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设新时代乡土文化是增强农民文化自信自觉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受到新时代乡土文化建设的主体困境、存续困境、时代化困境的多重影响,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们对乡土文化产生了疏远感。建设新时代乡土文化,延续民族情感要以加强思想引领为重点,提升对新时代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培育新时代乡土文化建设力量;以“文化+”为主题,赋能乡土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创新为引擎,展现新时代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着手推进新时代乡土文化建设进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新时代乡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绽放绚丽光彩。  相似文献   

2.
张丹 《特区经济》2005,(5):144-146
一、中小企业必须构建强势的企业文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大型化和小型化,集中化和分散化已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并行不悖的运行规律。顺应这种规律,一些企业通过扩张和联合形成规模巨大的“航空母舰”,叱咤于市场的海洋,如我国的招商银行、联想集团等大型企业。另一些企业则适应“个性需求”、突出“简、快、灵”优势,甘愿成为或被拆分为所谓的中小企业,活跃于当今社会的经济舞台。  相似文献   

3.
“北京是一个中小企业数量非常庞大,而且质量相对于其他地方更高的一个地方,科技含量、文化含量底蕴更好、但是,服务于这些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在北京非常少”,  相似文献   

4.
尚凤佳  赵生吉 《发展》2008,(2):91-91
一、当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一)不切要害。不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企业家潜意识都很重视企业文化。但有的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在具体操作上却把企业文化建设肤浅地理解为企业管理制度“上墙”、职工文体活动、企业标识系统设计、企业宣传、职工统一着装等表层工作,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不着要害。  相似文献   

5.
首先.“作为”就是人在事业中的建树与成就,所谓“作为”分“有所作为”和“无所作为”。就目前中国中小企业而言,企业的作为也就是企业领导的作为,这正如古人所言:“一人兴邦。”正是这种文化属性的结果,造就了一批中国成功的中小企业家,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只是那些拥有好的机遇的幸存者,也就是有所作为的中国中小企业家。剩下的那些被大家看作是无所作为的,是否应该被我们所遗忘呢?我觉得他们更不可以被遗忘,他们才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6,(2):71-71
中小企业的内伤——文化缺失 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发展时间短,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一部分甚至是不规范经营。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更多谈到的是要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但却很少人会提倡中小企业要注重文化的建设。很多中小企业主认为,我们是中小型企业,企业关键是生存,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甚至管理界一些专家也持同样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型企业的文化建设更为滞后。  相似文献   

7.
于一可 《魅力中国》2012,(29):183-183
现在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与运营过程中,不仅受到价值规律的制约,还越来越依赖于文化因素来实现高效管理。因此,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其中也包括众多的中小企业。本文立足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论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企业理念     
《中国科技产业》2004,(11):75-76
中国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中小企业文化四招。引进科技外援是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关键,企业发展要走出“舒适地带”开发新利润来源,企业核心竞争力八大要素  相似文献   

9.
伍福元  周歌 《湖南经济》2001,(12):16-17
当企业文化建设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的时候,作为与企业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职能部门,作为国家聚财与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最终执行者之一,我们地方税务部门又将以怎样的状态去直面改革发展中的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大局呢?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阐述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这说明在国家层面上,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化事业的决定性因素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对于一个企业或部门而言,文化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0.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7,(21):34-34
经济和文化的联姻,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些地方就已开展得“有声有色”了。彼时流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企业冠名、领导剪彩,地方热热闹闹办个节.似乎也就有了那么几分经济文化琴瑟相合的味道。可结局呢,却莫不是文化走过场、经济图个响,并未真正形成经济、文化互利共进的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中一直都未受到充分的重视,它们在大企业的阴影下,举步维艰。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都受到严峻的威胁。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文章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中小企业为出发点,从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突破口入手,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阐述了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乡村文化是一种以乡村为指向的地域文化样态,具有鲜明的乡土性、集体性、地域性与时代性等特征,乡村文化是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的统一体。新时代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然而,当前乡村文化整体面临认同危机、文化断裂、文化融合不足等问题。因此,应该以“乡土”为底色,以文化自信为指向,以经济效益为抓手,以文化交融为纽带,建构乡村文化共同体,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乡村思想文化教育,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完善乡村文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创办企业并将它做大做强是每个创业者的愿望,但是,那种不顾一切做大资产而忽略企业能力、资产质量和企业“内功”的做法已越来越行不通,先做强后做大才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创业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企业没有真正做强的时候,盲目做大就象“拔苗助长”,只会使企业陷入危机。任何一个企业包括处于初创阶段的科技中小企业,在本质上都是一个能力集合体,企业拥有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技术水平、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都是企业能力的外在表现。因此,企业要做强,能力是关键。科技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由弱变强,必须在成长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秦海红 《魅力中国》2013,(10):85-85
作为基层文化馆的创作干部,我经常深入乡村,在关注乡土文化兴衰的同时,也看到了农民群众对乡土文化的渴望。乡土文化在农村的积淀很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渗透力,农民群众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都深受其影响,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同时,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正如恩格斯所说:“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乡土文化对农民群众思想的消极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渭南历史文化”校本课程是建立在本地区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开设的。本课程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对话式教学两种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从而构建学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学生的视野从教科书延伸到乡土、民间,延伸到生活,提高教师专业化的能力,促进教师在课改中大胆探索,不断进取。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不容忽视,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不足是首要问题。那么,中小企业融资难,究竟难在何处?从中小企业自身情况来看:第一,在企业运作机制上越来越严重的内部股东控制现象。企业有效监督的缺乏,使金融债权成为最大的受害者。第二,高比例的资产负债率。中小企业改制实行“零资产”或比较少的净资产的出售,是许多地方大力提倡的主要改制形式,这样就使企业改制后的资产负债率接近IOOW,失去了借贷的基本条件。第三、市场竞争风险大。中小企业在市场竟争中缺乏优势给债权人带来的风险就是债权的法…  相似文献   

17.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增强发展后劲,化危机为生机,继续保持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是摆在很多企业包括中小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探讨如何通过加强中小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工作,内强企业素质,外树企业形象,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推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才能让企业获得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小企业亟需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和建设过程滞后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影响着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也将影响其参与新经济时代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能力。文章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在企业文化建设视角下研究中小企业管理,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实际管理实际,总结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负面影响,提出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举措,为企业通过文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人本文化。企业文化理念最终要通过每一个员工的身体力行才能体现出来。如何使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相“融合”,如何使企业文化“落地”,在最基层的每一个班组、在全体员工中生根开花,是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直坚持的原则、研究的课题和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以下简称“采油二厂”)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突出一个“实”字,  相似文献   

20.
一、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西部大开发为西部经济的腾飞提供了一大机遇。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矿藏能源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劳力富余。但是由于资本稀缺,技术落后,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信息交通也不畅,使大企业在西部生存发展要付出更高的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产生规模不经济。而中小企业规模小,量多面广,形式多样,经营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资本技术构成较低,更适合在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实现西部经济从“输血型”经济向“造血型”经济转变中起着决定性因素。然而,“融资难”却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