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国栋  ;任梦琪 《商》2014,(37):260-260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为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但是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却始终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涉财产型犯罪多、共同犯罪情况突出、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等一系列新的特点。本文对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检察院2012年-2014年上半年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调查,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特征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预防与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提出建议,以期对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商》2016,(9)
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我们国家应该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尤其应该着重体现在刑事法律的各项制度中。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于如何从司法制度层面预防、控制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做到真正的惩罚未成年人犯罪及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提出比较符合未成年人自身条件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完善我国未成年刑事司法制度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商》2015,(38)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研,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以来,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层出不穷,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遭遇了更大更现实的挑战。更重要的是这些事件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然而目前针对此类问题,仅仅只有时候惩治的法律规定,而没有事前的预防和保护机制,导致此类案件的未成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因此关于未成年被害人的法律援助保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法律制度、管理机制和社会合作。  相似文献   

5.
刘颢 《消费导刊》2009,(21):141-141
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公诉机关应当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生理、心理特点,从受理、告知、审查、讯问、会见、调查、庭审、帮教各个环节建立一系列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6.
陈文 《中国电子商务》2013,(23):250-250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流动人口迅速增多,近年来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持续增多,特别是近两年呈现高发态势。如何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以及加强预防、教育、感化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已是当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虽然我国法律已对未成年人犯罪做了特别规定,但是由于配套机制的缺失,相关职能部门的认识不到位,导致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刻不容缓的摆在了我们每一位司法工作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7.
包扬川 《商》2014,(17):161-163
未成年人犯罪、毒品泛滥、环境污染被认为是世界性"三大公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普遍存在、不断发生和日益升级,越来越困扰着家长、学校和社会,严重地影响了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担忧。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十分必要。本文将以德阳市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司法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未成年犯罪在我国刑事犯罪中所占比越来越高,并且逐渐呈现出团伙化、低龄化的发展趋势,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发生,不仅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息息相关,同时也将会影响到目前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与形式的角度出发,针对刑事责任年龄、刑罚种类及执行、社区矫治等方面对未成年犯罪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然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未成年人犯罪已经占到了我国每年所发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未成年人犯罪居高不下,对维护稳定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个未成年人犯罪影响五代人的说法毫不夸张,作为司法工作者务必高度重视,切实认识到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和家庭造成的深远影响。本文拟从司法实践角度出发,对未成人犯罪的特点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解决未成年人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商》2015,(50):208-209
我国司法实践中未决羁押领域缺乏对涉罪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保护,未成年人犯罪逮捕率高,解除羁押率低且得不到有效的司法救济。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应从无罪推定、正当程序、司法审查、权利救济的理论出发,立足于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发挥杜绝羁押恣意化、纠正先行惩罚以及谨慎适用预防性羁押的审查功能,使得未决羁押制度回归诉讼保障的根本功能,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切实保障未成年人权利。  相似文献   

11.
刑事被害人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应当得到充分的保护。恢复性司法弥补了传统刑事司法忽视被害人权利的缺陷,强调与犯罪有关各方的全面恢复。我国无论是文化观念,还是刑事司法实践,都存在契合恢复性司法的因素。因此,刑事司法应当结合我国的本土资源,吸收恢复性司法的理念,完善被害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文章对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校大学生犯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制度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及思想阅历等特点,采取有别于社会上其他犯罪案件的处理方式,实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从而为禾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商》2015,(19):240-2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突显,未成年人犯罪率呈逐渐上升,这个问题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未成年人犯罪有一些显著的特点,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可以找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清楚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便可以对症下药,采取有力的措施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6.
翟婷 《华商》2008,(20):83-83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是国家为预防、控制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权益为目的而制定、实施的方针、指导原则及其操作措施的总称。本文通过对中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分析,提出了其中的不足及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是国家在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目的的直接推动下,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各种方针、原则、策略以及措施的总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刑事政策存在的不足,并为完善和丰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对未成年人犯罪比较盛行的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进行了再认识。  相似文献   

18.
艾民 《商》2014,(15):132-133
刑事责任年龄是犯罪嫌疑人是否负刑事责任的重要条件之一,尤其是对于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刑事责任年龄是影响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以及刑罚轻重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刑事责任年龄应作为重要事实予以查清。  相似文献   

19.
曹桐铜 《消费导刊》2010,(4):114-115
近年来,我国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的数量上每年都呈上升趋势,然而,令人可喜的是法院审理强奸案件在全部刑事案件中的比例值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一反差后面隐含了社会、经济、文化等个层面的原因,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根源,对于我国司法和立法实践具有现实的意义。因此,我们试着以杭州市某区法院八年的实证数据为基础,从社会学角度深入剖析强奸犯罪案件在刑事犯罪案件中的比例下降的原因,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能够有效预防强奸犯罪发生的确实可行的措施,以期强奸犯罪在比例和数量上都有进一步的下降,甚至杜绝其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而现在未成年人犯罪事件频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发展历程中必然的事实。未成年人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因此要认真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分析其中的特点、原因,找到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无疑对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成果将给社会、家庭、学校的现有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借鉴和警示,并针对其中的不足加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