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非时政类报刊将在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本文关注非时政类报刊在转企改制中出现的问题及发展策略,并对非时政类报刊在改制后的发展出路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
行业新闻     
《中国报业》2011,(6):2-3
湖北68种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 5月10日,在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8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实行整体转企后,湖北省共有68种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  相似文献   

3.
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人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全国非时政类报刊2012年9月底前将全面完成转企改制工作。目前,各省市陆续出台有关规定,福建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有关规定也即将出台。符合条件的非时政类报刊将进行转企改制,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工作已箭在弦上。然而,绝大多数非时政类报刊社的员工由于对事业单位的留念和依赖,不太愿意进行转企改制,  相似文献   

4.
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进程正在持续推进。即使是到2012年9月底,传媒宏观管理机构的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工作面上布置行将告一段落,但对于报刊组织自身的机制构建而言,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须讳言,目前处于转企改制过程中的大部分非时政类报刊,长期作  相似文献   

5.
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进程正在持续推进。即使是到2012年9月底,传媒宏观管理机构的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工作面上布置行将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6.
一尽管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并不是从2011年开始,但却是在2011年全面铺开,并掀起了高潮。201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以后,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工作就紧锣密鼓地遍地开花了,成为2011年乃至2012年引导报业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人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全国非时政类报刊2012年9月底前将全面完成转企改制工作。目前,各省市陆续出台有关规定,福建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  相似文献   

8.
传媒信息     
《中国报业》2013,(6):85-85
当前重点任务是推进报刊出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在6月7日召开的新闻出版工作座谈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表示,新闻出版系统当前的重点任务是继续推进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在做好第一、二批3388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扫尾工作的同时,提出和确定第三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名单,并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业》2012,(7):8-8
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按照时间表,到今年9月底将基本完成。在推进转企改制的过程中,具体操作者面临着许多挑战,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转企改制工  相似文献   

10.
曹连观  周青 《中国报业》2014,(12):40-41
随着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非独立法人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许多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已转成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本文围绕教育期刊如何打造品牌效应,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黄运来 《中国报业》2012,(8):109-111
非时政报刊的转企改制需要牵扯方方面面,包括政企关系的理顺、股权结构的明晰、人事关系的调整、经营运作模式选择、员工观念的转变、员工素质的提升以及公司利润分配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能否恰当处理,关系到整个非时政报刊的转企顺利与否。为此笔者以非时政报刊转企改制为契机,对报社的薪酬激励机制提出自己的肤浅之见。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改革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至十一五末期,我国经营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完成转制,10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组建,45家新闻出版企业上市,除党报党刊等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按照事业单位的部署进行改革以外,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也将在2012年上半年完成或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任务。  相似文献   

13.
政策信息     
非时政类报刊改制2012年9月底前完成11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中国记协举办的第十七期新闻茶座上表示,新闻出版总署正在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2012年9月底前将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李东东介绍,我国共有报刊  相似文献   

14.
政策信息     
《中国报业》2011,(12):2-2
非时政类报刊改制2012年9月底前完成 11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中国记协举办的第十七期“新闻茶座”上表示,新闻出版总署正在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2012年9月底前将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仲报 《中国报业》2011,(4):31-32
会议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报刊评估退出,推动首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全面启动城乡阅报栏(屏)工程,集中开展报刊记者站专项治理“百日行动”。  相似文献   

16.
报海观潮     
本期报海观潮,我们关注三朵浪花。其一,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中央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规程》。该规程对非时政类报刊单位转企改制的程序、步骤、要求及其相应的政策规定都作了清晰的解说,是具体的操作指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提出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做强做优一;批,整合重组一批,退出停办一批”,破除地域和行业封锁,提高报刊出版的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跨媒体、跨地域和跨行业的报刊出版传媒集团的改革目标。这就需要‘转企改制’成功的企业,通过并购与重组等资本手段,完善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媒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媒介新论     
本期媒介新论,我们择发5篇来稿。慈洪君撰写的《行业报转企改制能否成功的四个关键》,讨论了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大背景下,作为整体规模小、单体实力弱、竞争力不够强的行业报必须处理好的四个关键问题,即观  相似文献   

19.
关键词一:转企改制“转企改制”前一年就是关键词了,这一年变得更为具体: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这一关键词在这一年里牵动了很多媒体人的心。关心、担心、揪心、放心——是很多报业老总一年来的心路历程。在2011年年初,中央强调,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20.
5月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社宣布完成整体转制,挂牌成立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全面改制。这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主办、戴了23年事业编制帽子的报社,将以企业身份进入市场。5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表示,全国5000多家非时政报刊年内将全面展开转企改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