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旧会计准则交替,在资本市场中最为关注的,就是公允价值了.本文主要阐述了公允价值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涵义,并介绍了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工具中的公允价值及公允价值运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本源 《现代商业》2007,(27):75-75,74
新旧会计准则交替,在资本市场中最为关注的,就是公允价值了。本文主要阐述了公允价值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涵义,并介绍了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工具中的公允价值及公允价值运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游淑琼 《现代商业》2007,(36):78-79
公允价值是《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一大亮点.财政部引入公允价值时严格规范了运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但欠乏详尽统一的具体操作指引,提议出台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应用指南.  相似文献   

4.
游淑琼 《现代商业》2007,(30):78-79
公允价值是《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一大亮点。财政部引入公允价值时严格规范了运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但欠乏详尽统一的具体操作指引,提议出台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应用指南。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的定义揭示了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反映。公允价值的运用能合理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广泛运用公允价值将使企业的会计核算的计量属性趋于统一,符合我国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周艳 《科技转让集锦》2011,(11):181-181,18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备受争议。本文对公允价值之争的两种观点进行了阐述,认为公允价值在应用中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仍然是采来的趋势,当务之急不是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是完善公九价值应用的内外部环境,改进公允价值准则及其应用的相关规范,以更好地适应现实。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促使众多学者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产生了诸多争议,很多学者认为应取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那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否应该取消呢,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是否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呢.笔者拟就此问题试从公允价值的涵义、发展过程以及其优劣势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其必要性,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进行了简要阐述,分析了当前实施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领域运用的同时,目前也遭受一些质疑。在综述学术界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的本质含义及其计量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唐耀祥  郑真真 《消费导刊》2012,(7):93-93,193
本文通过综述公允价值计量、盈余管理及其辩证关系,识别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各种手段,提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公允价值计量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1.
对于传统会计理论来说,公允价值会计的出现对其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因此,要在公允价值的启示下建立和完善当代会计理论。在本文中,介绍了公允价值及其特征,分析了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的矛盾冲突,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公允价值对完善当代会计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现状的应用分析及其审计内涵的分析,得出目前公允价值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提出完善公允价值审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外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确定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分类及其评价,从而为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中确定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推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合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国际上已越来越流行,我国这几年也开始重新审视了公允价值的运用价值。在这次新发布的《企业合并》准则中就引入和运用了公允价值这一概念。然而在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还存在诸多的难题。本文从公允价值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出发,对我国企业合并中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最后对于如何在企业合并中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现状的应用分析及其审计内涵的分析,得出目前公允价值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提出完善公允价值审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供透明的信息,但在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就是估计价格,其透明度受到质疑。然而非活跃市场已经成为公允价值运用不可或缺的主要环境,且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来说,公允价值计量是其唯一的计量属性,因此我们不能回避非活跃市场环境下有关公允价值信息透明度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计量信息透明度的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完善建议,旨在提高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信息质量,扩大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于富生  陈琼 《财贸研究》2010,21(2):142-149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强烈争论对公允价值来说是一个挑战,其关乎到公允价值能否继续使用及推广。回顾已有的研究对公允价值的理解,可以看出公允价值会计的许多争论是源于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及其目的的混淆。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下,对盯市会计①存在的问题的关注可以理解,但是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所用的公允价值会计并不只是由盯市会计方法确定,将这种关注同样施加给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合理,还有待于实证检验。虽然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并不清楚,可公允价值会计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争论的因素。分析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态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给出对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计量方法的演进,公允价值计量,由于其能够提供现行和未来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资源的影响而受到青睐.但是,公允价值如何获取以及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仍是会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公允价值相关概念产生和发展入手,重点剖析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及其产生信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了不同条件下公允价值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公允价值会计是当前国际会计的热点问题.美国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领域30多年来一直引领世界.本文对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其准则应用的拓展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其发展历史,分析其应用现状,为我国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推广公允价值会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莉 《中国市场》2011,(15):46-47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公允价值的概念着手,对公允价值及其计量属性进行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