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本文从企业集团的角度,以2002-2016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了环境不确定性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集团能缓解环境不确定性导致的投资不足,同时能缓解环境不确定性导致的投资过度;具体来看,企业集团能通过降低融资约束减小投资风险,从而缓解环境不确定性导致的投资不足;也会通过降低融资约束为两类代理问题提供实施条件,从而加剧环境不确定性所导致的企业投资过度;同时企业集团能通过大股东持股比例提高的"监督效应"和"更少掏空效应",减少两类代理问题,从而缓解环境不确定性所导致的企业投资过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投资偏离并不完全等同于投资效率的低下,在非集团企业,环境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投资不足对企业价值无显著影响,环境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投资过度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在集团企业,环境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投资不足会降低企业价值,环境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投资过度也会降低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2003—2014年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检验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债务来源与产权性质对这一关系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债务融资不仅不能有效抑制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反而加剧了其过度投资的程度;债务来源对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异质性影响,相较于商业信用,银行贷款与过度投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产权性质对负债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在国有房企样本中,负债融资对过度投资有促进作用;负债对过度投资的助推效应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对国有房企过度投资的治理失效,即银行借款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促进作用最显著,而商业信用对国有和非国有房地产企业的治理效果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纳入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改革试点范围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处理组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分别从政府干预和内部人控制视角对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与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对抑制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均具有显著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与中央企业和行政垄断行业企业相比,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对地方国有企业、非行政垄断行业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但对投资不足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公司类别未对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与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机制检验证明,国有资本授权经营能够通过减少政府干预来抑制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能够通过治理管理层的代理行为来抑制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背景,从公司过度投资的视角对财务杠杆的治理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2004-2009年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多元化经营对财务杠杆抑制企业过度投资治理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财务杠杆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多元化经营会削弱这种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财务杠杆由于抑制过度投资,对公司绩效起到了正面的影响.而多元化经营同样会弱化财务杠杆对公司绩效的正面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对于理解我国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治理效应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会降低公司经营业绩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1~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不同激励程度下该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相较于投资过度现象,投资不足问题更为严重。第二,股权激励对投资不足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投资不足程度越高股权激励抑制作用越显著;股权激励会加剧投资过度行为,且投资过度程度越低股权激励加剧作用越显著。第三,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并引入分析师关注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会导致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分析师关注并不能发挥其外部监督作用,反而加剧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导致的非效率投资;当制度环境较好时,即制度环境各项指数较高时,能够对分析师和大股东进行监督,缓解分析师关注对大股东股权质押与非效率投资两者之间的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2014年数据,以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作为高管妒忌心理的替代变量,对企业投资效率进行了衡量,发现94.14%样本存在过度投资现象。然后,进一步建立逻辑模型,推导了高管妒忌心理可能引发企业过度投资的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对此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妒忌心理对企业过度投资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学历不但与企业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而且通过调节效应,有效地抑制了高管妒忌心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信息溢出效应会导致大客户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产生影响。以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大客户正向盈余管理会导致供应商企业过度投资,大客户负向盈余管理会导致供应商企业投资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供应商企业与大客户经济联系更强时,大客户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大;并且,当供应商为国有企业时,大客户正向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更大;当供应商为非国有企业时,大客户负向盈余管理对供应商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更大。最后,研究表明,大客户盈余管理会使供应商企业投资与未来业绩的关系减弱。该研究为投资者和监管层理解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以2007—2017年我国绩效衰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绩效衰退是否影响企业投资选择以及外部发展周期是否影响企业决策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绩效衰退会激发企业增加投资来改善绩效,绩效衰退程度较轻的企业倾向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类投资,而绩效衰退程度较重的企业倾向于增加股权类投资和研发类投资。宏观经济周期和行业发展前景会对企业绩效衰退与企业投资决策关系产生明显的调节效应。由此,绩效衰退程度、宏观经济周期以及企业所处行业发展状况均会影响绩效衰退背景下企业的投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是市场预期的一个典型替代变量,其超出企业内部经营预期的部分会对企业产生压力,从而干扰经理人的决策和行为。通过构建盈利预测压力测算模型研究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压力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分析师跟踪和企业政治联系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分析师盈利预测压力与投资不足正相关,与过度投资不相关。这表明企业在面临分析师盈利预测压力时更倾向于减少投资,而不是冒险将资金用于高风险项目。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以及企业政治关联会负向调节盈利预测压力对投资不足行为的影响,外部监督的增强以及资源获取渠道的拓宽能够纠正企业在盈利预测压力下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14~201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企业数字化如何影响投资效率.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提升了投资效率,尤其抑制了过度投资.机制检验发现,业绩波动性在数字化与企业投资效率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新兴产业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小的样本,在非国有企业、非新兴产业以及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2.
已有研究表明,地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具有过度投资严重、投资效率低下、资本结构呈现负债率过高的特征。对此,本文以2003~2011年间沪深两市所有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地方国有企业负债比率偏高的现象是否与其过度投资产生的高融资需求有关,以及财政分权这一制度因素是否会影响投资需求对负债比率的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国有企业的负债比率与其过度投资程度显著正相关;财政分权程度高的地区,地方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对负债比率的影响明显更高。  相似文献   

13.
企业项目投资中蕴藏的各种经营灵活性使得投资决策具有了某种期权特征。文章研究发现,企业债务融资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会对项目蕴藏的实物期权执行价格产生影响,引发企业提前投资和投资规模过度,进而对企业的权益价值、最优财务杠杆比例以及外部融资成本等诸多方面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不考虑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考虑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情况下,依据Richardson(2006)划分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方法将全部样本划分为授资过度样本组与投资不足样本组,研究发现:在投资过度样本组,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但不显著;而在投资不足样本组,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说明机构投资者并不总是追求更高的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需要考虑企业非效率投资.  相似文献   

15.
孙海兵  周丹 《会计之友》2021,(7):126-131
文章选取2014—2018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7250个样本,实证分析环境不确定性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有别于国内现有研究,文章除使用销售收入波动衡量内部环境不确定性外,还引入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EPU衡量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结果发现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下制造业上市公司会出现非效率投资现象,其中国有制造企业倾向于过度投资,而非国有企业投资不足行为更严重。进一步研究表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相比内部环境不确定性可能对投资不足的影响较大。研究结论说明,政策的相对稳定或公平的营商环境对提高制造企业投资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A股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投资效率的角度考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实施效果,并进一步检验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能够显著抑制地方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尤其是抑制过度投资行为,并且这种影响对处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地方国有企业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能够通过抑制非效率投资来促进地方国有企业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沪深A股上市企业样本,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政策对企业战略和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战略能够显著影响投资效率,战略差异度越大的企业,其战略偏离行业战略平均水平的幅度越大,非效率投资程度也随之上升;"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政策科学引导、促进资源配置和缓解融资约束等途径,可以调节战略差异对投资效率的负向效应;同时缓解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进而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沪深A股上市企业样本,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政策对企业战略和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战略能够显著影响投资效率,战略差异度越大的企业,其战略偏离行业战略平均水平的幅度越大,非效率投资程度也随之上升;"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政策科学引导、促进资源配置和缓解融资约束等途径,可以调节战略差异对投资效率的负向效应;同时缓解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进而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代理理论的框架下,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负债融资对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负债与投资过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投资不足呈负相关关系。在进一步考察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影响效应时发现,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仍与投资过度正相关,与投资不足负相关,这说明在我国负债能够对企业起到促进投资过度、抑制投资不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咏英  宝丽  胡阳 《会计之友》2021,(19):94-100
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人民币汇率和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大部分企业处于投资不足状态,而投资过度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问题更为严重;不同企业的年度新增投资比例、投资效率、经营现金流比例存在较大差异;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加剧了企业的投资不足,没有发现影响企业过度投资的证据;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下降是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中介原因;与国有企业相比,人民币升值对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更大;与规模较大企业相比,人民币升值对规模较小企业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更大.上述结论在替换投资效率指标之后仍然成立.文章最后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