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当前诚信缺失,故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借款人较多的情况下,为了防范贷款风险,商业银行普遍采用担保方式发放贷款,其中尤以抵押担保贷款为多.但笔者在近年的调查中发现,农村信用社担保贷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其防范贷款风险的能力,直接导致了不良贷款的增加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值得引起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2.
在对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某些信用社对贷款担保行为还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担而不保、担而难保和无效担保等问题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贷款的质量和安全.为进一步规范农村信用社贷款担保行为,更有效地保障信用社债权的实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结合农村信用社信贷实际,拟就农村信用社贷款担保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信用贷款是其性质所决定的,是服务“三农”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在实际中,有些信贷资产质量偏低、经营效益较差的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在发放支农贷款中,为了单纯地追求贷款的安全性,防止新贷款损失和不良贷款的增加,其主管部门片面地追求贷款100%回收率,不发放信用贷款,只发放联保贷款和抵押、担保贷款。  相似文献   

4.
农户联保贷款是当前许多农村信用社实行的一种贷款方式。联保贷款间接便利,解决了农民贷款担保、抵押难的问题,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但通过几年来的运作,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户联保贷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担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的重要形式,但如果把关不严,将为信用社的健康发展造成诸多隐患。当前个别信用社在担保贷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保证人作担保时,对保证人的主体资格审查不严,担保流于形式。农村信用社往往只对借款人自身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和偿还能力进行审查,忽视了对保证人主体资格的审查,个别信用社的担保贷款中,出现乡政府、事业单位、未经授权的企业分支机构充当贷款保证人的现象,因保证人主体资格不合法,形成无效担保。二是以抵押物作担保时,对其法定要求不严,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债权难以实现。如在抵押贷款发放中,对不动产抵押只就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单一设定抵押,造成借款人以同一不动产进行重复抵押。三是以存单等质押物担保时,由于贷款“三查”制度不落实和管理的松懈,造成信用社贷款被诈骗,形成资金损失。四是对抵押物评估不规范。当前农村的评估市场尚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使抵押物的实际价值不足,造成信用社的债权难以追偿。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困难、失业等弱势群众就业、创业,2003年,张家口市金融机构开始办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以下简称“小额担保贷款”).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市小额担保贷款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小额担保贷款存在的贴息期限短、贴息力度小等问题,提出了延长贫困地区小额担保贷款期限和贴息周期、适当增大贫困地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的中央财政贴息支持等政策建议,以期小额担保贷款能够更好地在贫困地区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7.
《甘肃金融》2002,(6):39-42
一、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 1、1996年末不良贷款大量增加.全省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时,不良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2.38%,较1995年增加了25.35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两呆贷款分别占各项贷款总额的29.22%和13.16%,高于人民银行规定比例21.2个和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浅谈农村信用社关联企业保证担保贷款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不断发展壮大,涉及的关联企业不断增多,关联企业担保在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中也屡见不鲜,但这种担保方式增加了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难度,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风险控制习惯来管理这些贷款,势必引起不良贷款的产生。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关联企业保证担保贷款风险及表现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艳 《青海金融》2012,(12):53-55
本文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开展担保贷款的作用及现状,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并就提高农信社担保贷款质量、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制约着农户担保贷款拓展。这里的农业保险是针对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生产的保险业务.是指通过农户投保在更大范围内分散经营风险,在受灾后及时得到损失赔偿的制度形式。它能够有效避免农户遭受自然灾害无法偿还贷款时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将增加的情况产生。  相似文献   

11.
“农户联保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开办的一种新的贷款方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贷款担保难问题。同时对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是以保证人作担保时,对保证人的主体资格审查不严,担保流于形式,使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形成风险,可能导致资产损失。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人员对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不足,加上受旧的信用贷款操作程序影响,往往只注意对借款人自身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和偿还能力的审查,而忽视了对保证人主体资格的审查,在相当部分的农村信用社担保贷款中,乡政府、乡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未授权的企业分支机构充当了贷款保证人,由于保证人主体资格不合法,形成无效担保。  相似文献   

13.
担保贷款分为保证担保贷款、抵押担保贷款和质押担保贷款三种形式。当前,担保贷款已经成为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发放的一种主要方式,并在各项贷款构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样就极大地减少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为其按期回收贷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县域金融机构担保贷款形成不良贷款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严重地困扰着自身经营与发展。那么,如何防范担保贷款风险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切实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加大农业信贷投入,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2000年初人民银行总行出台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为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发展良机.  相似文献   

15.
近日,笔者采取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辖区农村信用社贷款担保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信用社贷款担保方式单一,法律风险隐患较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和现代金融制度下,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是市场主体获得银行贷款的重要条件,而贫困地区市场主体抵押担保难是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最近,"一行三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方向。抵质押担保方式创新是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主要内容,为了准确掌握贫困地区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的现状、难点及其原因,探索抵押担保方式创新的有效途径,笔者对巴中市贷款抵押担保方式进行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中取得了长足发展,表现为存款、贷款持续快速增长,不良贷款逐年下降,经营状况逐步好转。但与同类金融机构相比,农村信用社尚存诸多差距,表现为贷款市场份额较低,落后于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回收率不能稳定提高。虽然农村信用社与其它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较大差距,但从其自身发展来看,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贷款到期(含展期后到期)后未归还,又重新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应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认定不良贷款.对同时满足下列四项条件的,应列为正常贷款:(一)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二)重新办理了贷款手续;(三)贷款担保有效;(四)属于周转性贷款."因此,农村信用社在实际工作中,对不能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的贷款,不能办理借新还旧贷款手续.  相似文献   

19.
浅析农村信用社联保贷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贷款通则>相继出台后,对规范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降低金融资产风险,保障社会经济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对于商品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农村很多农户无物可押,很难得到贷款.农村信用社内部出现了"恐贷、惜贷"的现象,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增加对农户和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简化贷款手续,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作用,苍梧县农信社从1999年11月份开始向社会推出农户小额联保贷款和个体工商户联保贷款新业务.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近期人民银行苍梧县支行农金部门组成调查组对苍梧县大坡、新地、夏郢、旺甫等四个镇的农村信用社、地方党委政府和农户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防范和化解问题是农村信用社经营和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良贷款比例逐年下降,但是,在看到不良贷款绝对值、占比“双降”的同时,对新增不良贷款也应为极为关注。本对新增不良贷款的成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农村信用社新增不良贷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