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研究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时得出的重要结论。这一科学论断,已被大机器生产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今天学习这一光辉思想,就是要结合现代生产发展的实际,进一步考察其在现代条件下的体现,阐明科学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仅对于深入理解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学与生产的结合更加紧密。现在,科学已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它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和强大的推动力量。为了说明科学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首先应考察其对生产力各要素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徐慧荣 《生产力研究》2000,(5):22-26,31
本文认为生产力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生产力诸因素的矛盾运动。由于生产力诸因素在生产力发展史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因素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 ,其矛盾运动具有不同特点 ,总的趋势是由简单向复杂 ,生产力运动发展从缓慢到迅速、由片面向全面、完善、最佳化。由于生产力诸因素的变换 ,导致历史上形成不同的生产体系 :生产 ④① 技术 ③② 生产 ;生产 ④① 技术 ③② 科学 ;科学 ④① 技术 ③② 生产和“科研生产联合体”。生产力诸因素的变换趋势是 :科学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 ,劳动者愈来愈被从直接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3.
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一个要素。金融与传统的生产力因素相比,其特殊性表现在一是金融对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每一个因素的渗透和强化;二是金融对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表现在目前金融业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产业,它与其它产业的差别表现为:一是它作为现代产业与其它产业所经营的商品不同,它经营的是金融商品;二是金融业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超越现存资本额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资金。  相似文献   

4.
考察生产力要素关系式在三代生产力体系中的演进,着力从现代科技对生产力实物要素的关系已发展为指数关系;它对生产的作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效应;它从发现、发明到应用于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等三个方面论证现代科技在第三代生产力系统中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与周民攸同志商榷提出了以下论点:1.在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精神生产力已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根据;2.现代生产力的质态标志是智力型劳动者与智能机器系统的有机统一;3.生产力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  相似文献   

6.
组成社会生产力系统的诸多要素,按其功能和作用可划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以科学技术、教育、生产管理和生产信息为代表的软件因素正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重视对生产力系统中软件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 现代社会生产力不只是由“二因素”或“三因素”而是多因素构成的大系统,这基本上已被我国学术界所公认。那末,在生产力系统中,交通运输是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呢?对此我国学术界却普遍地持否定态度。如唐昌黎同志明确地说:“把运输看作是一个生产力要素是不  相似文献   

8.
知识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在近代科学产生和机器大工业出现以前,谈不上有真正的科学知识的合并于生产和科学力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18世纪以来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发展,标志着科学向生产要素、生产方法转化和被合并于生产过程的时期的到来。知识积累是一种生产力,达到一定临界点的知识积累,成为推动知识创新和科学进步的内在力量。积累——创新——再积累——再创新的累进式发展,是知识进步的规律也是知识产品扩大再生产的规律。信息革命和当代知识密集的高技术生产方式的到来,标志着人的智能开发和人类向发达的智能人的转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高佩华 《技术经济》2004,23(10):19-20
<正>一、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首要问题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西部大开发首先应紧紧抓住人力资源这个关键因素,从人才的开发和管理入手,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引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支撑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资源为:物质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均由人力资源生产和制造,没有人力资源,便没有其他资源的发现、产生和创造。因此,在诸项经济资源当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根本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其他一切资源要素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正> 生产力如何作用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都有着若干个层次,这些层次相互交错,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彼此紧密联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生产力诸要素的系统协调属于生产力的第一个层次,即内涵层。生产关系系统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部份,同样属于生产关系系统的内涵层。这两个内涵层并不是直接发生关系的,也不需要直接发生关系。正如,两个细胞并不是直接由它们的细胞核发生联系,而是由“胞间连丝”沟通起来的;两台机器也并不是由它们的发动机直接连接,而是由连接装置连接起来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揭示出这两个内涵层是通过哪些层次相互联系,实现它们之间的物质与信息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经济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生态需求在现代人类需求中的重要地位观代经济社会是个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现代人的需求是物质文化需要和生态环境需要的生态经济综合体系。我们把它称为生态经济需求。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现了产业革命,用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使人类社会生产进入了技术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人口的迅猛增加,人类消费的极大增长,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日益扩大。而这种需求的实现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之上的,使现代经济社会出现资源短缺乃至濒临枯竭;同时人类又将自己经济活  相似文献   

12.
论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力、能力和生产力的分析 ,阐述了生产力的力的性质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 ,生产力的作用原理和生产力的能级 ;指出生产力是由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构成的、能够生产物质产品的功能系统 ;在此基础上 ,揭示了技术对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力功能系统的重要作用 ;认为技术是生产力的“软件” ,是生产力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论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层次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继瑞  黄善明  汪锐 《财经科学》2005,23(5):127-133
生产力理论随着生产力的演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力、资本、土地)作为基础性要素处于生产力系统的第一层次,科学技术作为发展性要素处于生产力系统的第二层次,管理与信息作为组合性要素处于生产力系统的第三层次.生产力三个层次的要素各有其特殊功能,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动态创新的现代生产力系统.  相似文献   

14.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社会生产力实际上是人类集成创造力,它由三大系统构成。制度结构作用于人类集成创造力生成、发挥、发展全过程的“力”,则是制度生产力。人类社会任何时期历史继承的现存创造力都是一个既定的量,但在不同的制度生产力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增量,有着不同的函数对应关系,即社会生产力变量是制度变量的生产函数,有效制度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焰军  田路 《新经济》1995,(9):54-5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完善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市场,而且还包括金融、劳务、房地产、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中的信息与物资、能源并称现代经济发展的3大支柱。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对生产力的发展作用巨大。有人把信息称为“第4产业”,也有人认为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大分工。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人类社会相继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商业的商人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每次社会大分工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大机器工业的建立,近代科学兴起,科学技术对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大,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劳动者越来越多。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总劳动中的一个独立的行业逐步形成,我们可以称其为“科技业”。科学技术工作成为单独的行业是标志着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四次社会大分工。恩格斯曾经说过:分工、蒸汽  相似文献   

17.
高硕德 《经济问题》1993,(11):10-13
城乡工业协调发展是城乡工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生产不断完善,产出日益增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工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力的推动下,由不协调到协调,再到不协调,最后达到新的协调,如此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驾驭这一过程的是其自身的规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城乡工业协调发展过程有众多规律或规律性问题,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含于下列关系中的若干规律或规律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必要条件,也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管理与科学技术一样是构成生产力的“软件”因素;是“一般生产力”;管理能优化配置资源,产生更大的社会生产合力;管理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生长点、突破口和关键性因素。承认管理也是生产力既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又有利于我们从生产力的高度来重视管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提高管理理论修养和实际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由传统经济向共享经济的变迁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共享经济是根植于信息化社会生产力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信息化社会生产力引发了各经济行为人的相互关系和利益分配的变化及生产组织的变革,从而使以共享平台为核心、高效协同的价值共创体系建设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也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循环往复运动构成的经济体系.与传统经济相比,共享经济的生产过程、分配模式、交换方式和消费观念已发生深刻转变.在生产环节,共享经济以大规模协同生产为生产组织方式;在分配环节,共享经济采取分成制的分配模式;在交换环节,共享经济以两权分离基础上的使用权流转为特色;在消费环节,共享经济消费观契合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层次消费观.社会生产四环节相互作用、界限趋于模糊,使共享经济成为一个动态、完整、高效协同的价值共创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因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生产力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细胞形态,生产力因素论是生产力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对现代生产力进行因素分析,无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重要意义。一首先要确立三个观点:层次观点、相对观点和动态观点。 1.生产力因素在不同的层次上存在和发挥作用生产力系统最深层次上的因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们是简单的、普遍的、实体性的因素,也是其他生产力因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物质承担者。生产力系统中间层次或第二层次上的因素是科学、技术、信息和教育,可称为附着性因素或渗透性因素。它们的特点是没有实物形态,只能附着在实体性因素之上或渗透在这些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