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李思一 《环球财经》2010,(11):26-26
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于2010年5月20日宣布在人.造生命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他的研究所已创造出首例由人造基因控制的细胞。尽管这一成果并非如某些媒体吹嘘的人类自己创造了新生命,但也确实在人造生命的征程中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
全球观察     
英国在手臂上培育出人造鼻子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在一名因皮肤癌失去鼻子的男性患者手臂上培育出一个人造鼻子。科学家希望他们的人造鼻子能够让患者重获嗅觉。从无到有培育人造鼻子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培育人造鼻子是一种富有开拓性的治疗方式。培育人造鼻子的第一步是根据原有的鼻子制作一个玻璃模具,而后注入类似蜂巢的合  相似文献   

3.
近日,法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将实验室中用造血干细胞培育出的人造血输入了人体内,而且,其表现与正常的血液一样。隶属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附属圣安托万医院的吕克·杜埃教授从一个志愿者的骨髓中提取出了造血干细胞,然后使用很多生长因子在实验室里将这些细胞培育成红血细胞,并给这些红细胞贴上标签以追踪其一举一动,随后再将100亿个这样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细胞具有潜在的抵抗癌症的能力,不但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能力,还能遏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人类实现自主抗癌不再是幻想。我们常常发现一些癌症患者不能正确对待由癌症引起的思想压力,他们与那些冷静的癌症患者相比,癌症的恶化程度会更快。美国科学家从这种现象入手,发  相似文献   

5.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0,(21):30-30
惊现人造生命 在西方人看来,创造生命从来都是神明的特权。而现在人类却在尝试人造生命。两位美国生物学家克拉依格·凡特尔和哈密尔顿·斯密斯1995年公布了第一份活体有机生命的DNA序列图。并制造出一个具有人造基因的细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创造生命的举动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更能证明人类掌控自然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周刊》2010,(21):30-30
惊现人造生命 在西方人看来,创造生命从来都是神明的特权。而现在人类却在尝试人造生命。两位美国生物学家克拉依格·凡特尔和哈密尔顿·斯密斯1995年公布了第一份活体有机生命的DNA序列图。并制造出一个具有人造基因的细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创造生命的举动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更能证明人类掌控自然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美国《时代》周刊2000年5月22日一期刊文,预测了未来最热门的10个职业和将会消失的10个职业。 最热门的10大职业 1.人体组织工程师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人造皮肤,而人造软骨不久也将面市。科学家预测,从现在起25年内,人类将从皮氏培养皿中分离出胰腺,或尝  相似文献   

8.
[广东十三行史话之八] 美国之父欧洲之父(下) 身为万人仰慕的"欧洲之父",潘振承的后半生其实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波折. 与潘振承同时代的有许多著名的人,例如乾隆皇帝、克菜武、华盛顿、路易十六等政治家和军事家,曹雪芹这样的文学家,也不乏瓦特和拉瓦锡这样的科学家,他们都与潘振承领导的广东十三行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种关系在一位科学家的身上体现得特别紧密,他就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林奈. 瑞典人林奈发明以"二名法"为基础的现代生物分类学,其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生物分类研究需要大量生物标本,而瑞典地处北欧,气候寒冷,生物种类匮乏,科学家缺乏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9.
知识窗     
科技快讯座头鲸与人具有相同的脑细胞美国科学家研究指出,座头鲸的大脑中有一种特殊的神经细胞,这种细胞以前只在人类、类人猿以及海豚等聪明大脑中发现过。这表明,座头鲸等鲸类的大脑也不容小视。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解剖学纪录》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一头成年座头鲸的大脑皮质中发现了一种纺锤体神经元,这种特殊神经元以及在大脑中所处的位置均与人类及类人猿类似。座头鲸大脑中这种特殊神经元的具体功能目前还不能确定,但他们猜测可能与座头鲸的认知能力有关,比如学习、记忆以及环境识别等。另外,座头鲸大脑的皮质中也有…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6(12):18-18
德国研究人员发明一种可植 入眼睛的电子芯片,可替代受损 的视网膜细胞发出感光信号,这 种电子芯片的作用是替代视网膜 中受损的感光细胞,适用于那些因视网膜受损而失明的病 人,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症患者。对于因视网膜受损而失明 的患者来说,利用这种电子芯片可以使他们的视力恢复到 满足日常生活的水平。这种芯片与其他人造视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之前一些装置完全绕过了眼睛本身的结构, 因此不仅需要感光装置,还需要光信号处理和传输装置 ; 而新发明的芯片只是替代受损的感光细胞,它感受到的光 信号仍然通过眼睛中的健康细胞来传导和处理。(网易网)  相似文献   

11.
法国科学家日前发现,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一种名为壁虱的蜱螨目动物会改变吸食动物血液的习性,转而将目标对准人类,它在吸血过程中会传播病菌,因此增加了人患传染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对一种寄生在狗身上的壁虱进行了研究,通常情况下,这种壁虱只叮咬犬类,很少对人类发生兴趣。为证明气候变暖对壁虱行为的影响,研究人员将他们研究的壁虱分为两组,分别在40摄氏度和25摄氏度的环境里放置24小时,随后让它们与人接触。结果发现,第一组壁虱中有50%叮咬了参与试验的人员,而第二组没有一只叮咬人类。这充分说明,气候变暖不但有利于壁虱大量繁殖,还会使其习性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患传染病的人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在新一期美国《纳米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微型聚合物,可以像背包一样附着在细胞上,这种聚合物在递送药物或者癌症诊断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科技的力量     
最近,美国文特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人工合成的蕈状支原体脱氧核糖核酸(DNA),植入内部被掏空的山羊支原体内,创造了第一个具有生命能够繁殖的人造细胞。此项科技成果被列为201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首。美国生物伦理学家阿瑟·卡普兰评论说,这一成果终止了有关生命存在是否需要特殊力量或能量的争论,使它成为人类历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作为移民到美国土地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早期,他们多居住在唐人街,相对独立于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化。他们的后裔中也没有出现过大科学家、大作家。但是,这种情况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是由一群中国留学生引起的。截止一九八○年,中国血统的人在美国获得物理学位的已经超过一千  相似文献   

15.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科学家的一项重要突破:他们开发出了将人类皮肤细胞转化为成熟的全功能肝细胞的方法,并证实,这些细胞被移植到模拟肝功能衰竭的转基因实验小鼠体内后,仍然能够自行蓬勃生长。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8日,日本科学家将不久前认定出约1000个与脑血栓有关的人体基因申请了国际专利。据新闻媒体报道,申请国际专利的是日本大学先进医学综合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这家研究中心从美国购买了先进的基因分析装置,应用“基因芯片”与取自人体的基因进行对照,认定约有1000个人体基因与脑血栓有关。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石川表示,他们下一步将详细分析这些基因的作用,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开发脑血栓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 国际媒体认为,日本的行动不过是时下最时髦的基因抢夺——人类进入新世纪的一场新的圈地运动中的一个插曲。如今,人类有限的基因资源正在做着一次性分配,获取基因效率最高和数量最多的企业,有望利用其基因专利来垄断未来生物和制药工业市场。信息技术界巨子比尔·盖茨说,下一个创造出更大财富的人将出现在基因领域。科学家说,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伟大的认识自身的世纪工程。  相似文献   

17.
《环球财经》2012,(9):127-127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8月1日报道,最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们在人造皮肤这个课题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突破。这一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刊登在国际知名期刊《先进材料》上。目前,多伦多大学正在为这种新的人造皮肤申请专利,并准备将其推入商业领域。  相似文献   

18.
域外传真     
美首次培育出可生产 人体糖蛋白的转基因酵母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科学家最近首次培育出可生产人体糖蛋白的转基因酵母。 科学家们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研究中首先清除了酵母体内的自身糖蛋白生产“通道”,然后为酵母添加5个人类基因,这种酵母便能通过一系列步骤合成出人体糖蛋白。 参与研究的格恩格罗斯教授指  相似文献   

19.
科技商报     
刊中报第六十六期本刊编辑部一、科学家试验行李自动认领技术二、英国科学家发现能抗癌的天然物质三、世界首座商用海上火箭发射平台初步建成四、猫脑中一种化学物质可控制睡眠五、卫星发现小型冰球每天撞击地球高层大气六、火星气候变化无常七、科学家证实中国大陆向东移动八、激光正式成为美国补牙手段科学家试验行李自动认领技术美国等国的科学家正在试验一种可自动认领空运行车的新技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正在就该技术的标准问题进行研讨,如果一切顺利,这新技术将于明年投入使用。这种行李自动认领系统由附着在行李上的“智能片’和能…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发现诱发早老性痴呆症的蛋日质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能诱发早老性痴呆症的蛋白质,如果阻止这种蛋白质的产生就可延缓这种疾病的发作。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最近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这种蛋白质称为“贝塔-淀粉状蛋白质”,存在于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