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丛林 《中国经贸》2011,(6):117-117
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主要有增量型、存量型和股权置换型三种。近些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多元化改革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据此提出了积极配套相关政策,努力减轻投资者压力,增强股权投资信心,创新融资招股平台,优化公司多元化结构,提升公司多元化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世界涌动着企业兼并浪潮,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多元化作为一种企业经营战略日益引起国人的重视,并有一些企业接受且付诸实施,因走多元化之道而“笑傲江湖”的企业很多、但多元化并非万能良药,每年都有一些显赫一时的大公司因走多元化之道而踏上失败的不归路。于是,企业的“瘦身”运动——经营专业化也悄然兴起,通过“瘦身”,实现优化组合,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与灵活应变能力,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企业的“瘦身”运动从经营业务和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2004-2009年重庆市上市公司数据,对重庆地区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公司多元化经营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杠杆经营与公司规模正相关,与公司盈利能力和有形资产比例负相关。所有权性质对重庆上市企业多元化与资本结构的关系有显著影响:对于国有控股企业,多元化会造成其财务杠杆的显著上升;而对非国有控股企业,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多元化与上市公司价值的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大量的多元化企业开始在世界很多国家流行.40多年来,学者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对企业多元化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和研究,至今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中国上市公司也在实行多元化扩张.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国情可能会对多元化效应产生影响,有必要使用新的数据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选取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来验证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多元化并不必然增加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元化是公司的投资战略决策之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股权结构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选取了2001-2002年在上证所上市的153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定变量,考察内部人持股、机构持股、国有股、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经营多元化的影响,并进而探讨了多元化对公司绩效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样本空间和时间区间内,内部人持股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公司趋向于多元化,而公司多元化的策略会为公司带来溢价。  相似文献   

6.
80年代,“东亚经济奇迹”引起世人瞩目,经济界不少人把“多元化”作为日本、韩国一些大集团、大公司的重要成功经验予以总结推广。但在东南亚金融风暴引发整个东亚经济危机以后.不少人又把“多元化”作为引发韩国、日本一些大集团大企业危机、倒闭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本因素”,并告诫中国企业应“避免重蹈覆辙”。到底是“多元化”好.还是“专业化”好?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不能搞简单的“非此即彼”。因为,从实践来看,“多元化”有失败的,“专业化”也未必都成功。  相似文献   

7.
尹德先 《特区经济》2009,242(3):303-304
公司治理是公司生命机体的核心和灵魂,有效的公司治理取决于公司治理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以经济和法律的视角来看,股东利益最大化、关注利益相关者等价值取向都有各自的矛盾,公司治理应坚持以公司利益为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赵辉  李欣 《中国城市经济》2011,(8X):271-271
多元化经营一直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所高度关注,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往往会对企业赢利能力造成影响。盛大网络是中国领先的互动娱乐传媒公司,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娱乐服务。盛大网络近年来一直在构建以互动娱乐为中心的网络迪士尼帝国,但是在其快速攻城略地之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多元化经营战略对其赢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首先界定了多元化经营战略和赢利能力指标的相关概念,然后从范围经济、多元化进入时机选择、多元化进入方式选择等方面分析盛大网络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对于企业赢利能力的影响,并据此对企业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9.
王海静 《特区经济》2005,(8):186-187
多元化战略是指在现有业务领域之上增加新的产品或业务的经营领域,是向本行业以外发展、扩大业务范围。多元化战略最初是由安索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此后,特别是70年代,多元化战略风靡一时。据资料表明,1970年美国最大的500家工业公司中,有94%的公司在从事多元化;同一时期,日本制造业中有74%的企业、商业服务业中有58%的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英国最大的100家企业中,从事单一部门生产的企业仅占1%,在德、法、意3国中,这一比例分别为22%、16%、10%;全世界最大的50家石油公司中,有46家实行多元化经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想保持或进一…  相似文献   

10.
杨轶清 《浙江经济》2009,(19):38-38
管理学的特色之一,就是许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所谓“多元化和专业化孰优孰劣?”就是其中之一,从统计学意义上分析,应该是“专业化”的赢面更大一些。但“多元化”成功的个案也不少,而且往往是“大块头”。香港的李嘉诚和上海的郭广昌就是其中的典型。在市场竞争进入第三阶段之前,业务多元化的公司所占比例比成熟经济体更高。  相似文献   

11.
陈仕华 《改革》2012,(7):51-55
基于我国2003~2010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公司间的高管联结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根据目标企业与联结企业所在行业,将企业间高管联结分为行业内联结和行业外联结,研究发现:高管的行业内联结对多元化战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行业外联结对多元化战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上述发现不仅在理论上表明企业间网络关系对公司战略的影响,也在实践上为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团队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多元化折价与多元化溢价的稳健性:一个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Langand Stulz(1994)提出多元化折价以来,多元化折价与溢价的争论成为公司财务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但是,文献研究表明,多元化本身可能是中性的,多元化可能并不是产生折价的原因。本文对多元化折价与溢价的文献进行了归纳,认为多元化折价与溢价的稳健性取决于多元化赖以存在的条件,以及实证研究是否解决了内生性问题。今后的研究需要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消除内生性、引入新的方法、嵌入制度和政治关联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不难理解,海路公司决策层的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原有业务尚在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及时寻找新的业务领域来推动企业进一步成长是很多企业的选择。实际上,海路公司由强化木地板到涂料行业,已经开始了产品二元化经营的运作状态,二元化也好,多元化也好,许多企业的失败经验必然促使经营去慎重考虑一些问题,对于海路公司而言,如何合理认识二元化业务的优势互补和管理整整合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个公司的品牌能否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不取决于这家公司是否在广告投放和其它品牌推广工作方面花了大价针,而是取决于它是不是一家品牌引导的公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公司的管理制度都是人们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而许多成功的公司的管理也都为人们所称道。可以这么说,一个公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本文就是针对目前一些公司面临管理现状,浅谈公司董事在管理公司方面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真正做到在管理过程中既能放权,又能实现管控目的。有效避免管控不到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王丹 《特区经济》2007,216(1):279-280
关于多元化的是非,已不再是学术界和企业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于如何成功地进行多元化。决定多元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多元化经营的进入时机”问题,时机进入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多元化的成败。所以本文就针对企业多元化经营时机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为试图或正在进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专门进行多元化折价问题的实证研究文献发表至少已经有10多年了。然而,到目前为止,多元化折价是否存在以及多元化折价的原因一直存在争论,甚至业务多元化与公司价值之间是否存在明确关系也没有达成明确共识。基于最新文献对此专题进行了梳理,并突出介绍了多元化折价与代理问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多元化分为相关多元化和无关多元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相关多元化操作比无关多元化相对容易一些,风险相对低一些,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但是无论是相关多元化还是无关多元化,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把握好以下四步: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能够提高公司的绩效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方法和总结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随机抽取沪深2002—2004年98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和公司绩效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公司的业绩显著负相关;(2)多元化经营战略与公司的价值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原因可能是Tobin’Q值不适应我国的证券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20.
胡阳 《山东经济》2007,23(3):52-55,60
权变思想是进行企业集团管理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契约理论是控制系统设计权变原则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考察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发现非相关多元化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财务背景”更强,即财务经历、学历显著高于从事单一行业业务的上市公司,多元化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的年薪平均值超过了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值。符合权变思想的多元化公司业绩要高于不符合该思想的同类公司,从而验证了权变思想在多元化公司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