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谁是海尔     
易水寒 《新财经》2007,(7):88-89
海尔什么都能做,而且每进入一个行业就将品牌作为资产投入到其中,于是,海尔品牌的价值不断被稀释,被摊薄如今,没有人能知道海尔到底是做什么的。洗衣机?冰箱?空调?彩电?手机?电脑?金融?旅游?到处都能看到海尔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第一品牌,海尔的生产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对于市场上的普通消费者来讲,提起海尔,想起的更多的则是“海尔,真诚到永远”的广告语和在电视、路牌、报纸等传播载体上出现的海尔员工真诚、温馨的微笑。可以说正是这一微笑,让海尔住进人们的心中;正是这一微笑,成就了海尔。  相似文献   

3.
王鸥 《发展》2010,(2):78-79
市场链的目标是创市场美誉度,赢得用户的心,海尔“市场链”的建立,就是为提高顾客满意度,使企业获取信誉度服务,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为了探求海尔之所以能够将“市场链”作为一种制度,并在企业中运作起来的原因,通过本文对海尔“市场链”的背景的简要介绍,采用案例分析了解SST管理手段及OEC管理模式如何运作等,对海尔“市场链”成功的原因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海尔”是中国甚至世界一个耳熟能详的品牌,不过在一些人看来,海尔的营销模式并非无懈可击,在品牌战略的实施和贯彻上,海尔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海尔集团公司在中国已名闻遐尔:“海尔中国造”的广告语已醒目地矗立在欧美的大街小巷,“海尔电器”已成中国民族品牌的成功典范。而这一品牌的形成却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在2003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估中,“海尔”品牌以530亿的评估价价值名列榜首。张瑞敏坦陈,海尔目前全球营业收入距世界500强只一步之遥,但进入500强并不能确保下一步成功,因为500强不是护身符。  相似文献   

7.
王雨佳 《新财经》2009,(10):18-18
昨天自2001年起,海尔走向了多元化。六年后,除了传统的白电业务,彩电、手机、电脑、金融、医药、餐饮……到处都能看到海尔的影子,海尔认为,凭着自己的品牌优势,进入一个群龙无首的行业,马上就能成为老大。然而,随着海尔品牌的价值不断地被分摊,海尔在多元化的道路上一直在摔跟头,手机、PC业务部门都有数亿元的亏损,医药部门半死不活,金融业也悄然收缩。  相似文献   

8.
窦然 《沪港经济》2004,(3):8-11
海尔产品全是有“主”的 《沪港经济》记者:中国家电市场的价格战越打越厉害。您怎样看待这个现象?不少家电制造商闻降价色变,海尔怕不怕? 张瑞敏:家电行业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到现在为止,很多企业难以继续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前几年是彩电行业:2002年是洗衣机行业,很多曾经很响亮的品牌被收购掉了:2003  相似文献   

9.
2月1日,家电下乡工程再次扩容,电脑正式被纳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的范围,包括TCL、满疆、戴尔、方正、海尔、宏暮、浪潮、联想、万利达、惠普、神州、清华同方、西计三山天骄和长城在内的14家电脑品牌中标。  相似文献   

10.
《走向世界》2006,(8):112-112
“五一”黄金周期间,平板电视在足球世界杯到来之前打响了“热身赛”。据有关数据表明,海尔流媒体电视成为时下最受球迷消费者欢迎的收看世界杯的高清电视品牌,这是海尔彩电继4月成为NBA全球惟一高清电视合作伙伴以来,又一次在体育赛事领域脱颖而出。这标志着中国彩电企业在全球高清体育赛事上的优势正逐渐展现,海尔流媒体电视正成为球迷消费者最满意的电视品牌。2006年高清平板电视迎来了迅速发展的高峰期,而世界杯、NBA等体育赛事的转播也对平板电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商场彩电销售人员介绍,“五一”期间购买电视的消费者中,超过半数…  相似文献   

11.
2月1日,家电下乡工程再次扩容,电脑正式被纳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的范围,包括TCL、满疆、戴尔、方正、海尔、宏暮、浪潮、联想、万利达、惠普、神州、清华同方、西计三山天骄和长城在内的14家电脑品牌中标。  相似文献   

12.
去年年底,海尔不事声张地将30多款冰箱大幅降价。今年3月初,科龙电器紧随海尔,大张旗鼓地将旗下三大品牌80余款冰箱降价,震惊市场。一时间,中国冰箱市场上硝烟升腾,杀机四伏。  相似文献   

13.
《走向世界》2006,(12):98-98
央视“豪门盛宴——我爱世界杯”节目随着世界杯比赛的热播而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同样吸引人的还有海尔的触摸式流媒体电视。使用者用手指触摸屏幕,便任意调用事先设定好的信息到屏幕上。在这场平板电视的“视界杯”角逐中,海尔流媒体电视一路过关斩将,战胜了诸多的竞争对手,成为央视“我爱世界杯”节目的独家使用品牌。另外,央视新闻直播间对设备进行了“高清升级”,海尔流媒体电视因其顶级高清以及兼容各种数码设备等优势,成为央视电视换代首选。  相似文献   

14.
继2010年12月苏宁收购日本LAOX家电连锁卖场、2011年1月联想收购日本NEC电脑业务之后,10月18日,海尔集团(下称“海尔”)和日本三洋电器集团(下称“三洋”)正式签署收购协议。三洋在日本的洗衣机和家用冰箱业务及其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洗衣机、家用冰箱和其他家用电器销售业务正式纳入海尔麾下.  相似文献   

15.
启动生产专线 满足大客户大定单海尔“双动力”洗衣机大规模生产。不久前,世界第四种洗衣机——“双动力”生产专线在海尔洗衣机公司正式投入使用。这一专线的启动,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海尔“双动力”系列洗衣机需求量的急增,同时更预示着由海尔人研发的世界第四种洗衣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14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公布2008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长虹连续四年进入榜单,与中国移动、央视、海尔、联想等巨头组成了拥有15名队员的中国“品牌国家队”。  相似文献   

17.
一、观摩与思索 (一)神奇的“海尔”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20余年的卓越创新、艰苦奋斗,已经从一个曾经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大声誉的跨国企业。200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并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品牌价值高达616亿元。同年,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海尔从一家小厂成长为中国的家电龙头企业,无疑是运用最成功商务模式的经典。砸毁60多台有缺陷的冰箱,推行“质量第一”理念;提出“休克鱼”模式,联合兼并,有效拓展了市场空间;清醒认识到“防治大企业病”;转向国际市场,实现了中国家电产品向发达国家的出口突破;提出“海尔俱乐部”概念,锁定顾客群,代表了家电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依照空调业内的冷冻年度,2005冷冻年度已经过去4个月了,从每年9月开始的销售淡季是各个空调厂商“深挖洞,广积粮”的大好时机,磨刀霍霍,以备来年销售旺季到来之时一轮紧似一轮的激烈竞争。2004年被业内资深人士称为空调产业“洗牌年”,空调市场上大小品牌林立的情况在2004年的销售旺季中已经很难见到了,据统计,以美的、格力、海尔为首的一线品牌销售额已经大大超越了其他所有品牌的销售量,  相似文献   

20.
今年来,青岛海尔总部不断接到从大洋彼岸——美国海尔生产中心传来的好消息:世界上最著名的连锁店-沃尔玛又新进两种小型电冰箱和两种小型冷柜,并同美国海尔签订了购买100000台冰箱的合同。今年市场占有率可望由原来的25%上升到40%。海尔冷柜市场前景看好,已在美国同类型号中占据了1/3的市场。海尔的窗式空调机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该产品已占美国市场的3%今年的销售量可望翻番。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海尔在美国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