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这四句工整形象的描述,如今在贵州省遵义市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工作部署,而是当地干部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实践的生动写照。记者最近在遵义市的余庆、遵义、仁怀、习水、赤水、桐梓、绥阳、汇川、红花岗等县(市、区)农村采访时看到,以创建“四在农家”活动为载体,建设殷实、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群众性热潮,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农民受教育、得实惠的面不断扩大。重在农家得实惠2001年,余庆县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时,白泥镇满溪村、龙家镇光明…  相似文献   

2.
动态与信息     
《中国农业会计》2006,(4):42-43
六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措施防范支农资金挪用,1949至2005年农业税共收4200亿元,农民代表知多少,《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发行  相似文献   

3.
乡村干部工作在农村基层一线,肩负着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具体领导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责,维系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乡村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做到善谋事、会办事、能成事。善谋事乡村干部直接与农民打交道,既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又是各种矛盾的载体。只要党的大政方针一定,乡村干部就必须带领群众贯彻执行下去。当群众对某些政策不理解,认为某些规定不合自己的主观意愿时,他们往往把矛头指向乡村干部。这就要求乡村干部要善谋事”,做到事先有考虑,有准备“。谋事”的前…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江苏省大丰市“十一五”期间的中心工作之一。近期,大丰市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41个村,根据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统筹规划、逐步推进,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完善机制、协调发展的原则,按照“新产业、新村庄、新农民、新生活、新风尚、新机制、好班子”的总体要求,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力争在五个方面取得突破。着力抓好村镇规划建设,努力在改变农村人居环境上求突破高起点制定建设规划。我们将按照“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严肃性、个性化”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试点村规划,确保2007年全面启动市镇试…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下基层调研中发现不少农民对党的一些富民政策知之不多。比如,国家对实施退耕还林有哪些政策性补助等等,大都不甚了解;有的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可以说,在农村的一些地方,还存在一些政策上的盲区。及时准确地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贯彻落实到每村每户,是广大农村干部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工作内容。目前,我们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为此,国家出台了富民政策措施,以帮助农民脱贫奔小康。这就需要乡村干部熟悉掌握这些政策措施和有关法律法规,并及时地采用多种形式向农民作宣…  相似文献   

6.
他,是个病人。先后患上血癌、心肌梗、脑堵塞、干眼病、严重失眠等疾病,曾3次进行大手术,几次闯过“鬼门关”……他没有放弃; 他,是个村官。20年如一日,带领干部群众,把一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塞外明珠”……他一直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7.
仲春的四川,桃花烂漫,菜花遍野。漫步在乡间小道,陶醉于如画的春色中流连忘返,而田野里的农民则无暇于这份惬意,都在忙碌着……记者最近在四川省的绵竹、资中两县农村采访时看到,在“围绕发展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指导下,当地的干部群众正积极投入到建设大潮中。尽管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展现在记者眼前的已经是一番新气候、新景象。技术、信息、协会合力促进生产发展新农村应该怎么建?生产发展是关键。然而,如何去发展生产?采访时,记者听到两地基层干部们议论最多的就是这个话题,这也是颇令他们自豪的“成就”。四川省绵竹…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后农业税时代的新农村建设税收政策进行一定的归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税收政策及税制进行再设计.提出了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农业深加工、生态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在国内外发行免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债券"等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福祉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整个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做好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应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受到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响应,但是,也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村对建设新农村的切入点不够明确,把整治环境作为重点,忽视了发展生产;有的超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搞建设,发生新的乡村债务,等等。笔者认为,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一、建立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和运作机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当既有长远规划,又有短期计划。村里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应当在有关专业人员的帮助下,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认真研究制定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农村能够完整准确地说出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五项基本要求的干部有多少?试想,一个乡村干部不了解党的农村政策,如何去贯彻执行?实践证明,由于不能得到理论、政策和领导方法的培养训练,工作就是靠经验、靠摸索,有的甚至靠瞎指挥。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乡村工作,有时甚至出差错、出乱子。这种领导水平、工作状况,又岂能很好地领导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各项农村工作呢?  相似文献   

12.
《农村工作通讯》2008,(5):52-52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新年献词中指出,今年将隆重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最先发端于农村,农村改革已经走过30年历程,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到农村税费改革,进而全面取消农业税,再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综合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一路走来,成就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3.
当好农村改革创新的促进员。长期以来,税费征收、催粮要款是乡村干部的主要工作职能,随着农民政策的落实,这一职能已经弱化。面对这一变革,乡村干部在一段时期内产生了失落感、盲目感,在工作职能由“管理型”转为“服务型”的过渡期内,缺乏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乡村干部要适应形势变化,跟上改革步伐,调整心态,转变职能,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做农村改革创新的促进员。当好政策和法律的宣传员。十六大提出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没有9亿农民的…  相似文献   

14.
在认识上谨防陷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建新村”的误区。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包容了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部分领导干部和群众不能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建  相似文献   

15.
省委驻新沂市扶贫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八有”目标,在宣传推介新沂、开发区建设、产业项目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济困助学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新沂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呈现出工作抓得实、支持氛围好、干部群众热情高的局面。一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从长远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相当长时间内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不是权宜之计,不能一阵子  相似文献   

17.
《农村财务会计》2006,(12):29-31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各地纷纷付诸行动。但有些地方在具体实践中,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把精力更多地用在了“村容村貌”的整饰上。有的脱离自身实际,或者修华而不实的广场,或者盖“农民式别墅”,或者搞和城市一样的“精品小区”,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工作。凡此种种。反映出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上还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惠民利国的好举措,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靠干部群众的长期奋斗,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以为,作为直接执行这一政策的县乡级干部,在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三思”而后行。一思:当地自然资源。新农村建设不是空中楼阁,首先要立足于当地实际。作为政策执行者,必须熟知当地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应着重考察当地气候、地形地貌、自然物产、水源四个指标,以便能在新农村建设中适合环境,做到因地制宜,因势而异,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防止建设中出“现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的现象,防止出现不顾实际的跟风、攀比浪潮。二…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6年夏季山西省西北四县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民最想做的事情进行调查分析。农民选择最想做的事情的出发点是以生存保障的“避免风险”的选择;体现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表现出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或行为。“环境资产的产权赋予农民”、“确定政府与农民的交易量”和“政府给予农民的补偿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落实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最想做的事情的三大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发挥主体作用离不开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化,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还着重阐述了新型农民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