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于邑生 《经济师》1995,(5):27-28
<正>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企业改革.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机制转换、制度创新、配套改革的新阶段.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主要支柱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自身努力扭转经营不景气的现状.切实提高企业经济质量和效益,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条件,这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和企业发展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依法建立完善的公司组织机构.但从目前公司制改革的实践来看,公司制企业内部监督制衡机制还存在一些法律不完善的问题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赵瑞民  郑曦卿 《经济师》2006,(1):138-138
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2003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指出:农村信用社最终要实现四大目标,即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增强服务功能,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目标,真正成为独立法人;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实现这四大目标,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迎难而上。1.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产权明晰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众所周知,完善…  相似文献   

4.
<正> 股份制是发达商品经济的产物,同时又是推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股份制是种重要形式。诸如,通过实行股份制,筹集发展生产基金,优化产业结构,健全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等。显然,这种企业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并不等于说,股份制是中国企业制度改革中包治百病的良药,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种种客观条件限制,股份制很难构成占主导地位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其中,除了股份制试点中操作不规范.外部条件不配套、不完善等原因外,还存在着深层次的困难和障碍。问题之一,国家股占主体.背离了股份制的初  相似文献   

5.
股权激励在企业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企业正处在转轨和改制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企业机制的完善来提高企业的业绩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力,是我国企业尤其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其中,完善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与企业业绩提升之间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共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  相似文献   

6.
熊新平 《经济师》1993,(2):45-45
<正>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标志就是把企业直接推向市场,让企业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自由搏击,优胜劣汰。但是,多年来形成的吃“大锅饭”的思想根深蒂固,不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而且对企业进入市场也有一定的阻碍。笔者认为:企业要真正进入市场,必须建立和完善与此相适应的外部环境。 1.明确管理体制十年改革,中央、地方、企业之间实行分权,企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钻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怎样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加速依法治企的步伐,提高企业管理的效能和效益,进一步推动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是我们纪检监察干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产权关系是决定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职工行为的根本性问题.理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关系,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构造政企职责分开、"两权分离",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关键环节,是形成企业动力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基本前提.一、理顺产权关系是企业改革深化的必然长期以来,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的是全国统一、政府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即政府负责制和厂长有限负责制.企业资产与"全员职工"并没有内在的经济关联.目前的承包制又把资产、职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评析与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晓瑛 《时代经贸》2007,5(4):61-62
西方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以MM定理为开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后出现了权衡理论、激励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和控制权理论,其结论越来越贴近实际,对我国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即加强企业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兼并破产机制;加强企业资本市场信息公布的真实性、及时性和透明度;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在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决策机制、责任机制及制约机制等方面遵循科学规则、有效率的企业制度。它是以公司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中国发展经济与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具体来说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伴随现代化过程形成并逐步发展完善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企业制度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汝明 《经济师》1991,(1):16-17
<正> 我们福建漳州罐头食品总厂是一个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出口罐头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实体,国家经委骨干企业和全国十家重点出口罐头厂之一。为适应外向型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按照:改革配套化、管理科学化、技术现代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国际化的要求,在完善外向型企业经营机制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主要工作有:  相似文献   

12.
论金融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本研究报告遵循的指导思想是:(1)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从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2)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是竞争的和开放的;垄断的或分割的市场不可能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效率;封闭的市场不利于发展国内的合理分工和促进国际贸易。(3)实行政企分开的原则。2.1984年我国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在若干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金融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随后的讨论中又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一套金融改革思路,它“主要是三个重点:发展金融市场,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和建立、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金融宏观调控体  相似文献   

13.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依法建立完善的公司组织机构。但从目前公司制改革的实践来看,公司制企业内部制衡机制还存在一些法律不完善的问题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正> 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关键何在?为什么必须强调进一步完善企业承包制,而对股份制和税利分流进行试点?这是企业界和理论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一、当前企业的处境和改革方向的选择周冠五同志认为:当前全民大中型企业的处境是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最近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在简政放权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是没有解决企业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企业没有经济实力,即使有了自主权,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改革前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上交利税占实现利润的比重为  相似文献   

15.
一 把国营企业推向市场,使之成为富有生机、活力和高 效益的经济实体,在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充实 和壮大,必须建立和完善五大经营机制,即公平竞争机制、利益和风险机制、积累机制、生产要素配置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这五大经营机制,都与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有关。只有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企业经营机制才能得以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才能真正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相似文献   

16.
林莎 《经济纵横》1992,(8):11-14
<正> 目前,改革企业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作为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已经在一些企业内部付诸实施.可以说,这是我国10余年改革的又一突破.对此,得到了理论界和一些企业的广泛赞同.但赞同并不等于没有疑虑.从理论上来看,有的同志至今仍担心让工人失业会不会失去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失去安全感",是不是采纳了资本主义早期采取过的、目前已被摒弃了的产业后备军理论,如此等等.因此,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澄清人们的认识,对坚定人们的改革信念具有实际意义.就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而言,我们今天之所以要改革传统用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本文回顾了我国国企改革实践的几个阶段,认为能否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成功的关键.同时分析了目前我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国有股一股独大、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还未能实现政企分开.并提出了对策:1、减持国有股,实现股权多元化;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3、加快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建立;4、建立完善的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最后阐述国有企业改革还应坚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8.
景玉堂 《经济师》1993,(5):50-52,34
<正>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十多年来的改革实践,使我们逐渐认识到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进行的改革措施。 企业的经营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如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等,这是决定企业经营机制类型的基础。二就是由该具体体制所产生的具有某种必然趋势的机能,有什么样的经营管理体制,就必然产生什么样的倾向和机能。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虽历经改革,但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旧的管理体制下的经济运行机制,使企业失去活力,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几年来,我们春雷机械厂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探索企业生存发展的新路,初步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机制,形成了经营者和生产者,风雨同舟,利益共享,荣辱与共的企业利益共同体。进一步调动了经营者和生产者两个积极性,给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1988年在原测定亏损188万元,在承包指标为亏损100万元的情况下,以背水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经营机制与国有产权制度的关系 (一) 国有产权制度的改革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前提企业经营机制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企业经营机制是由动力机制、调节机制和企业家功能三个方面组成。完善的市场环境和宏观调控体系是充分发挥企业经营机制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企业有无自主经营权则是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决定一个国家社会政治制度性质的经济基础是财产所有权制度及其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国有财产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