文章提出,出版企业必须实现知识资本与企业核心能力的整合,一是人力资本与核心员工能力整合;二是技术资本与核心创新能力整合;三是组织资本与核心组织能力整合;四是客户资本与核心营销能力整台;五是社会资本与核心关系能力整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溢出指数方法,定量测度了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货币汇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及其动态演化,并采用系统GMM方法,探究人民币汇率净溢出效应的作用渠道。研究发现:近年来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货币汇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在波动中有所提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人民币汇率净溢出效应逐步提升,在该区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在“一带一路”区域内,人民币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的影响力较强,且对阿联酋迪拉姆和安哥拉宽扎的净溢出效应已超过欧元、英镑和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在净溢出效应的作用渠道方面,“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贸易附加值依存度对其有利,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第三方市场贸易竞争、全球商品价格指数和全球风险指数却对其不利。因此,应加强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主导能力和商品竞争能力,加速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建设,加强人民币汇率的区域性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去中心化、高度匿名、不可篡改等特征的数据库技术,历经可编程货币、可编程金融与可编程社会的发展阶段,不断重塑着社会经济发展形态,覆盖金融支付、医疗、物流、政务服务以及教育等领域,但同时也暗含着技术风险与法律风险。对区块链技术采取规制的内在逻辑是区块链技术风险防范的现实诉求,也是区块链技术法律规制缺失的内在要求,前者包括技术去中心化与法律趋中心化的矛盾、不可篡改性与算力垄断风险、相对匿名性与暗网风险,后者包括刑事违法犯罪风险、民事合同法障碍风险、消费者权益侵害风险。通过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区块链技术规制经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对区块链技术规制的重点不同,英国对区块链技术规制重在技术与法律制度的结合,美国对区块链技术规制重在严格准入和审查,澳大利亚加强区块链技术的法律规范并实施“双峰”监管,各国在区块链技术规制上都注重从本国国情实际出发健全和完善法律规范体系,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并选择合适的规制方式。在区块链技术日益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需要认真分析当前区块链技术的规制政策以及不足,积极坚持法治化、安全性与创新性的区块链技术规制原则,采取功能性的规制方式引导区块链技术发展,并积极借鉴区块链技术的国际经验,构建与完善中国区块链技术规制的具体路径:加强刑法修订与国际合作,严格惩治违法犯罪;弥补民事合同法缺陷,提升智能合约技术;建立私钥法律体系,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加强法律创新与移植,完善区块链的前沿法律设计。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对流通产业技术装备问题的前期研究,依托我国流通产业技术装备层面的既存统计数据,借助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流通产业技术装备度评价模型,实现了对流通产业技术装备从规模、效率、密度、发展和产出五个角度的分项评价以及对"流通产业技术装备度"的综合评价。文章一方面为评价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流通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开创了动态、开放的方法体系;另一方面对我国流通产业技术装备化演进过程以及我国不同省份和地区流通产业技术装备发展水平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实证考察,为认识我国流通产业技术装备的演进现状、发育水平、存在问题以及发展重点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贸合作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目前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焦点问题。青岛作为东亚经贸合作代表性城市,其参与区域经贸合作过程关于生态环境的治理对于我国其他城市具有重要借鉴价值。通过实证考察区域经贸合作对青岛生态环境的影响,理性分析生态环境因素与青岛经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内涵,发现区域经贸合作与青岛生态环保是可以协调并相互促进的。研究青岛环保投资及生态治理的经验及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明确了青岛参与区域经贸合作的优化路径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认证认可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在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规避双边贸易壁垒、降低贸易通关成本和促进贸易合作与发展方面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选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样本,从服务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创新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等五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证认可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考察沿线各国比较优势,研判"一带一路"认证认可格局。结果显示:"一带一路"认证认可格局涵盖卓越型竞争力、潜力型竞争力、成长型竞争力和沉寂型竞争力四个阵营,我国位于卓越型竞争力阵营,在区域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基础竞争力方面占据比较优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间的经贸合作与双边互认,与蒙古、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签署了标准化合作协议,推进产品标准双边互认建设。中国认证认可的影响逐步深入至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服务能力、服务效果仍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发展、繁荣非短期工程,“文化”要点在于“化”字,即化入人心、文化化人和文化社会、规范社会。求真、务实、为人民是文化发展、繁荣之根,关注细节,多做能发展、繁荣文化之实在的事是文化发展的追求与任务。发展、繁荣文化重心与落脚点在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角。文化建设、繁荣应着力丰富人,提高人的素质,推进人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助益于建构讲理性、讲秩序、讲效益与讲权利、讲义务的社会,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十三五”以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服务科技经济融合的使命和宗旨、组织建设、内部治理以及相关工作实践等方面的数据分析,结合对国外典型科技社团经验的分析,总结出全国学会服务科技经济融合的能力现状,剖析全国学会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存在的内生动力不足、内部治理结构难以适应工作需求、科技供给服务体系构建不完善等三方面不足,提出明确职责定位、完善内部治理、建立长效机制、优化服务产品等四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面向绩效预算的预算绩效评价实现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阶段不具备实施绩效预算条件、又要全力推进预算绩效评价的政策导向下,结合国家宏观政策、理论研究、实践试点的现状,把握部门预算、绩效预算、预算绩效评价的有机契合,凝炼部门预算与绩效预算之间的统驭性与调整性、部门预算与预算绩效评价之间的指导性与针对性、绩效预算与预算绩效评价之间的导向性与基础性,提出中央部门与基层单位双向推进的优化思路,形成理性的面向绩效预算的预算绩效评价实现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