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长宁 《中国金融》2005,(16):14-15
对操作风险的认识误区 自商业银行诞生伊始操作风险就存在,但人们对操作风险的关注和认识是近几年才开始的。1995年巴林银行的倒闭给全球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研究影响日益巨大的操作风险问题。我国银行业还未全面引入操作风险概念,对操作风险尚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即使是那些已经引入操作风险概念的银行,也仅仅是停留在操作性风险和稽核监督的层面上。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带来了我国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认识误区,并成为制约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实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亟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银行业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以及操作风险管理手段上明显滞后,对操作风险尚未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操作性风险和稽核监督的层面上。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造成了国内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理解上的误区,并成为制约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实践的主要因素。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4月14日,河北省邯郸市发生震惊全国的金库盗窃案。由此大案所引发了国内银行业对操作风险防范的一系列思考。现代风险管理理论认为,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相比,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理解、认识和管理都处于较低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机构因操作风险已经损失了2000多亿美元。巴塞尔委员会在2002年举行过一次全球操作性风险调查,被调查银行共计报告47269起损失金额超过1万欧元的操作性风险事件,平均每家银行发生操作风险事件528起。操作风险频繁引爆,破坏力量之大令人震惊,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推进我国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本刊将围绕操作风险这一话题,邀请国内资深学者、银行业高管,从理论框架、监管策略、技术防范和风险模型研究的多维角度,共同探讨我国操作风险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要求银行机构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措施,有效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相继各国有商业银行先后组织开展了一次营业机构操作风险专项大检查。通过地毯式的人海战役.深挖操作风险的隐患。然而.这一自银行业诞生伊始就存在的古老风险——操作风险,为何长期被银行业风险管理者所忽视,  相似文献   

5.
徐明 《新金融》2007,(12):19-22
风险防范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巴林银行和大和银行为代表的损失事件的一再发生,使国际银行业普遍认识到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近几年来,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可谓危机四伏,大案要案频发;东北地区地处特殊的地缘位置,经济环境较差,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也是大案要案的“重灾区”。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切实防范操作风险,是东北地区银行业面临的一个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操作风险是银行业最古老的风险之一,伴随着银行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很多国际银行早已重视操作风险的管理和防范,但是直到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纳入银行业三大风险之一,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才受到广泛的关注。操作风险是当前国际银行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银行业风险之一,而且随  相似文献   

7.
按照巴塞尔银行业委员会的估计,在银行业所有风险中,因操作风险所造成损失已仅次于信用风险。因此,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当前信贷业务操作风险,对加强信贷操作风险管理、防范、控制和监管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业务过程中,存在不少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8.
构建银行操作风险"病毒免疫系统"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操作风险的“病毒困局” 银行自从诞生伊始操作风险始终存在。银行业的历史就是一部与风险博弈的历史。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加强.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银行间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创新日渐活跃,业务品种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使银行业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1995年巴林银行的倒闭以及2005年初国内银行业的大要案频发,都是银行操作风险蔓延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集中表现在银行业内部控制较为薄弱,贷款质量不高,大案要案频发,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日益突出。为防范、控制和化解中国金融风险,应强化银行内部控制,加强监督制约,强化风险管理和监管,加大清收不良贷款的力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减少企业对银行的过份依赖,逐步化解银行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刘健 《西南金融》2007,(3):61-62
近几年,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仍然比较薄弱,为此,2005年3月中国银监会专门出台13条措施,要求各银行业机构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使之成为当前银行业经营管理和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张勇 《金融博览》2005,(6):10-10
自银行诞生伊始就存在的古老风险——操作风险却被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者长期以来所忽视。多年来,国内银行业对操作风险一直未能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一是认为操作风险就是操作性风险或操作中的风险。操作风险包括人员因素、流程因素,系统因素和外部事件引起的风险,其中属于操作性风险的仅包括人员和流程因素引起的风险情况。  相似文献   

12.
操作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2007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文件的颁布,表明银行业面临的操作风险已引起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一系列的操作风险大案、要案明白无误地警示我们,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操作风险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本文从操作风险给银行机构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操作风险管理还很不完善、新资本协议为操作风险提出了监管要求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加强对操作风险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会计操作风险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如何应对并有效防范会计风险,是我们必须应对的一项重要工作。信息时代银行会计风险的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方式,而传统的身份确认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隐患,导致银行会计风险的存在。将指纹识别这种新型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引入银行业,分别从数据修改的准入控制、会计操作过程和会计操作结果的时候控制,对银行业提高会计操作风险控制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银行业所有风险中,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已经发展到仅次于信用风险的地步,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不断发生的操作风险也为其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操作风险已成为制约信用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操作风险的防范是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操作风险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寻求防范操作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国内外银行业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分类数据和部门分类数据入手,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中外银行业操作风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操作风险集中在内部欺诈。中外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操作风险严重且集中的原因:信用体制和法律制度急需建立和完善;银行业内控制度和激励制度存在弊端;银行业仍然是分业经营模式,而且产品结构单一。  相似文献   

16.
《新疆金融》2007,(B11):95-101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推进,银行业无论是经营的业务范围还是提供的金融产品都更加多元化,加之日益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金融技术在银行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更为复杂。其中,操作风险成为导致金融机构及整个金融体系刑荒的潜在的威胁。中国的银行业,还在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操作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2007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文件的颁布,表明银行业面临的操作风险已引起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一系列的操作风险大案、要案明白无误地警示我们,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操作风险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本文从操作风险给银行机构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操作风险管理还很不完善、新资本协议为操作风险提出了监管要求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加强对操作风险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银行业属于高风险的行业范畴,经济金融系统和社会的稳定同银行业的经营情况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金融机构所面对的风险伴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发展也逐渐凸显出来。在对操作风险进行研究之后,我国银行业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加深操作风险度量意识,逐渐构建和健全自身的操作风险度量系统,让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问题进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福建金融》2005,(5):1-1
金融业风险特别是银行业风险类型已从单一的信用风险演变成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在内的多类型风险。其中,操作风险是指由非市场因素和信用因素引起的风险,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操作性风险的界定,它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流程、内部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冲击等因素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的风险。但从目前媒体频频曝光的金融案件看,操作风险更多是归因于人员因素和外部欺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国内外银行业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分类数据和部门分类数据入手,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中外银行业操作风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操作风险集中在内部欺诈.中外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操作风险严重且集中的原因:信用体制和法律制度急需建立和完善;银行业内控制度和激励制度存在弊端;银行业仍然是分业经营模式,而且产品结构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