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动态     
<正>河北新河县联社成立远程集中授权中心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充分运用现代化设备强化风险防范,河北省新河县联社成立了远程授权中心。该系统承担起对全辖各营业网点的集中授权业务,改变以往传统的授权方式,进一步强化风险集中管控,减轻了委派会计、三级柜员等操作人员不足的压力,有效提升了事中授权的效力和前台柜面操作风险的防控能力。据统计,授权中心成立半个月来,共处理授权业务达4570多笔。(高光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业务操作管理,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农信社远程集中授权系统在全国范围内逐步上线。这项工作将风险监督的视野直接插入前台,能最大程度阻止前台业务的操作风险。让我们把镜头拉长,进入湖南洪江农商行授权中心,与工作人员一起体验这项工作吧!  相似文献   

3.
基层动态     
<正>河北固安县联社代理交通罚款业务为拓展服务范围,方便驾驶员办理缴纳罚款事宜,近期,河北省固安县联社全辖25个营业网点全面受理代收交通罚款业务,覆盖率达100%。为确保业务的顺利开展,固安县联社按照《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代理交通罚款缴费业务柜员操作手册》对委派会计和经办柜员进行了培训,并要求柜员严格按照手册要求操作。截至目前,巳办理代收交通罚款业务1175笔,金额140592元。代收交通罚款业务的开展,在方便客户的同时,也提升了农信社品牌形象。(王凤华张楠)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笔者认为农信社需从三个方面应对服务老龄客户的金融难题。常怀感恩之心服务老龄客户。现在密码器都设置在取钱槽内,不方便输入密码,有的客户不会按确认键,也不懂得如何设置和输入密码;有的客户耳3眼花,听不清、看不明,与柜员沟通不太方便。这时,大堂经理应该对老龄客户进行跟踪服务,m指导办理业务。如果没有大堂经理指导,前台柜员应该尽量语言清晰,耐心指导老龄客户逐步操作,让老龄客  相似文献   

5.
信息科技给金融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有目共睹,而近几年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自身在信息科技应用方面的快速行动,也充分领略了网络信息化的魅力,服务能力与效率明显提升。充分利用现代电子和通讯技术,将"科技含量"渗透入业务经营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防范风险,各地作出了不懈的探索:青海省农信社克服困难快速完成信息化建设,发行"紫丁香"银行卡;浙江萧山农合行创新开发和应用oCR事后监督及风险预警系统,有效防范柜面操作风险;湖北省天门市联社从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有效防范综合业务系统上线后潜在的业务风险;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联社通过建设风险预警控制中心,全方位控制操作风险,提升内部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农发行广东省分行柜面业务运营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将柜面运营模式从平行作业向垂直作业转变,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强化了操作风险防控,对农发行柜面运营模式改革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该改革试点项目将原营业机构柜面本地授权审核改为借助影响传输系统由省分行集中授权,实现本地记账、复核与异地审核业务员凭证和授权物理隔离,并随机分配授权任务,避免了因熟人文化造成"一手清"、逆流程  相似文献   

7.
岗位职责为完善农信社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分级管理、授权经营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操作行为,提高核算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和案件的发生,笔者认为,农信社营业部应全面实行营业总监。营业总监不参与农信社财会结算、信贷等经营业务的具体操作,不掌管农信社业务处理工具如业务印章、操作员密码(不含四级主管码)、省辖IC卡等。它是农信社业务活动和落  相似文献   

8.
大额支付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结算瓶颈问题,增强了农信社的服务功能,提高了竞争能力, 促进了农信社业务的快速发展。然而,大额支付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操作风险,影响着该系统的高效、稳定、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信社已走过50多年的风雨历程,各项业务持续发展,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突显。但农信社在多年的经营活动中,也累积了大量的风险,如果处置措施不力,必将引发新的更深度的风险。当前,全国农信社改革已全面铺开,首批批准改革试点的8家省级联社已挂牌成立,一直困扰农信社管理体制问题逐步得以理顺,这为农信社彻底解决风险问题创造了条件。本文因势利导,提出四条对策,为改革后农信社风险管理与防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手段落后已成为农信社拓展业务、改善服务的瓶颈因素。最有效地利用当前信息技术成果,提升农信社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是打破业务瓶颈、改善经营管理、提升农信社竞争力的紧迫需要。各省联社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大力发展综合业务系统。以河北省联社为例,截至2007年6月,已有28个县联社、916个营业网点实现了综合业务系统平稳上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发行在全系统推广实施了综合柜员制。从实践情况看,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柜员服务效率大大提升,但柜员操作风险明显增大。同时,由于结算手段  相似文献   

12.
<正>"存单事件"金额虽然不大,但声誉风险不可谓不大。出现这种结局的原因在哪儿?经分析,主要是农信社管理权的几次更迭以及各县级联社的重新组合,再加上业务系统的更新换代,特别是从手工记账到计算机记账的转换过程中,由于划转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遗留了部分问题。目前在全国各地农信社,弄  相似文献   

13.
<正>农信社的客户群体具有特殊性,在柜台服务中,应寻求应对技巧,提高服务效率,维护品牌形象农信社服务范围广,客户群体具有特殊性,业务办理难,在柜台服务中,难免遇到挫折。掌握良好的柜台服务技巧,既是规范文明服务和提升服务技能的关键所在,又是维护农信品牌形象和自我保护的必要手段。笔者选取几个典型柜面服务事例进行解剖,寻求应对技巧,供柜台人员参考。事例一:接待病人一位30多岁的瘦高男青年走到柜台。柜员说:"先生,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客户说: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江西银监局成立伊始,适逢国务院明确江西为全国8个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省之一。如何积极探索在江西这样一个中部农业大省推进农信社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是江西银监局始终思考的问题。江西银监局成立以来,认真贯彻银监会"管风险、管法人、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紧紧抓住风险监管核心,围绕产权制度改革和风险管理控制,全面推动农信社改革试点的深入进行,目前各项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全省农信社各项业务快速发展,资产质量显著提高,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公司治理逐步完善,支农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巩固,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层行是具体业务的操办者,严防操作风险对基层行来说意义重大. 一、基层行操作风险的表现及成因 (一)劳动强度大,环节多.在综合柜员制下,柜员单人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业务品种增加、业务量增大、劳动强度也不断增大,高强压力下,稍有放松便可能出现差错形成风险.新业务知识和新操作技能的欠缺也是造成操作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多家农信社(含农合行、农商行)都将代理保险业务作为重点中间业务来抓,代理保险业务也由此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既是扩大经营收入、提升自身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信社系统成员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良策。但在具体办理过程中,由于受内外和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营保险代理业务也给农信社等机构带来了新的风险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自2006年5月29日开业正式运营,在运营的一年半时间里,看以下业务数字足显农信社经营业绩:2006年10月16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正式运行并开通实时电子汇兑业务;2007年1月8日开通了全国农信社系统银行汇票资金清算业务;2007年2月5日开通了农信社系统间的个人存款账户通存通兑业务。累计处理各类往来账业务2100多万笔,清算资金3200亿元,为农信社正常开展跨省、市、自治区异地支付结算业务提供了服务。  相似文献   

18.
(焦点透视三)农信社的统一法人改革给其带来的最根本变化是产权制度的变化。通过改革,试点农信社理顺了产权关系,初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为"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监管新理念提供了操作平台。同时,也为农信社"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监管部门应督促农信社建立权责清晰的"三会"制度,细化监管目标,建立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体系,强化农信社的稽核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深化农信社改革:盘点2004 展望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深化农信社改革的关键一年。全国除海南省外(西藏没有农信社),29个省(区、市)都在进行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各试点地区农信社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国发[2003]1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04]66号)文件精神,先期试点8省(市)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新扩大的21省(区、市)改革试点顺利进行,全国农信社业务持续发展,经营状况明显改善,盈亏轧差后,实观盈余104.62亿元,为近10年来全国农信社首次轧差盈余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信社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进展十分迅速,信息科技应用对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信息科技在提供了强大生产力的同时,也为农信社风险的累积、放大和扩散提供了便利。随着信息化对业务经营与管理的日益渗透,农信社亟须正确认识信息科技风险,不断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本期特邀基层人士围绕农信社信息科技风险防范问题展开探讨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