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审计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审计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正是不断提升其反腐败功能。通过案例研究考察基于反腐败的政府审计制度的现状,验证了政府审计在反腐败中作用发挥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问责不到位。接着从完善问责制的视角,借助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的改革契机,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法律,健全运行机制的建议,寻找政府审计治理腐败的有效路径,将审计监督与监察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好各自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家监督系统焕发新的生机。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作为国家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以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特点入手,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全面分析国家审计及国家监察分别与腐败治理的相关关系,并以腐败治理为核心,从战略层面、管理层面和结果层面三个层面探求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的耦合路径,使两者通过有效耦合路径将监督协同效应发挥到极致,进而保证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地履行。  相似文献   

3.
以如何从修改审计法的角度实现审计监督转型为基点,试图从审计信息公开制度、审计监督问责制度、审计监督成果转化制度三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为多角度突破审计监督效果的固有局限提供制度保障,亦即达成审计全覆盖战略目标的三个着力点。通过这些法律制度跟进举措的贯彻,力求使新格局下的审计监督与国家监察在反腐败领域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强  徐会烨 《湖北审计》2014,(11):14-15
审计与监察作为政府监督体系中的两大重要支柱,共同维护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二者存在差异性、相关性与互补性,在长期的合作中创造出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等协作机制。本文首先剖析二者的关系、回顾二者的协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二者的发展前景,提出从体制和架构设计方面,以提高监督效能为目的,整合审计与监察实现“1+1〉2”效果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国家审计的职责与权力。文章在论述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法律依据的基础上,对全国25个省的审计厅以及广东、山西、甘肃3个省的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了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各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方法的有效性较低,针对各监督、指导方法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法律制度、方法实施、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典型的中国式国家审计制度,它实质上是保证和监督干部履行以经济责任为基础的综合整治责任的一种特殊的干部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在价值目标、监督对象、审计信息披露、审计程序与方法技术、问责机制等诸多方面与一般的国家审计制度之间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在规范属性和内容上介于党内法规和法律规范两者之间。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采取“党政联合立法”模式影响了审计法律规范体系的统一性和国家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为依托,在国家审计法律制度之内做出正式制度安排,实现制度的整体协调,充分发挥监督效能。  相似文献   

7.
审计失灵:国家审计"负绩效"的根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审计失灵是国家审计绩效低下的深层原因,审计失灵存在着制度根源与社会基础.要解决审计失灵问题,可以采用审计独立制度、职业准入制度和效率监察制度等制度改革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家审计工作,介绍了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内涵,探讨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国家审计来保证运行国家的权力,来保持社会的稳定,国家审计是一种由国家审计实施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的宗旨,要服从于国家治理要求;是防腐倡廉的措施,也是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因此,国家治理需要通过审计来保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要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利用国家审计,推动国家的治理,在国家审计的监督下不断完善,保证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家审计已进入全新时代。审计内容上,增加了财务报告审计,覆盖面拓宽,绩效审计迈向纵深;计划执行上,参与纪委组织巡察、经济案件协查和服务领导决策的任务增多;组织方式上,上级专项审计和异地交叉审计增多、普遍运用计算机;审计环境上,随着中央审计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成立及人大预算监督升级,压力加大。国家审计在建立与党委、人大、政府的联系机制,与监委工作协同机制,成本投入与效益兼顾,监督审计业务外包方面面临很大挑战。国家审计创新发展对策是完善国家审计体制、建立各方工作融合机制、提升审计效率与质量、健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王刚 《现代审计》2004,(3):75-75
2003年1月3日,蒙古大呼拉尔(议会)通过《蒙古国家审计法》,确立了新的国家审计体制。蒙古国家审计监察委员会(前最商国家审计机关)由新成立的国家审计署所取代,省一级审计监察委员会也将由省级审计长领导的审计机关所取代。《蒙古国家审计法》分为总则、国家审计机关、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审计监督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有效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离不开审计监督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当前我国国家审计监督法律制度中存在诸多不足,如审计机关独立性不强、审计结果公告不透明、绩效审计尚未开展等,这些已严重影响到政府审计的功能发挥。借鉴国外审计监督立法成熟经验,对现阶段中国政府审计监督法规的状况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考课制度是我国古代对政府官员实施经济监督的基本制度,其发展横跨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古代考课制度与我国国家审计中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官员实施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从古代考课制度到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演化过程,既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对官员监督手段的相似性,也反映了其根本政治诉求的强烈反差。考课制度是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先行形态和历史基因。  相似文献   

13.
去年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国审计代表团对蒙古国审计监察委员会的访问,现将蒙古国审计监察机关的基本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922年,当时的蒙古政府内部设立了一个名为“监察处”的控制机构,这个“监察处”具有审计的某些职能,因此被视为审计的起源。从1922年至1990年的近70年间,蒙古国的审计机构变换了10次,期间有时还取消过审计机构。1990年至1995  相似文献   

14.
当前阶段,我国经济正在步入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的转换期、结构升级优化的调整期、创新驱动成为主力的政策消化期,三期重叠的社会"新常态"时期。面对经济发展的现状,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监督的重要机构,要适时调整工作目标与思路,对审计的职能进行新的定位,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保障作用。本文根据经济的新常态政策,针对我国国家审计的理念、职能、方法、目标四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进行分析,探析新常态下国家审计在以上四个方面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把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尤其是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从建立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意义着手,分析建立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必要性,并着重分析目前我国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3~2013年上半年国家审计署官方网站公开披露的180份审计结果公告,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初步探讨国家审计如何通过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基本满足国家治理需求,审计署公开披露国家审计结果,能充分运用社会舆论监督,督促被审计单位有关问题整改,强化国家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实现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17.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及我国国家审计的地位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 国家管理事务中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是国家审计监督产生的基础,同时国家的强制权力又为实施相应的审计监督提供了保证。据考证,审计的产生是从官厅审计(即国家审计)开始的。是国家对其各级官员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经济监督。我国的官厅审计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8世纪的西周时代。据《周礼》记载,当时中央官厅设有“司会”这个官职,负责考核官厅的财政收支,保管书契,版图及副本,行使会计检查的职权。同时设“宰夫”官职,稽核财物出入情况,监督官吏执朝法等。秦汉时代的御吏制度,其监察权力不限于经济,还包括政治和其他方面。可见,从国家审计出现之时,就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审计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国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性质与重点,区分了国家审计与稽查特派员(外派监事会)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审计 必须从以直8接审计为主转向以间接审计为主,充分发挥我们作为“最后”的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通过对投资的审计,对监事会的审计,对社会中介的业务监督来间接地监督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为国家,政府制订产业政策,实施宏观调控服务。  相似文献   

19.
新成立的中央审计委员会对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拓展国家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国家审计体制与制度改革,增强审计监督体系的合力,狠抓审计整改建议的落实,加强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以及加强国家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在新时代,为落实上述要求,国家审计应在强化国家审计人员的政治意识、强化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的跟踪审计、进一步深化扶贫攻坚工作审计、加大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审计力度等方面有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审计风险不同于社会审计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履行审计监督法定职责的过程中,未能充分发现问题、揭示问题,发表了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审计意见或作出不恰当的审计结论和决定,导致审计主体必须承担审计责任而遭受损失或不利的可能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由于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监督活动过程中,没有依法行使行政监督权而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二是由于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不能有效减少审计结果与客观事实的明显误差,不能有效地发现和制止可能扰乱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的违纪现象,不能有效地发现和制止贪污舞弊违法行为,不能对审计事项实事求是地评价,而使审计监督职能遭受严重损害以及自身受到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它所产生的后果不光是表现为直接的经济损失,而更多的是表现在政治、社会、名誉、信誉等多方面的损害,所造成的后果和损失远比社会审计风险的损失大得多,不仅会影响审计机关公正、客观的形象,而且会降低政府实施经济监督的威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