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长三角城市群通过各种优质要素的集聚提高城市群要素空间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进而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体系构造中,发挥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蒂伯特选择"机制的用脚投票功能,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和专业化,促进人才和产业的区际互动,助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2.
"区际经济传递"是一个重要的区际经济关系命题.西方区际经济传递理论肇端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拓展开丰富了该理论.西方学者侧重区际经济传递内容和效应的阐述,中国学者侧重区际经济传递动因、类型、实质和空间模式的分析,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地区产业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合理的产业分工对于实现规模经济和建立具有全国地域分工意义的产业体系均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运用区位商指数、中心性指数和引力模型等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从地级市的视角测度了环渤海地区产业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发展的地域分工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为制造业—服务业主导,西部地区为农林牧渔业主导,中部地区为采矿业和矿业—制造业混合带;从城市节点差异性来看,环渤海地区以矿业—制造业型城市、制造业型城市为主,地区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程度较差;从产业空间结构来看,分出了七大产业地域功能区,各功能区发展动力差异较大,并总结了"一圈、双核、三带"的空间结构特征。最后对环渤海地区产业优化布局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区域分工的逐步形成和不断深化,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区域分工的作用下加速向特定区域空间聚集。我国区域经济空间聚集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群经济区,显著的区域经济空间聚集并没有带来区域规模经济,区域资源要素空间溢出效应为负效应;区域资源要素区际竞争造成资源要素耗散,区域经济空间聚集回波效应大于辐射扩散效应,区域资源要素边际生产率提升受阻是造成这一区域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经济地理》2021,41(6):116-125
在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链区际分工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格局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SDM)模型,并以长江经济带化工行业为例,实证本地与邻地的分工效应,主要结论:(1)从空间格局来看,长三角地区具高环境规制与高分工水平耦合特征,而云贵川等上游地区则具低环境规制协同性与低分工水平,上中下游区域空间差异大。(2)从空间关联来看,短期内加强环境规制引致产业链区际转移,"污染天堂假说"成立,且本地与邻地分工水平均呈下降特征,但邻地降幅低于本地,长期来看,影响呈倒"U"型特征,本地临界值为1.7850,邻地为3.3025,即当强度为1.7850时,本地与邻地分工水平都得到提升,在1.7850~3.3025之间时,对邻地分工更有利,但高于3.3025时,本地与邻地分工均将抑制。同时,规制加强对本地与邻地都具技术促进作用,且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影响分工水平。建议如下:(1)各地区应制定适度环境规制;(2)实施地区差异化环境政策并协同推进;(3)建立"引领—跟随"型区际分工推进机制;(4)加大技术创新,严格外商引入渠道;(5)统筹度量要素组合,注重产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经济“二重开放”与制造业区域集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内部区域经济的开放属于某种"二重"开放--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以中国区域经济开放的"二重"性特征为前提条件,分三个层面实证考察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中的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因素:一般层面的"二重开放"与制造业区域集聚之间的关联性;省际层面的制造业集聚诸因素中的"二重开放"因素;时间与地域有别层面的"二重开放"集聚效应差异.借助成熟模型进行的数据分析表明.在这三个层面, "二重开放"的制造业集聚效应均明显可鉴.研究还显示,入世前,国际开放的制造业集聚效应大于区际开放;入世后,区际开放的制造业集聚效应超过了国际开放.国际开放与区际开放对制造业集聚影响力度的改变,与中国区域经济"二重开放"路径模式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从发生学角度应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了青岛城市地域拓展和空间结构调整的历史过程,探讨了青岛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城市空间结构耦合模型和空间结构演进机制模型;对青岛拥湾发展战略进行评析,分析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及地铁建设对青岛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提出了青岛城市空间结构重组方略及政策措施:胶州湾岸线和黄海岸线要进行生产、生活功能的合理分工;建设黄岛、胶州和城阳新城,构建具有生态镶嵌结构的网络城市;推进产业地域分工,实现产业空间整合;推进城市土地置换,嵌入式发展"斑块经济";对历史街区进行"拼贴式"改造,促进城市功能转型;整合推进城市外部空间拓展与郊区城镇化;调整行政区划,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8.
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以我国制成品为例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为单位,以国内贸易机会已完全被利用为前提的。这样,它无法用于分析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于那些地域辽阔,区间资源禀赋差异显著,国内贸易尚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通过降低一国国内生产成本,可以成为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来源影响其国际贸易型式和贸易量。中国是这类国家的一个典型。中国在1979年开始改革以前,受独特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影响,生产地点的选择不符合空间布局原则,没有形成合理的区际分工,除了中央政府计划的物资跨地区调拨外,区际贸易极不发达,各地区尤其是省级行政单位内自给自足的现象很严重,资源的空间配置  相似文献   

9.
东西部差距扩大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区产业结构的状况和转换能力,不仅决定了某一地区在全国经贸联系和区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而且对地区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分析比较各地区产业结构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以及现有产业结构对各地区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对于各地区正确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具有较大参考价值。一、产业结构对各地区在区际分工中相对地位的影响一个地区在全国经贸联系和区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主要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第二、三产业较发达、主要制造业专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2018,(3):187-201
本文采用2002年、2007年和2010年中国30个省区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就国内价值链对区域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进行了全方位考察。结果表明,国内价值链贸易增强了中国地区间经济周期的联动性,而在控制国内价值链贸易之后,区际贸易却降低了两地区产出的协同程度,区际贸易具有的Frankel-Rose效应主要是国内价值链贸易的作用结果。在引入省区官员交流等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结果仍是稳健的。同时,国内价值链贸易的传导效应不仅受价值链分工地位差异的影响,而且呈现出显著的危机前后时段特征和东部与中西部内外空间特征。进一步纳入全球价值链后发现,全球价值链贸易对国内价值链贸易的正向经济周期协同效应具有放大作用,而传统国际贸易对传统区际贸易的负向经济周期冲击存在叠加效应,国内价值链联结的区际分工网络是保证中国经济外向型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之间经济紧密联动、协同共进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地域梯级分工模型与产业区域转移的空间机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针对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以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基础 ,将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与区域间相互作用规律融为一体 ,构建了地域梯级分工模型。并据此模型从区域主导经济要素分析入手 ,对地域梯级分工格局与产业梯度转移的空间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人地关系认知路线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结合作者对人地关系20多年的研究,提出地理学人地关系认知首先要区分其研究的特殊性——建立人地关系“三元论”,从此出发探讨地理学人地关系的认知结构路径,包括“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路径,“生态经济”与“经济生态”路径,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路径,从空间方面,要区别于经济学的劳动地域分工,建立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分异—全息地域分工理论.  相似文献   

13.
区际分工转型中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昌 《财经科学》2005,(4):135-140
要素禀赋状况决定的区际产业分工逐步由自然资源-技术型向自然资源-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型转变.这将西部地区置于区际利益分配过程中相对不利的地位.立足资源优势,在现有垂直型产业分工的基础上,以专业化和市场化为导向,展开与发达地区的水平型分工,构造合理的垂直-水平型产业分工格局,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成长,提高区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论建立区际经济新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我国疆域辽阔,地区之间差异很大,但又相互依存、互补互生,建立区际经济秩序,有利于不同地区各展所长、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整顿治理和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区际经济秩序紊乱的表现和原因改革以来,伴随地区经济活力增强的同时,也出现了区际摩擦加剧、区际经济秩序混乱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介绍了信息空间理论与采邑经济的概念,并以之为基础考察了我国经济演变的过程和目前经济结构的特点.认为,我国在采邑制度特点遗留较多的情况下寻求市场化,必然走上渐进式的"网络式"市场体系道路,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提法,正是这一理论逻辑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论述产业转移问题,但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多处存有产业转移的思想和观点。马克思认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提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国家和国家之间以及一国的地区之间存在着地域分工的差异,产业必然会转向具有优势资源的地区;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质是国际资本流动,动因是资本追求高额的利润。20世纪以来,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产业转移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产业转移理论,对于指导我国顺利实现产业转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经济系统发展过程中,核心城市的增长极化与扩散作用是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机制。创新能力、要素集聚与扩散形成的区际空间外部性使得城市群增长核心不断演化,并形成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呈现出下降趋势,对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分工过程中创新要素集聚与创新溢出、空间依赖都对城市极化效应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政策导向应从强化城市间创新分工、充分利用创新过程的空间外部性、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集聚和扩散取决于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的共同作用.随着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三种效应之间的权衡会发生变化,从而使产业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但是,由于企业区位选择的路径依赖、产业区位的粘性、集聚经济利益等的作用,一体化水平提高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分散,但并不必然能伴随产业在区际间的合理分工.  相似文献   

19.
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地域分工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迅速、地位显著增强.尤其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服务业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其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城市内部服务业空间布局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基于1996年北京市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和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地区专业化指数和区位商以及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地区专业化和分工的现状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服务业在北京都市区内部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明显差别;北京都市区服务业空间分布呈现出地域分工的特征,区县层次要比区域层次突出些;整体上,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地区专业化呈现弱化趋势,各区域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有升有降,区域之间地域分丁有所弱化,各区县服务业地区专业化也有升有降,区县之间地域分工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区际贸易是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区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区际贸易空间的理论演变等方面将具有代表性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梳理,发现国内外相关研究均强调区际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但是也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