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飞蓬 《英才》2008,(5):118-118
“蓝领、白领、灰领,领领不如金领;国企、私企、外企,企企与我无关。”职业经理人如此自嘲。  相似文献   

2.
国际动态     
《中外企业文化》2006,(8):95-95
德国安联将大规模裁员 德国最大保险集团安联保险公司近日在慕尼黑总部宣布,今后几年公司将裁减约7500人,其中7000人是其德国境内机构员工。根据裁员计划,安联保险公司将把目前德国国内的21个保险分部减少到10个,并保留2.5万个正式工作岗位。安联保险公司德国市场负责人鲁普莱希特说,裁员是“痛苦的一步”,但对于提高公司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人工成本剧增,许多过度扩张的公司进入“轨道调整”期.2014年,微软、思科、沃尔玛、索尼、诺基亚等知名外企相继爆发“裁员潮”.不久前,国务院法制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公布了《企业裁减人员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旨在替代20年前原劳动部颁布的《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规定》对于愈演愈烈的“裁员潮”是否会起到预防作用?《规定》为企业裁员“减负”还是“增负”?“少裁员、保就业”的出路又在何方呢?  相似文献   

4.
杨光 《中外管理》2004,(5):22-23
今年2月18日,杨元庆、柳传志赴香港向联想集团的股东们“负荆请罪”,其间杨元庆公开承认3年新政没有完成任务。这使得几年来围绕联想战略的争论不仅公开化,而且在媒体的热炒下可谓甚嚣尘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转到3月,另一个消息再度引起世人瞩目,那就是联想旋风般大规模实施裁员,不仅裁员人数空前,而且波及到了  相似文献   

5.
喜茶隐忧     
急速扩张后,喜茶的发展陷入了滞缓。在裁员风波爆发的同时,喜茶还面临诸多挑战2月9日,网红茶饮品牌喜茶“裁员30%”“无年终奖”等传闻,从脉脉职言板块不断发酵,成为当天的热点新闻。数名注册为“喜茶员工”的匿名用户在脉脉职言区大量留言,控诉喜茶,包括变相裁员、内部晋升考核机制混乱、管理层动荡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09,(3):16-16
裁员47000人 根据通用汽车在递交美国财政部的报告,这家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制定了一项重组计划,将关闭更多工厂取消数千经销商,并于今年在全球裁员47,000人。通用汽车在报告中提出加速削减公司规模,涉及的裁员数量超过去年12月份提出的水平。提出的措施包括到2012年前关闭14家工厂而不是最初计划的9家。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将有更多的外企进入中国市场,更多的中国人将在外企工作。在诱人的外企光环掩饰下的人格歧视,有可能在更多的人身上发生。是麻木不仁,还是不卑不亢?是要饭碗,还是要尊严?是忍气吞声任其我行我素,还是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人格权利?裁员岂能以开除公示?全球经济低迷时,企业面临增长放慢与需求降低的困境,全球大型企业纷纷裁员,如东芝、富士通、康  相似文献   

8.
高级白领在最近两年纷纷“逃离外企”,转而投向以前并不看好的国内企业的情况,并不少见。或许再过几年,“外企人”这一特定时期的封号,就被人们“相忘于江湖”了呢!  相似文献   

9.
李杨  CFP 《东方企业家》2006,(9):106-107
中国市场虽是“世界亚军”、成长性也高,但是企业“内功”不如老牌外企。同样遭遇原油价格攀升,包括美国航空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均传出今年第二季度赢利的消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李靖 《中外管理》2011,(1):21-21
取消外企“超国民待遇”后,2011年,把平等竞争的原则向纵深推进,尤其是在世界工厂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向世界商场迈进,才是我们吸引外资、留住内资的战略步点。  相似文献   

11.
总部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9月26日公布的《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印度的竞争力竟然领先中国11位,成为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中最惹人关注的一匹黑马。“世界工厂”和“世界办公室”这两种发展模式孰优孰劣尚难确定,然而两个称谓本身却体现出了两国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和合作潜能。“龙象共舞”将跨出共同催生世界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一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2012年2月1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富士康深圳节后招聘场景火爆首日招工五千》;2012年2月3日,《深圳商报》报道《富士康深圳招13万人月基本工资至少1800元》;2月10日,《南方日报》也在报道《富士康深圳招聘爆棚当地出动警力维持秩序》。这个被国内外媒体描绘的“血汗工厂”怎么变成了“香饽饽”?据《深圳商报》报道,2011年富士康对新入职员工起薪标准由以前的1550元/月大幅度上调,至2012年2月已经上调至1800元/月。这已经是该公司201O年时的两倍,远高于市场工资水平。有报道说,富士康之所以大幅度调薪是源于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是媒体和公众对苹果和富士康的压力促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外企一直顺风顺水的叶明钦,从来没有感觉到过所谓“天花板”的存在。“如果你说在外企的话就一定不能做到高层,就有玻璃顶,那也未必。IBM在我以前是老外作一把手,从我开始之后就是华人。”明钦  相似文献   

14.
培训中心的历史几乎可以与FESCO的成长史划等号,最初,它的名称是“外企教学部”,主要任务是向外国商社的驻华代表提供汉语教学。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教学中心也改名为“外企培训中心培训部”,服务对象进一步扩展为外企员工,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语言类,还包括各种商务管理培训课程。2001年,经过增资的培训部再度将名称简化为“外企培训中心”,越来越多的“准外企人”也成为服务的对象,培训中心的业务内容也丰富为语言和管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某知名外企工作了12年的李先生,万万没有想到他会进入企业的裁员“黑名单”.该公司不久前启动了“绿色计划”,计划逐步裁减工龄满10年或即将满10年的老员工,优先清退40岁以上的老员工.公司希望通过“退老招新”的办法来缩减开支.  相似文献   

16.
据《证券时报》、澎湃新闻2月25日报道,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则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春节前夕,日本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限期离厂。微软则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并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微软在东莞和北京两地的关厂,将总共裁员9000人。此前,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  相似文献   

17.
拯救PSA     
刘小亚 《经营者》2012,(20):90-97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 2012年4月7日,萨科奇将总统接力棒交到奥朗德手中,法国自此开启了以奥朗德为领导的社会党时代。但经济境况不断恶化的趋势却没有改变,唯一的变化是政府一改此前不接受作为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的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大规模裁员的口风,认为进行裁员和重组“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12月12日,一条“美的大裁员,新员工几乎全做炮灰”的微博备受关注。这条微博称,11月开始,美的集团大裁员,幅度令人瞠目:制冷集团60多家各地销售公司裁员幅度40%以上,有些超过60%,总部约50%;日刚家电集团2012大规模校同招聘新员工几乎全裁。  相似文献   

19.
网络企业似乎面临着严寒的冬天,业绩大幅滑坡,到处都在裁员,翻开报纸,随处可见公司裁员的消息:Dell公司2月15日宣布裁减1700名正式员工以降低运营成本,EMC公司宣布有“几百名员工丢掉了工作”,媒体猜测在我是700人,美国Inetl公司三月份也宣布裁员,人数大约为5000人,德国Linux厂商Suse linux AG将削减美国公司2/3的雇融,在位于美国加州的分公司中仅留下15员雇员,Verizon公司裁员持幅我是高达1万名员工,受到西风东渐的影响,国内90%以上的网络企业也被卷入裁员在潮中,更多的网络公司开始拖欠员工新金,平衡薪金减少了两至三成。  相似文献   

20.
叶雷 《中国就业》2008,(1):55-56
随着2008年1月1日实施《劳动合同法》日期的逼近,自9月底深圳华为鼓励7000余名工作满8年的老员工主动辞职竞聘开始,“中国式裁员”风起云涌。10月22日,沃尔玛开始在中国的“无原则解雇”:11月8日,广东番禺胜捷消防企业集团闪电上演“辞职再入职”的好戏:11月14日,广东惠州大亚湾汇利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要求所有员工签署将往年的工龄“归零”的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