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住房短缺的困扰住房短缺现象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城市人们的生活。以广州市为例,住房短缺表现为:一,人均居住面积低。市区目前人均只有6.32m~2。二,住房困难户大量存在。市区人均居住面积6m~2以下的困难户尚有13.78万户,占居民户的  相似文献   

2.
卫珑 《经济纵横》1992,(6):22-24
<正> 一、我国城镇住宅面临的两个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改善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进行了住宅大规模的投资建设.但住房短缺的矛盾并未彻底解决,突出表现为:1、供需矛盾.目前全国城镇仍有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800万户,其中人均居住面积2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户有50万户,还有5000万平方米的危房、6亿平方米解放前遗留下来和五、六十年代建造的简易房需要改造.此外,每年有200万对新婚青年需要住房.据测算,按人均8平方米居住面积和目前我国居住面积与辅助面积的比例系米1∶0.35推算,每年至少需要5000万平方  相似文献   

3.
从1986年解决人均住房面积2平方米工作起步,广州市累计筹建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6.2万套。“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共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储备995.36公顷、资金369.59亿元,新建和筹集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6.68万套、建筑面积达1095万平方米;新增保障住房困难家庭6.23万户,惠及18.6万人,其中实物保障4.48万户,发放租赁补贴1.75万户。保障性住房筹建规模、住房保障用地和资金投入以及住房保障覆盖人群均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4.
韩刚  孙猛 《经济论坛》1998,(24):14-15
我国当前住宅市场的基本特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短缺”与“过剩”并存。“短缺”表现在全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才8平方米,有400多万户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的困难户,这说明住宅潜在市场需求很大。“过剩”表现在全国城镇累计积压商品房5000多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住宅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我国中低下收入者的住房需求问题成了政府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为此廉租房问世,提出廉租房至今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但在这十年里,廉租房的建设工程却不尽人意,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众多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据了解,目前西安市十三个区县有低保户约7.3万户,其中城六区约5万户,家庭住房困难户约1.2万户,特别困难家庭住户约6000余户。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我国城镇住房改革的背景和主要过程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城镇住房问题以供给严重不足为主要特点。当时人均居住面积不到3.6平方米,住房困难的家庭(人均4平方米以下,或两家合住一套单元的不方便户与无房户等)占城镇家庭总数的35.6%。而改革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在住房建设上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1979年至1990年的12年中,全国城镇新建住房15亿平方米,建房投资累计2800亿元,分别为1950年至1990年的40年中新建住房及投资总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外商投资企业逐年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到三996年底,全省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3578户t已经开业投产的企业15850户,1996年上缴税收52.8亿元,从业人员120多万人。对我省的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外商投资企业量多面广,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使得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资金在政策制度和管理上难度很大,存在许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一、现行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基金包括:职工养老统筹保险金、待(失)业保险金、福利和奖励基金、住房补助基金、工资结余和中方职工物…  相似文献   

8.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将取消福利分房并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目前,我们一方面开发的商品房难以销售,另一方面,尚有300多万住房困难户无房住,到2000年,每年还须提供1.5至1.8亿平方米住宅,才能达到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的小康目标,解决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实现房地产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一改革进程中,加快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使其热起来尤显重要,唯有此,才可加快我国的住房商品化进程。一、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现实意义(1)对国民经济有利: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  相似文献   

9.
以住宅建设为代表的中国建筑业,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发展,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城市住房严重紧缺的困境,提前实现人均居住面积8m2的目标。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中国住宅建筑业将会保持继续增长势头,并争取在2010年实现人均居住面积35m2的目标。中国建筑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对中国生态环境破坏负有重大责任。因此在考虑21世纪中国住宅业发展时,必须抛弃传统模式,发展绿色生态住宅,使中国建筑业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住房紧缺曾严重困扰着我国大中城市。多少无房户、困难户、危房户呼唤住房。三代同堂、两…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1991年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不断地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个人委托贷款发放力度,截止到2006年末,全国已有6916.87万户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账户,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12687.37亿元,归集余额7870.96亿元,发放个人住房委托贷款余额6364.33亿元,占累计归集额的50%,支持了695.24万户职工家庭购建住房。对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1991年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不断地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个人委托贷款发放力度,截止到2006年末,全国已有6916.87万户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账户,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12687.37亿元,归集余额7870.96亿元,发放个人住房委托贷款余额6364.33亿元,占累计归集额的50%,支持了695.24万户职工家庭购建住房。对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一个动态创业选择模型,利用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检验了住房制度改革、流动性约束对创业选择的短期与长期影响。本文的主要发现是,住房制度改革通过降低流动性约束提高了职工"下海"创业倾向,而且住房制度改革的影响效应呈现短期与长期并存的特征;对于拥有较高专业技能、就职于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拥有中级职称的职工,其创业选择受住房制度改革的影响要高于其他类型职工或者家庭。  相似文献   

13.
德国住房储蓄及其中国本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伟琳  刘艳红 《经济论坛》2005,(23):121-123
一、住房储蓄中国本土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 我国住房需求态势分析 1.住房需求总量大。据建设部有关资料显示,到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将从1999年的9.6平方米增加到12.5平方米。城镇现有住房中有4亿多平方米的住房需要拆迁改造。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城镇人口也将从目前的3.7亿增加到6.3亿(王家庭)。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抽样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每年新增约1800万~2000万城市人口,按城市人均住房22平方米计算,每年将需要4.4亿平方米的住房。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原有的城镇住房制度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而逐步形成的,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住房投资主要由国家和企业统包;二是住房分配采取实物福利分配;三是低租金使用。  相似文献   

15.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自1992年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中心以公积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为宗旨,不断地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什,为促进全市经济利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市累计归集公积金200多亿元,累计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70多亿元,为全市6万多户职工发放了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人大推动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有63%的城镇居民住上了单元配套住房,其中有56%是两居室及两居室以上住房;人均居住面积超过8平方米的家庭已达66.3%。其中有23.2%的家庭安装了电话,有30.5%的家庭住房归自己所有。  相似文献   

17.
房改之痛     
<正>策划人语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广受关注,不仅因为有无泡沫的争论,更因为房子是每个人都要 面对的必需生活要素。 房地产市场的启动始于1998年前后遍布全国的住房制度改革。从那时开始,沿袭几十年 的福利分房制度宣告终结,代之以“货币化”的住房福利。作为1990年代末期一系列公有单 位职工福利市场化改革的一个子项,房改牵动乃至改变了数千万家庭的生存状态;人均居住  相似文献   

18.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职工住房都是实行福利分房,由国家和单位提供住房,职工采取按月付低房租的形式。这种福利制分房的不足之处,在于容易助长某些领导干部权势,形成人情房、新情房等,再就是我国还是一个贫困的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国家和单位还拿不出多的钱来为职工解决住房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所以,国家和单位还拿不出多的钱来为职工解决住房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房改政策,即: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合理负担的体制;把自建、自管住房的体制改革为社会化1、专业化运行的体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货币工资分配形式;建立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完全市场化的商品房两种供应体系;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住房金融和住房保险体系;建立规范化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和社会化的房屋维修、管理市场等。其目的就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19.
发展情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列为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坚定发展信念,切实加强领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政策扶持;坚持外向带动,扩大招商引资;坚持分类指导,促进协调发展,使我省民营经济近年来连续保持着迅猛发展的势头。2005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602.4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39.64%,比2002年提高了近5.4个百分点。呈现出以下特点:(一)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其他类型经济,已成为推动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5年末,全省有个体私营企业271.9万户,比2002年末增加96.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44.…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问题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要员到平头百姓的广泛关注。 1996年以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月建设部确立“九五”城市人均居住面积9平方米目标。3月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宣布:今年将提高公房租金。6月李铁映指出:尽快停止福利分房,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国家计委制定了推动住房消费的四项措施。建设部提出从五个方面理顺政策,使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9月《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颁布施行,文件规定:从今年开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首先落实资本金,才能进行建设。10月央行紧急通知:暂停商业银行开办住房、汽车消费抵押贷款业务。对城镇居民购买住房办理抵押贷款业务,由央行统一制订相应办法。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国家的态度相当明朗,但是,经过了风吹雨打之后,消费者和发展商再不愿轻举妄动。 目前有一个通行的说法:新一轮经济周期启动之际,也是我国房地产业走向历史转折关头之时,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