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当前,对于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认为主要是通货膨胀问题,有的认为主要是投资膨胀问题,有的则认为主要是消费不足的问题,还有的认为是国营企业产品货不对路,无效产品过多,有效产品较少。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炼成 《经济论坛》1994,(19):28-30
1.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 这个问题至今仍在争论之中,多数人认为可以结合,少数人认为不能结合。我认为,这种分歧归根到底仍是“体制说”与“制度说”的分歧。如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体制,必然会得出可以结合的结论;如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制度,必然会得出不能结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企业改革首先必须扫清六个思想障碍。一、认为管理比改革重要,只要搞好了管理,改革不妨慢慢来。二、不到危机时刻不想改革,只要日子过得下去,就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改革。三、认为国家控股比例越大越好,减持国有股等于削弱国有经济。四、不考虑行业控股,只承认企业控股。五、认为效益差的企  相似文献   

4.
林蓉 《时代经贸》2014,(6):216-219
斯宾塞,英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斯宾塞认为科学与哲学能够支持并促进了个人主义和社会进步。斯宾塞认为事物的基本规律是“力的恒久性规律”。斯宾塞认为社会和生物体一样,是一个有机体。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与生物进化一样都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普遍规律。斯宾塞认为实在是不可知而必须存在着。斯宾塞认为一切物质运动及其时间、空间都可归结为“力”,它们都是“力的经验的派生物”,因而“力”是“一切终点的终点”。斯宾塞认为我们能够知道的仅仅是这种外部实在的存在,而不是实在本身,外部实在是不可否认的,但它也是不可认识的。斯宾塞认为知识在另外一些意义上的相对性更加重要。斯宾塞非常强调人类大脑对知识的重要性,把它当作知识的必要前提。斯宾塞认为知识是相对的是因为它无论在其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都是有限的。斯宾塞认为知识只能是对相对的东西的知识。斯宾塞认为知识与其对象之间的符合是它们的关系问的符合,而不是它们的本性问的符合。斯宾塞认为形而上学总是要追求关于实在的绝对知识,追求科学的终极观念,其结果都是失败的,因为,这是在追求一种不可知的东西。斯宾塞认为我们的理智不可能认识实在是一回事,相信现象背后有一个实在又是一回事。斯宾塞认为哲学是最高等级的概括知识。斯宾塞认为科学和哲学均以现象为研究对象,即都是研究有限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和可分类的东西。斯宾塞认为物质、运动、空间、时间等概念没有实在性,只是现象范围的概念。斯宾塞认为哲学之为统一的知识是最一般的知识,是对知识作最广泛,最深刻的概括。斯宾塞认为哲学概括的是最一般真理的任务,是存在着一种在一切思维中都包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定,这些概念和假定乃是“未被承认的主张”或“默认的假定。”斯宾塞在论证了哲学乃是借助于“基本直觉。而获得的最高等级的概括的真理后,他还叙述了他所发现的最高真理的内容。斯宾塞认为知识的整体形成一个金子塔武的结构,其底层是描述各种现象的不统一的经验知识,在此之上才是科学知识。斯宾塞认为本能、直觉和理智之间有连续性。斯宾塞认为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就像所有其他观念一样,也产生于经验的重复。斯宾塞把科学看成一个统一整体。斯宾塞认为。科学可以被描述为与蒙味人拥有的不确定知识相对立的确定的知识。斯宾塞反对国家干预,反对以国家干预为理论基础的军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信市场调节。斯宾塞把哲学视为具体科学的基本原理的总结,是取代中世纪“神学大全。的“科学大全”。斯宾塞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结构和功能的学问。斯宾塞详细地比较了动物有机体和人类社会。他发现二者当中都有调节、维持和循环分配三个系统。斯宾塞把自由竞争看作对人们自主素质的激发和锻炼。斯宾塞。终身狂热地仇恨国家权力”,他认为最好的政府是统治最少的政府。斯宾塞认为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的标志是,制约政府权力,增进个人自由。斯宾塞认为自由才是正义,他的正义观念是以自由思想为核心,由“利己”和“利他”二个要素构成。斯宾塞一贯重视人们的利益和幸福在近与远、小与大的上的差别。斯宾塞的这些哲学思想和社会学理论对当时和后世起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利息起源的论述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认为利息源之于地租,如威廉·配第认为利息是由于地租的存在而产生的;(2)认为利息源之于货币,如约翰·洛克把利息表述为由于货币的分配不均引起的;(3)认为利息源之于资本,如达德利·诺思在论说利息时,把利息看作是由于资本的余缺而产生的;还有认为利息导源于货币经营业。这些论点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利息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地租、货币、资本的产生)。我认为利息的产生在商品交换的源头,而不是发生在商品经济的一  相似文献   

6.
小麦有毒     
前段时间,农业部给来自美洲的三种转基因大豆发放了安全证书,允许它们向我国进口。该消息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论:有人认为转基因大豆完全无害,有的人则认为转基因大豆存在致癌风险。有人认为中国土产大豆产量太低,早就满足不了国内需求,进口转基因大豆在所难免;有人则认为转基因大豆输入中国是"美帝国主义的又一场阴谋",既会摧毁国内的大豆种植,又会影响我国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7.
《经济》2002,(2)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目前组织实施了“2001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本次调查显示,影响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关问题主要来自三方面。 需求不足 从企业订货情况看,55.4%的企业认为订货处于正常水平,但是认为订货低于正常水平的企业比认为订货高于正常水平的多20.8个百分点,比2000年同期认为订货低于正常水平的企业比重多2.1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的销售价格普遍下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目前  相似文献   

8.
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早提出创新理论的熊彼特认为,垄断企业和大企业有创新优势,卡曼,施瓦茨二人认为,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笔者认为在住处产业发达和知识经济时代,小企业具有创新优势。  相似文献   

9.
对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偏冷,有的认为过热,有的认为发展态势良好。这种对经济形势看法的不同体现到宏观经济政策上,就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为了使人们了解相关各方的观点和理由,现将近期人们的有关讨论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关于化工企业规模和规模结构问题,有人认为应该多建设些大型企业,有人认为应该多建设些中、小型企业。主张多建设些大型企业的同志认为大厂技术先进,综合利用好,用人少、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利润大,大厂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 长期以来理论界流行着一种看法,认为列宁没有讲过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列宁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看法列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大体上分三个阶段: 一、在新经济政策之前,认为商品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2.
经济理论指导经济实践,经济实践又丰富经济理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认为对经济核算与经济效益的认识也应有新的理解。传统的观点,有的认为经济核算就是会计核算,是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有的认为经济核算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有的认为经济核算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费与所得之比,而经济核算制则是国家和企业有计划地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基本制度。还有的把经济核算归结为权、责、利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导刊>:关于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业界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是传感器,有人认为是通信协议,有人理解是下一代互联网……总之众说纷纭,您认为物联网到底是什么? 杨震:物联网的定义有很多,很多专家、学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我认为,物联网是信息网,是互联网的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4.
在皮亚杰时期,关于儿童道德形成问题观点不一。精神分析学派认为道德是儿童内心固有的良知良能的展开或内心固有的道德种子的成熟。皮亚杰则认为道德的发展与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在儿童道德形成问题上这两种观念相互起作用。儿童内心固有的良知良能、皮亚杰所说的情感对于儿童道德的形成是缺一不可的。在儿童道德感的培养上,笔者认为音乐作为一种独特情感作用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5.
李扬 《经济世界》2002,(12):18-22
现在无论怎么强调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性都不过分。但理论界与业务部门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很滞后,所以有很多文章呼吁要展开利率市场化;而有些文章则认为,其实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怎么看待这个事情,我认为需要一个比较全面的看法。下面是我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金砖四国都是大国,近年来都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增长,形成了"大国经济现象";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长近10%,创造了所谓的"中国奇迹"。对于这种大国经济现象及其增长源泉,国内学术界观点不一,有人认为是技术进步,有人认为是制度改革,也有人认为是资源依赖。  相似文献   

17.
朱斌 《经济研究导刊》2010,(11):237-238
对于西方现代性生成的根源和动力机制,学术界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见解。第一种观点认为,理性是西方现代性生成的根源,以黑格尔等为代表;第二种观点认为,权力技术的发展创造了现代社会,以福柯为代表;第三种观点认为,资本逻辑主导西方现代性的生成,带来这一科学认识的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1981年下半年以来,各地在工交、财贸系统推行了按行政系统层层“盈亏包干制”。有的同志认为“包干”、“计件”、“奖金”就是“经济责任制”,有的把现在存在的几种利润分配办法也归结为以包干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的各种不同形式,甚至把“利改税”、扩权试点及留成办法也说成是包干中的一种形式,认为“包干等于扩权”;有的认为“治穷靠包干,治懒靠计件”,盈亏包干是“一包就灵,一包就活,一包就变”,认为“盈亏包干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我认为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9.
<正> 生产力要素是否包括劳动对象,在学术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三要素论者认为,生产力应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二要素论认为劳动对象不应包括在内。焦点虽在劳动对象,但对劳动对象都缺乏具体分析。我认为不能笼统地说生产力要素是否包括劳动对象,要具体地看是什么样的劳动对象。  相似文献   

20.
很多观察家认为全球化和技术结合起来为美国经济创造了新的法则。但是,这位经济学家则认为,对近年来发生的事情旧的经济学仍然可以提供最好的解释。近年来取得的意想不到的巨大的经济成就,引起了一场关于美国经济演变的广泛讨论。来自学术界、工商界和政界的观察家们认为,90年代标志着一个空前经济繁荣时代的开始。“新经济”的提议者们认为,全球化和电脑化正在一定程度上强有力地重塑现代经济,而现代经济是根本不同于早些的工业时代的。虽然这些看法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但是目前关于新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