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利益分析方法在对马克思利益分析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中呈现出当代流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利益分析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得到整体运用,体现了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利益分析方法可以发现,旧常态发展导致新的利益失衡形成,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集中在问题突出的私人产品领域,但如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对更高质量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是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体现,供给体系不完善、供给总量不充分、结构不平衡、效率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程。鉴于此,文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基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探讨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始终关注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深入研究社会发展,探讨了社会发展的目的、动力、形态、代价等问题,形成了具有缜密逻辑、丰富内涵、深刻意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为深刻把握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提供了坐标参考。新时代下,我们要正确理解并运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审视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积极寻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通过调节社会再生产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分析和拓展,讨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重大关系,并提出了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看,改革需从调整使用价值结构入手,调节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以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综合平衡。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关系看,两大部类应综合统筹,分类改革。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看,二者的协调是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且通过提高工资水平的方法刺激消费更有利于积累的合理分配和供给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城市规划理论供求理论、周期性发展理论、城市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产业结构入手,对我国房地产业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因——产业结构失衡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证了房地产业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之后就房地产业税制结构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房地产业实施结构性减税的相应政策措施,为关心我国房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人们献上自己的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存在的问题,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围绕界定政府职能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各区际间协调、平衡发展新模式,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8.
如果不认清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的重大区别,寻找其理论根基,将会诱发诸多"颠覆性错误"。从经济学发展历程来看,供给侧理论而非需求侧理论居于主导地位,供给侧理论伴随整个经济学发展。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学派施政背景与目的不同。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蕴含着系统辩证的大智慧,有其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于新时期供给结构性改革时代背景特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优化升级,积极培育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实施板块与轴带结合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提升高级生产要素供给能力。供给侧改革需要双侧管理,协同推进;优化发展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推进制度供给系统性改革,完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9.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不是一般性供给侧改革,也不等同于单纯的结构性调整,而是从生产端、供给端入手,采用综合配套改革的办法,破解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促进供给体系和结构优化,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这项改革必然涉及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改革方向和主线、供给侧改革与粮食安全以及地方改革实践等,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构建以经济内循环为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经济供需结构的协调十分关键,经济结构影响规模的质量,决定效益的高低。传统的改革过多注重金融需求结构的改革,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被提到议事日程。金融供、需之间是一对矛盾,单从需求侧改革或供给侧改革虽然会有一定的作用与效果,但其整体结构性改革必须供需同步协同进行。金融供需协同性改革须针对供需双向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坚持市场、目标、问题、系统、结构、发展、包容、创新、规则、开放等导向目标,进行深度改革,供需结构性协同改革才能够相向而行,改革才能实现成果最大化,金融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才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小说中饱含激情地塑造了苔丝这一悲剧艺术典型,揭示了造成苔丝悲 剧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宗教的迫害、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摧残及其性格的弱点等合力。  相似文献   

12.
论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布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部地区开发的历史和当前发展出发,近期西部大应主要采用点轴开发模式,其主要思路是设计西部地区空间布局的点轴系统;以此为基础确定近期开发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重庆制造业竞争力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重庆统计年鉴》的数据,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对重庆制造业内部28个行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校报是高校的机关报。校报新闻宣传工作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发挥校报的新闻宣传作用,应加强对校报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思路,整合资源,充实内涵,突出特色,不断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充分发挥校报在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宣传导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在贫穷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但这一问题的探讨却蕴含着中国共产党93年的探索。执政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解决了如何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新中国建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认为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化解南北矛盾的惟一正确选择是建立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科学构想。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务人员高效率的行政行为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其行为中的外部性问题却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因为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与帕累托最优原则不符。因此通过外部性理论审视与分析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中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在制度层面完善对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措施。弥补正外部性行为的额外成本支出,加大负外部性现象的成本风险。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为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中国保险公司必须进行企业再造。中国保险公司再造的核心领域是业务流程再造;为确保新流程的高效运作,还必须进行发展战略再造、组织结构再造、信息沟通再造等同步工程。  相似文献   

19.
从版权、作者权到著作权的历史进程中无不体现着立法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及创新。其中财产价值观、人格价值观和智力成果观的不同选择,影响了世界各国著作权制度体系的形成。中国著作权制度也是在一定立法理念的支配下逐步完善,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司必须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使固定资产更新加快。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仍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严重阻碍了固定资产更新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快固定资产折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