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冲破贫困的循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我国反贫困斗争已进入攻坚阶段80年代,我国反贫困斗争取得了巨大成就.1985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达到397.6元,而不足200元的低收入人口仍有1.02亿,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2.2%,其中人均纯收入不足150元的有4000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4.4%."七·五"期间,我国调整了扶贫方针,在继续进行生活救济的同时,把扶贫工作的重点转向了经济开发.经过五年的努力,贫困面大为缩小.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贫困人口减少到1989年的3858万人,减少了6143.7万人,下降62%.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从  相似文献   

2.
正视农民收入现状,探索农民增收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几年,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连续四年超过6%,但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相比,依然很低.不仅如此.地区之间和农户之间收入差距也逐年扩大,中西部地区低收入户和贫困农户增收困难,农村人口仍然是全社会最大的低收入群体.本文从农民、农业、农村三个方面来分析当前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提出了下一步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三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刘加伟  陶雷 《经济师》2000,(9):134-135
一、制约农村市场启动的症结所在1、农村市场启而不动 ,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农民的收入并没有达到理论界所认定的层次。 1 997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 0 90元 ,扣除物价因素 ,相当于 1 985年的 64 6元 ,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73 9元相差 1 2 .5 8%。若将农民收入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部分和城镇居民的隐性收入 (福利 )计算在内 ,这一差距则拉大为4 4.6%。当前 ,农民收入低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生活中最为突出的矛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第一 ,经济衰退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从 1 997年持续至今的通货紧缩 ,造成了经济形势事实上的衰退。农副产…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福建省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民人均收入仅仅是城镇居民的35%,而且其中一部分农村人口由于自然资源,生存环境、自身素质等各种原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生活较为困难,长期处于贫穷状态,据调查统计,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目前还有18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占全省总人口的5%,这部分群众的贫困问题不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5.
资讯     
国内财经返贫成了中国消除贫困的最大难点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最新数字表明,2004年是近5年来全国贫困人口减少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290万人,下降10%;人均收入924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减少了640万人,下降11.4%。目前中国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  相似文献   

6.
在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基于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数据,通过对农民收入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归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可以透析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和对农民增收的具体作用机制,表明教育投资对农民增收具有滞后效应,其中健康投资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额信贷是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发放的一项主要贷款,其对解决广大农村的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小额信贷业务以来,作为面向农村低收入人群的一种新型信贷产品,对于促进低收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甘肃省白银市地区近年来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 运行模式以及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甘肃省白银市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定溶 《经济论坛》2005,(6):108-109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民人均收入成正比例,劳动力转移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长2.28%。我国外出劳动力的年人均收入为2900元,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约高出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经济导刊》2005,(5):6-6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最新数字表明,2004年是近5年来全国贫困人口减少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290万人,下降10%;人均收入924元以下的低收八人口减少了640万人,下降11.4%。目前中国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令人忧虑的是,贫困农民与一般农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1992年贫困农民的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之比为1:2.45,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一号文件始终围绕三农问题,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统筹城乡发展,实际上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难点 首先,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要解决农民问题就要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农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首次突破了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但城市居民的收入却增加了10%,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正> (一)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我省农民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一方面,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另一方而,地域间、农户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开。据1988年末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全省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的富裕型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2.5%;501——1000元的小康型农户约占50.6%:200——500元的温饱型农户约占32.5%:不足200元的贫困型农户约占4.4%。如老、少、边地区贫困型农户按人均收入25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贫困型的比例还要大些。按农户的实际生活水平和生产发展动态,又可将全省农户划分为如下四个层次。一是已经富起来的。主要指人均收入和生活  相似文献   

12.
盛莹 《当代经济》2016,(25):78-79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重要转型期,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江苏经济在全国经济中举足轻重,苏南为江苏经济的迅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苏北的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分析苏南苏北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苏南苏北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对于缩减苏南苏北地区间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我国执行新的扶贫标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这引发了我国扶贫战略、扶贫对象、扶贫出发点和扶贫任务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事业进入新阶段。该文认为应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突出扶贫对象瞄准,突出扶贫产业集群化发展,突出"大扶贫"格局,突出完善金融性扶贫机制,从而全面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相似文献   

14.
2004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大的亮点。夏粮产量比去年增长34.8%,早稻产量比去年增长38.8%,秋粮增产看好。在粮食增产的同时,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大幅度提高,前3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已达2109.5元,增幅达11.4%,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城市人均收入增幅4.4个百分点,这也是1997年以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5.
<正>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扩大已成为近年来收入分配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在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存在,就是在家苏州这类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也同样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基巨跨越了三个阶段:缩小——由缩小转为扩大——进一步拉大. 1981~1985年为差距缩小或,这期间,苏州农民收入的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20%,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年缩小.两者之比由1980年的1.40:1缩小为1.16。1. 1986——1990年为差距由缩小转为扩大期。与上切相比,这期间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势逐渐减缓.年增幅为18 8%,比上期担工.2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增幅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由1986年的1.16。1扩大到l.2811,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由缩小转为扩大的趋势. 进入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扩大的势头进一步拉大。与前两个时期相比,这期间,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势进一步减绥,年均增长为五4.8%,比上期增很低4个百分点,也比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低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由 199师的1. 2811拉大为1993年的1. 37:1;三年间差距率上升了7%,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已逼近1980年的水平。 差距拉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民消费倾向缘何低于城市居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低收入阶层或地区的消费倾向一般要高于高收入阶层或地区,这也符合相关经济理论的判断。但与此相矛盾的是:改革20多年来,属于相对低收入阶层的农民的消费率基本都低于同期城市居民;即使在二者同等收入的情况下,农民的消费率也低于城市居民。实际上,我国农民的消费率长期低于城市居民存在着必然性,主要原因包括农民货币收入低、收入增长预期低、收入不确定性大、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消费环境差、强制性储蓄以及传统观念制约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期,依附于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合作保障体系已名存实亡,传统的农村社区、家庭和家族保障体系也面临新的挑战;农民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却越来越大,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在这种背景下,对农村家庭风险来源及其应对策略做初步研究,以期对我国农村风险管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据统计,1984—1993年,该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年均递增21.4%,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5%.与此同时,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59元,比1984年翻了一番多.但也须注意到,苏北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限制性因素,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该地区农村经济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分析该地区发展优势、劣势出发,探讨因地制宜地促进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重要策略.一、苏北发展农村经济的优势与劣势1.丰富的三大资源是苏北农村的优势所在(1)土地资源优势.我省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较为紧张,人均耕地仅有0.95亩.苏北因地处江淮下游,平原面积占90%以上,农业利用的限制性因素少,人均耕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1.2亩.从农地资源绝对量的动态变化看,苏北因为对沿海滩涂的不断围垦使得其农地不断增  相似文献   

19.
保山市1978-2009年这三十一年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不变,其中2003-2009年已连续七年粮食持续增产,2005-2009年连续五年刷新历史新高,人均占有粮食已连续六年居全省第一,相比之下,保山市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3119元,比全省3800元少681元、少21.8%,比全国5000元少1881元、少60.3%.现就如何实现2009年市委、政府提出"到2020年全市新增2亿斤粮食(即10万吨)和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到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在2007年的基础上)"的奋斗目标谈点个人看法,同时提出巩固基础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植支柱产业、开发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升级和深入调查研究搞好科学规划等六点具体对策,供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均收入的增长是度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指标之一.考察财政支出各项目与人均收入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资金的使用效果,也利于促进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还有利于强化财政管理、完善单位预算管理.通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广东省城镇和农村2002-2009年的财政支出与人均收入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财政支出确实能够促进人民收入的增长;科技支出在促进广东省人均收入增加方面比其他支出的增收作用明显;教育支出对农村的增收作用比城镇大;基础建设在促进农村增收的作用比城镇小.同时提出了通过提高整个财政支出的绩效、加大对农村教育支出的力度并提高教育支出的边际收益率、增加向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农村基础建设投入效率并增强农村基础建设的利用率来有效提高广东省居民收入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