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金融投诉案件增多,其中因文字书写不规范导致银行败诉的案件屡见报端。据报载:某储户家中被盗,其中内有存款1.5万元的活期存折被盗走,该储户发觉后立即赶到存款开户储蓄所挂失,但其存折已被人取走1.3万元,经查验取款凭条,窃贼冒领时所填户名并非国家所规定的简化用字,也非办公、行文的规范用字,储蓄员失误导致存款冒领,应负全部赔偿责任,法院判决储蓄所赔偿储户1.3万元。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某客户前来某商业银行办理挂失。该客户同时持有该行存折和卡,客户声称在不影响卡使用的前提下对存折进行挂失,该行工作人员表示,不影响卡的使用可以办理存折的应急挂失。该客户填写了书面的挂失申请书,银行在书面挂失申请书的挂失栏类内打印挂失类型为“应急挂失”(并没有注明有效期只为5天)。在挂失以后的第13天,该存折内的存款被别人取走,该客户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银行对挂失存折内的存款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
向琼 《银行家》2003,(2):152-153
案例简介 原告张某诉称:2002年2月15日,我在被告某银行的储蓄所(以下简称储蓄所)开户,存入人民币5万元,开立了账号并设有密码.同年5月初,我发现存款被他人取走,遂多次与被告交涉.被告称我妻子于2001年4月21日拿着我和她的身份证、结婚证将存折挂失,并又重新开户立折,并取走了全部存款及利息.  相似文献   

4.
家住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的傅女士,在中国工商银行蕉岭县支行营业部开户后,存折被掉包,不明就里地往别人的存折内存入49万元巨款,当她发现是个陷阱时,巨款已经被人取走。无奈之下,将三家相关银行告上公堂。法院最终判定:银行与储户均有责任,其中银行承担40%的责任。傅女士是一位  相似文献   

5.
根据福州新闻网2010年6月8日报道.因同事QQ被盗用,王小姐被骗汇款6000元.发现被骗且经查钱款仍存在对方账户里时,王小姐马上电话报警并要求冻结对方账户,遗憾的是尽管公安机关迅速采取了行动.但还没来得及执行冻结.钱已被犯罪分子取走。  相似文献   

6.
王某与李某系朋友关系,王某借李某身份证在银行开户存款,存折、密码为王某保管。后李某得知王某在其实名银行账户上有数万元存款,即瞒着王某,用自己的身份证向银行申请挂失,重新办理存折、设置密码,分两次取走了王某存款10.1万元和利息1513元。事后,李某退回8.8万元。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6日.通化市农行发生一起储户存款被盗案件。一储户在市农行营业部取款时发现其存折上的125000元在银行帐户上只有1000元。经系统查询,其余124000元被另一个人取走。此事银行迷惑不解,储户要求赔偿。最终储户一纸诉状将银行告到法院。正当法院审理过程中,11月30日,市农行接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发来的协查通报,称“我支队侦破一系列金融凭证诈骗犯罪案,犯罪嫌疑人在金融机构的营业窗口采取窥视储户开户信息,伪造存款人身份证、变造存折等手段诈骗金融机构人民币……请协查。”为此事实真相大白。这里不妨转引一下七台河公安局在网上发布的部分案情通报:  相似文献   

8.
存折作为信用凭征,曾经为方便民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治安形势的复杂多变,存折的缺陷越来越明显。首先,存折的防伪技术难于提升,电脑识别系统不严。目前我国各银行发行的存折,包括借记卡、各种信用卡,基本上都是采用磁条来存取信息的。犯罪分子只要知道客户的账号、密码和存款余额,  相似文献   

9.
农行储户汪女士于8月10日晚被偷走的存折,次日便失而复得,近2000元存款分毫未损。她由衰地说:“这都多亏了农行遵义开发区支行的职工。”8月11日上午8时许,一位20岁左右的女子到遵义开发区农行北京路办事处取款。该办事处职工认真审查发现:此女子所持存折已挂失,开户所为遵义湘山农行南关营业所专柜,便迅速与南关所联系。南关所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春节前.母亲多年未使用的税款存折又派上了用场.因为她的店里近几个月的营业额达到了纳税起征点,就主动到国税分局申报.并在存折上存了三个月的税款。此前.存折上最后一次纳税记录是2004年1月8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省农行系统陆续发生了一些支票诈骗、客户存折被调包、诈骗客户资金等案件。综合分析这些案件可以看出:一是手段新,犯罪分子根据银行服务手段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不断翻新诈骗手段。二是智能化,犯罪分子对银行业务不是一般的熟悉。而是对服务手段、金融产品、操作流程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属于高智能犯罪。三是高技术化,犯罪分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克隆的金融工具,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属于高科技犯罪。四是团伙化,犯罪分子一般是团伙作案,分工细密,作案过程短,且多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属于有组织、有计划的流窜团伙犯罪。五是银行防范措施滞后,银行在创新服务手段和金融产品时,对如何防范诈  相似文献   

12.
12月6日上午,储户朱某急匆匆地来到芜湖分行步行街支行营业厅柜台,要求往他的存折上存人2万元现金。业务办完后,该行经办柜员张向军同志警觉地发现,这张存折不是朱某刚才在该行开户的存折,于是他将这一情况告知朱某,并提醒他:“您的存折是不是被别人调换了?”储户朱某当时还蒙在鼓里,听柜员这么一说,猛然醒悟过来,才发觉自己的存折很可能被别人调换了。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一桩诈骗案令十堰市的存款客户不寒而栗:犯罪分子窥探他行客户的姓名、密码,以检查吸毒为名,将银行卡调包,取走了客户的10万元巨款。三个犯非分子已去了他们该去的地方,客户的资金也完壁归赵,但案件也有让银行反省的地方,我们有必要审视一下自己的营业服务环境,思考怎样改善柜机服务,不给任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4.
储户高某在农行某分理处存有活期存款30000元,该活期存折为记名存折,未预留密码及印章,1999年5月13日上午高某到农行某分理处取款5000元后,5月15日上午发现存折与身份证遗失,遂向分理处申请挂失,经分理处工作人员查询,高某存折上的25000  相似文献   

15.
一、信用社经济案件产生的原因 从河池地区农村信用社去年立案查处的九起万元以上经济案件看,犯罪分子惯用的作案手法有六种:一是利用行社往来帐户,开具支票套取现金;二是伪造存单、存折和支款凭证,虚存实取;三是吸储收贷不入帐,从中盗取现金;四是内外勾结,化名、冒名贷款;五是发放贷款索贿、受贿;六是支取“睡眠户”存款或透支存款。为什么犯罪分子作案能够得逞呢?究其原因,主要是: 1、行社领导思想麻痹,对犯罪分子的帐务差错,明显的生活变化和不正常的社交活动缺乏警觉性。  相似文献   

16.
《华南金融电脑》2005,13(9):42-42
目前,广东省科学院专家发明了一套银行账号安全附加验证系统,市民只要拨打电话,就可为银行卡和存折加密、解密,防止不法分子盗窃钱财。该发明已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认证,将能有效地保障银行账号的安全,使犯罪分子难有可“盗”之机!  相似文献   

17.
3月14日的早上,泗县农行营业部刚开门营业不久,一名四十来岁的男子急急匆匆地跑进营业大厅,气喘吁吁地说道:“我,我家被盗了,存折也被偷走了,我来挂失。”随后他慌忙地掏出身份证,但帐号、金额等信息却记不清了。同时强调自己的存折没有设置密码。当班的一号全能柜员尤梅按照存折挂失的具体规定及时给予办理了挂失手续。  相似文献   

18.
钥匙的教训     
1982年3月19日凌晨,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临沧县支行第一储蓄所,被罪犯从保险柜内盗走现金六万六千多元。罪犯是用钥匙打开保险柜行盗的。要打开保险柜,需要六把钥匙,而这么多的钥匙是怎样被犯罪分子取得的呢?原来保险柜放在保管室里,保险柜和保管室的钥匙放在营业室的战备箱内,战备箱和保险柜内箱的钥匙由出纳员保管。犯罪分子掌握了这个内情,便乘出纳员不慎将一串钥匙放在柜台上之机,取下了战备箱和保险柜内箱钥匙的样模。在犯罪分子配制好钥匙之后,就从一无插销,二  相似文献   

19.
用公用无线寻呼网建立银行报警系统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刘建平一、问题的提出银行营业网点一直是犯罪分子觊觎作案的目标,新闻媒介也时常报导某地银行营业网点被抢劫的消息。被抢劫网点的工作人员手无寸铁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用生命和鲜血保卫国家财产的英雄事迹感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卡的漏洞通过各种手段盗取用户(持卡人)的银行卡信息和密码并制作伪卡的案件屡见不鲜。令人深思的是,各地方法院对于此类频发案件的判决却也是见仁见智,不尽一致:案例一:某银行(发卡行)客户虞某在另一家银行(服务行)自助银行取钱,被犯罪分子利用安装门禁系统上的盗码器,窃取了银行借记卡的磁条信息及密码,然后伪造银行借记卡取走了卡内存款。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发卡行承担违约赔偿责任。案例二:罗某在跨行取款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