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将普惠金融与经济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由于普及性普惠金融局限性明显,所以,为了实现进入发达经济体的目标,有必要大力发展开发性普惠金融.与普及性普惠金融的"供血功能"不同,开发性普惠金融是一种"造血式"融资并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着眼于社会不同层级经济主体之间的生产分工合作,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基于发达经济体愿景,提出了发展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基本框架,旨在促使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提升,调整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2.
3.
4.
孙强  郑青 《金融与市场》2007,(12):29-31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需要开发性金融机构来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完成单纯依靠市场和商业性金融无法办到的事情。本文在分析开发性金融独特的优势并结合环渤海经济区区位和政策优势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环渤海经济区开发性金融组织制度的几种设想,进而提出发展环渤海经济区开发性金融的具体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从开发性金融的视角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一,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缺损是造成融资难问题的首要因素。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显示,在中小企业贷款未批准的原因中,企业信用方面存在问题,包括欠息、贷款逾期、逃废债、挪用贷款等占23.6%.居于各类原因的首位。  相似文献   

6.
2011年,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认真贯彻总行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加强与省市政府合作,以规划先行引领业务发展,积极支持"两基一支"重大项目建设,围绕政府热点,破解民生领域融资瓶颈,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业务,为促进河北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该行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密结合河北发展战略,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疫情冲击给我国经济带来严峻的挑战,迫切要求我国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但短时期内无法快速实现新产业的快速构建,只能通过加强产业协作即供应链网络的发展,快速反应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本文首先从国际层面、经济层面、民生层面分析了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性,分析供应链金融发展存在的瓶颈及开发性金融对于缓解发展瓶颈的双向适应性,建议深化开发性金融支持作用、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的文献,对开发性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作用和宏观经济影响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并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全球金融包容性专题调查数据对普惠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国际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金融科技化滞后、信贷可得性不高,且农村地区与世界的差距尤为明显。本文从银行服务的视角采用面板数据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意识和信贷资源价格是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的共同因素,差异体现在信息科技水平显著作用于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受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地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应着重增加居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并普及金融教育,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经济较发达地区则可更多地依靠金融科技化手段。此外,推进普惠金融应在信贷方面有所侧重而非单纯的规模扩张,且要保持合理的信贷资源价格。  相似文献   

10.
论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互补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是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对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范式,对金融交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起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其次,论证了二者的互补关系。在理论上,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既存在着静态互补关系,也存在着动态互补关系。最后,简要指出二者互补关系的实践意义。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有益于双方开展横向合作和纵向合作,进而实现二者的“双赢”,并提升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Hummels et al.(2001)的分析框架,利用OECD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库,计算并比较中国与其他29个主要经济体产品增值率指数及增值比较优势指数。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然而这些比较优势产业的增值率不仅低于服务业和农矿制造业,并大大低于同一产业的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按照研究视角的不同,国际分工理论可以分为世界体系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市场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国家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企业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个人分工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等五大流派。本文对这五大流派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启动4年来,总体运行平稳,业务规模稳步扩大,成为我国实现普惠金融目标的重要载体。本文在介绍我国“银行系”及“非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现行消费金融公司在客户、业务、服务、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普惠性特征,但面临产品“类银行化”、放贷成本高、经营地域受限等困境,必须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补充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来源渠道等方面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地理特征,依据2006-2015年30个省市相关数据,测算农村普惠金融水平;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检验普惠金融发展空间集聚效应.结果发现:各省市农村普惠金融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空间相关性逐年增强,局部空间差异逐渐缩小.普惠金融集聚与农民收入变化之间存在正空间相关性,普惠金融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鉴此,应加强区域空间金融合作,提高保险业普惠度;加强地方政府之间交流合作,发挥普惠金融集聚辐射作用,推动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测算我国28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基于测算结果分析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国及区域层面上均呈现收敛性特征,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慢、中部地区最快。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借助条件收敛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收敛效应。总体表明:无论是从全国层面还是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来看,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高了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速度,有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需求导向来看,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已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从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及专业设置等方面来看,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互相扶持,缺一不可。因此,在"复合型"立体式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设置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两个方向,然后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从而形成该专业人才培养独特的品牌和价值观,破解该专业缺乏"异质性"的发展困境。在未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将劳动关系设为独立专业,实现该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使用变异系数法构建银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讨论竞争程度变化时银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变化.研究发现:银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当银行竞争程度较高时,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同时,相对于民营中小企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国有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反映了当前银行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时存在选择偏向问题.但随着银行竞争的提高,这种问题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8.
基于DEA-Malmquist-Tobit模型,对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调节城乡居民福利差异效率展开静态和动态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影响数字普惠金融调节城乡居民福利差异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调节城乡居民福利差异效率较高,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财政支出水平、互联网普及率与数字普惠金融调节城乡居民福利差异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外贸易开放程度、传统金融发展水平与数字普惠金融调节城乡居民福利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合理配置数字普惠金融资源、政府适当加大扶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互联网普及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外政策性金融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外政府和立法当局普遍注重政策性金融的专门立法建设,有相应独立完善和系统的法律、法规,不仅在机构成立伊始就有法可依,而且还与时俱进地及时调整修改有关法律。相比之下,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专门立法受内外因素的制约而严重滞后,并导致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无序竞争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所以,必须借鉴国外在政策性金融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惯例,结合中国国情,尽快构筑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金融立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