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年”的“国考”真“牛”。国家公务员考试蔚为壮观,百万“考碗”大军吹响了“集结号”。尽管“中举”的几率比中彩票还渺茫,然而却是趋之若骛。统计数字披露:“牛年”确认参加“国考”的人数为104万之众,创下历史新高。在“数字出官”的时代,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个“新高”也是“世界记录”。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10,(9):12-12
新东方“掌门人”俞敏洪的成长经历就是一部百读不厌的“励志书”。毋庸讳言,俞敏洪先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跃上“龙门”,其综合能力,用时下“素质教育”的标准来衡量,也是当之无愧的“才男”。俞敏洪先生的“平民情结”令人感动,也是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新东方最近推出“智能测试系统”,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俞敏洪认为,“我最希望把这套系统用到贫困地区,以公益方式,对贫困地区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萧惑之 《中关村》2009,(2):48-48
改革开放之初,一说起“市场经济”,如遇大敌,等同“资本主义幽灵”、“帝国主义帮凶”,与我们信仰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水火不相容,岂能同日而语!在那“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岁月,不要说老百姓,就是经济学家、高级干部,要接纳“市场经济”也是要“灵魂闹革命”、“脱胎换骨”才行。如果从1978年改革开放发轫算起,邓小平同志用了10多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关纯 《中关村》2004,(9):65-65
读吴小如先生的《关于“博导”》(《中华读书报》),茅塞顿开。一位多产的“博导”可以同时带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博士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其“成果”之丰硕,连“大跃进”时代的速效“扫盲”也望而却步,自愧弗如。恕我直言,这种老母鸡生蛋似的“博导”,称之为“误导”——误人子弟——更贴切。由“博导”让我联想到“顾问”。“顾问”的“原创”是不错的。我们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浩劫,为促使新人尽早主事,又考虑他们一时缺乏经验,于是一些单位设立“顾问”一职,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顾问”者,实际上就是在某方面有专门知识或经验,可供他…  相似文献   

5.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及其传人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儒学一旦成为“显学”,“读书求仕”则成为学子的信务,皓首穷经也就成了“敲门砖”。于是,“官本位”——以官职高低为尺度来衡量人的社会地位——自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价值观念。诸如,重视“官阶”,官大一级压死人。羡慕“官府”,报考公务员趋之若鹜。好打“官腔”,废话连篇如出一辙。梦寐“官位”,为“儒林外史”添故事。“官僚”麋集,且形成“主义”,定然要染上“官场”恶习,生发“官邪”,官商联袂,官官相护……好端端的大千世界,被“搅得周天寒彻”。  相似文献   

6.
甲:我发现很多人对数字怀有奇怪的心理倾向,或爱或憎,或趋或避。数字招谁惹谁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倾向呢?乙:数字并没有招谁惹谁。因此,你说的现象只能从各人的主体方面寻找原因。例如某个数字曾和某人的祸福遭际发生联系,于是他就对这个数字有了爱憎倾向。甲:如果是这样,倒也罢了。但现在有不少人避“四”趋“八”,仅仅因为“四”与“死”音近,“八”与“发”音近。这即使作为迷信来看,也未免太浅薄可笑了。乙:避“四”趋“八”的确在社会上相当流行,但也有例外。友人某君就曾说,“四”是最好的数字,有“四”就意味着安稳牢靠。例如桌子、椅子,只有四条腿的最适宜,既便于使用又最为稳  相似文献   

7.
卫民路  李春晓 《中关村》2006,(11):62-62
俄罗斯的“特权车”现象在莫斯科大煞风景。政府官员的“特权车”横行霸道,有人甚至把“特权车”出租给“大款”,耀武扬威;还设有“特权车”专用道,就是公交车也不能上去行驶。老百姓对“特权车”怨声载道。物极必反。普京总统体察民意,毅然签署法令,整顿莫斯科的“特权车”,从11月1日起,拥有警灯和特殊喇叭的车辆数目由7500台减到1000台。普京的这一举措赢来一片喝彩声!无独有偶。北京“特权车”现象,与莫斯科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令国人汗颜。据外电报道:“……在长安街中央电视台西侧路口,短短半小时内,就有46辆军警‘特权车’违…  相似文献   

8.
关铎  李春晓 《中关村》2006,(10):69-69
“读史可以知兴替”。《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在忆旧中得到启迪。重温我们党“精兵简政”的政策缘起,仍有现实意义。毛主席著作“老三篇”《为人民服务》中有记载:“‘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精兵简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克服物资困难,而采取的精简机关、充实基层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著名的“十大政策”之一。“精兵简政”解决了“鱼大水小”的矛盾。建国以后,“精兵简政”仍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政策。“精减机构是一场革命”。小平同志在1982年提出,…  相似文献   

9.
张颐武 《中关村》2007,(4):102-103
看最近吴敬琏和薛涌关于“精英”和“草根”的争论,颇有些感慨。其实双方的出发点都是好意,也是对中国社会的拳拳之心的表露,但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大不相同。我并不觉得双方的矛盾有什么不可调和,其实了解两方面的意见对于我们避免偏听偏信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0.
“硬实力”是看得见的物质力量:诸如 国家资源,经济、科技、国防力量等,其 本质特征是可以直接支配。“软实力”则是 一种潜在长效的精神力量:诸如国家的凝 聚力和影响力,通常是通过政治、文化和 外交等行为要素表现出来。美国哈佛大学 约瑟夫教授认为“硬实力”和“软实力”是 综合国力的两种表现形态。他把“软实力” 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执行力”,是国 家意志和政治导向的能力。还有一些学者 把“战略目标”、“国民意志”,甚至“民族 同质性”、“政治稳定性”以及“国民士气” 等都视为“软实力”。就连今日的一些大牌 公司,也一改昔日的“霸道”作风,更尊 重他国消费者的文化理念,称自己的品牌 是“超国度”的。像微软、IBM、花旗银行 等大商家,都在给他们带来利润的地区大 搞慈善活动;这是一种增强“软实力”的 睿智之举。关于对“软实力”的理解,“百 家争鸣”,诸说纷纭,但在“软硬”之关系 上却取得了空前的共识:“硬实力”是“软 实力”的有形载体,而“软实力”是“硬 实力”的无形延伸。窃以为,国人常挂在 嘴边的“两手抓”即“抓好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对发展“硬实力” 和“软实力”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1.
王选 《中关村》2006,(3):20-24
孔子的《论语》代代相传,但毕竟是“半宗教半哲理”的文化精髓,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论语者,讨论的话语之谓也”。我们借用这个命题,编发王选教授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语”,也是“创业箴言”,借以纪念他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王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两院”院士,在爱国热情的激发下,始终坚持走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创造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使古老的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被誉为“当代毕昇”,成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王选教授热爱祖国,志存高远,献身科学,淡泊名利,为人谦逊,关怀青年,成为世人的楷模。我们相信,王选教授科技创新“论语”,定然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毛志成  CFP 《中关村》2006,(8):110-113
一有些以“名流”、“名家”、“名人”、“成功者”或“著名人士”为名目的杂志、辞典,约我写稿或收录了我的词条,我的心都曾甜蜜蜜、美滋滋过。好像人有了一点小名或大名,就成了世上的“人中之仙”,将来便有上天堂的资格而无下地狱的可能。当年我也曾有过此类幻觉,直到我年逾六旬已近“望七”之年时,才有了一点自知和自悟,随之也有了自我忏悔意识。要求伤害过我的人(尤其是在种种“运动”中频频整治过我的人)懂得忏悔,已经是不容易的事;要求我在一次又一次被“批判”、被“打倒”而事后终于脱离苦境之后做些自我忏悔,尤其更难,但我还是强…  相似文献   

13.
耕田 《中关村》2004,(10):49-49
计划生育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马克思认为,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他还说“,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正如自然界中的元素和化学物质的消费是植物的生产一样。例如,吃喝是消费形式之一,人吃喝就生产自己的身体,这是明显的事。”人是生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只看到一面忽视另一面,对于人口问题就会得出片面的结论“。要想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好事!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我国人多,是好事,当然也有困难…  相似文献   

14.
萧惑之 《中关村》2014,(2):39-39
“长发及腰”的”女汉子”定然看不上患有“露富癖”的男性“土豪”。“穷人乍富”、“得志张狂”的“土豪”也绝然不会赢得“女汉子”的芳心。  相似文献   

15.
当互联网疯狂地长入人们的生活时,引起一些神经敏感的纸传媒业者的“恐慌”,时下最有代表性的说法就是2006年《传媒蓝皮书》张扬的“报纸退市论”。果真如此吗?窃以为尚须研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诚然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网民1.1亿之众,特别是占到95%以上的中青年网民,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中坚,也是互联网的“网丝”、“臣民”。专家和官员们一致惊诧“互联网构成了一种社会空间”。这广阔无垠且无遮拦和无障碍的空间,是“进行社会参与的一种渠道”,是“社会组织与动员的一种方式”,是“代表个性与感受的一种最佳引力场”,也是“满足娱乐要求的…  相似文献   

16.
张颐武  CFP 《中关村》2007,(7):110-111
中国古语有云:“兼听则明”。这句话对于今天来说也并不过时。“兼听”正是面对纷纭复杂的世界必要的选择。没有“兼听”的明智,我们就会盲信和武断,也有可能窄化我们自己的视野。今天的媒体社会,看起来舆论已经非常多样化,各种意见都有机会被大  相似文献   

17.
关纯 《中关村》2006,(4):73-73
《中关村》杂志记者采访神龙汽车公司总经理刘卫东,提问“神龙”和“东风”汽车发展“龙飞凤舞的秘诀”。刘总答曰——“诚信+质量”。这是朴素的经验之谈,也确实是“神龙”“东风”两个品牌成功占领市场的根本原因。如果说这是神龙企业“龙飞凤舞”的“内因”话,那么,影响汽车发展的“外因”又是什么呢?由此让笔者想起刘总的另一番说法。“汽车人”刘卫东深知汽车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他作为人民代表,曾提出《倡导理性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议案。字里行间不乏振聋发聩之语:“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成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巨大障碍。”“非…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公关(PR),虽然古已有“说客”之说,但成为一个行当或产业,却是近年间的事。中国加入 WTO 后,PR 业如何发展,尚看 PR 人搅动“三寸不烂之舌”,让“顾客”青睐并信赖才是。否则,“口惠而实不至”,别说兴旺难于上青天,连“牵手”也会成为“左手握右手”。  相似文献   

19.
曾经,两袖清风、安贫乐道、与世无争几乎是教授的“标签”,但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富豪”与“教授”这俨然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角色也发生了“联姻”。坊间  相似文献   

20.
“社保体制”的完善和“医疗改革”的成功,是咱老百姓最高兴的两件大事。有病就医和老有所养是“生存权”的基本内涵,“社保”和“医改”关系到国人的命根子。昔日,国家“一穷二白”,强调“先生产,后生活”,“先修坡,后盖窝”,“小车不倒只管推”,在“国库羞涩”的情况下,没有办好这两件事,苦了“三代人”,也就算挺过去了。如今,改革开放已经30年,国家经济状况今非昔比,有了很大的好转,党和国家倡导“关心民生,促进和谐”,让老百姓享受到改革成果。想起“父辈”、“爷辈”的艰苦奋斗,终于迎来“孙辈”的幸福生活,心情无比快慰,九泉之下的“先辈”也可瞑目了。可是,春节期间朋友们在一起议论国家大事,对眼下“社保”和“医改”的现状,认为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