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让一股股的新技术浪潮相长而非相消,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专注整合和用户体验是成功的关键。 面对席卷而来的技术浪潮,我就想起很早以前上物理课时的情景。你可能也记得,当多个波(比如声波或水波)彼此叠加时,就会产生相长或者相消的干涉,具体取决于这些波到达的时机、入射角以及相对强度。如果是相长干涉,波与波叠加,振幅加强;如果是相消干涉,波与波往往彼此抵消。  相似文献   

2.
正在浪潮服务器业务中,互联网、云计算等销售额已占到近一半,它的变革是如何发生的?在信息技术供应商行列,提起浪潮就会联想到政府客户的一页早已翻过,如今,在浪潮服务器业务中,互联网、云计算相关的销售额已占到近一半。的确,在过去5年间内,浪潮开展了触网变革,其中率先探索的为互联网企业的"定制化之路",让它迅速接近并打入了互联网领地。"如果谈论IT(信息技术),最先提到的行业就是互联网。中国互联网近些年飞速发展,阿里上市后,成为全球第  相似文献   

3.
20年以前,IT部门不得不拥抱PC和客户机/服务器解决方案;现在IT部门面临着消费化浪潮。那么,曾经帮助公司预测客户消费行为的分析技术能拿来解救IT部门保持重要地位吗?  相似文献   

4.
《IT经理世界》2014,(23):20-27
正《IT经理世界》总编辑黎争当下这个时代无疑已经逐渐显露出一个非常明显的印记,那就是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争相谈论的互联网思维。2008年,新一波IT和互联网技术与应用浪潮来袭,主要包括移动、社交、物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这是IT和互联网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盛况:如此大范围的创新浪潮;如此多的激情与争论。同时也给传统商业领域的管理者带来了恐惧,当面对用所谓互联网思维武装起来的新一代进攻者的时候。商业发展史上好像也从未产生过如此泾渭分明的  相似文献   

5.
BYOD办公革命     
《IT经理世界》2013,(12):94-95
每隔20年,办公自动化就会发生一次革命。BYOD是当下新一波办公革命浪潮,它颠覆了企业的传统IT文化,甚至企业文化。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奔腾微处理器、个人电脑、办公套件的发明,催生了第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随后,数据统计和文档被电子化,信息载体从原始纸介质向电子飞跃。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又见证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6.
CIO进化论     
正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浪潮下,不少传统公司内部发生剧烈变革,企业的CIO和IT部门真正从后台走到前台,从技术支撑角色演变为核心变革部门,开始在企业内部扮演变革主力军的角色。7月的三亚,阳光灿烂,海风拂面,在这里与2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CIO汇聚,孔令军难掩兴奋,"公司现在特别注重互联网,老板天天开会都说要拥抱互联网,IT部门的权重在加大,公司也给予IT部门很大的资金倾斜"。  相似文献   

7.
人才吸纳术     
在经济上升期,找到合适的人、留住能干的人是CIO必须应对的“麻烦”。什么样的IT人才最受欢迎?答案很长——经验丰富,要同时具备新技术和旧系统的应用知识;有顶尖的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出色的沟通技能、独立完成工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必须具备业务流程管理经验、有项目管理认证证书、对IT架构有着透彻理解;具备客户服务的态度,如果有供应商管理方面的工作背景就最好。如今,IT的性质正在发生转变,IT部门正在从技术支持中心向创新业务伙伴演进。要成为新型IT部门的一名员工必须具备多种复合技能,而这些技能组合随时间也发生着变化。虽然I…  相似文献   

8.
<正>BC系列同频干涉激波清灰装置的工作原理:激波/压力波发生器将压缩空气势能转化为一次高速气流,通过马达二次加速并瞬时频率释放,间断脉冲使加强管出口形成连续激波或连续压力波,利用加强管输送至积灰空间内。连续激波在有限空间内折射、反射、绕射、叠加,形成模糊等效强激波场,在有效激波  相似文献   

9.
粘的世界     
粘,可以有好几层解读,比如产品的粘性,比如联接,比如各种跨界以及竞合等。有这样一种尴尬曾摆在我们面前:大数据可以改变一切,但它找不出落地的具体方法;智能硬件能为大数据收集燃料,但却没人愿意使用。现在,改变正在发生。刚刚结束的2015CES,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改变的可能。置身其中,你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前沿科技不再是概念或者空想,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大到无人驾驶汽车,小到婴儿的智能奶瓶,不管是物联网、智能家居,还是无人驾驶汽车,不管是裸眼3D显示技术、3D打印,还是已经热谈了两年的可穿戴,“智能化”正在入侵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IT和网络经理应对计算技术挑战的努力中,思科以应用为中心的基础架构(ACI)在优化数据中心网络,改善可扩展性、协调性和自动化程度上发挥作用。当前的计算技术发展正在推动企业数据中心的发展,并促使其相关网络采用新方法。云、移动性、社交和分析四大计算支柱,是推动网络创新新高度的主要趋势,这些网络创新将决定未来几年内数据中心网络的设计和运营方式。与其他类型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相似,网络能够支持并交付对业务成功至关重要的企业应用工作负载。在客户端  相似文献   

11.
正在酝酿的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纲要中,物联网将作为纺织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被列入其中。物联网是一种新概念和新技术,它使新一代IT技术更加充分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它的问世打破了过去将基础设施与IT设施分开的传统观念,将建筑物、公路、铁路和网站、网络、数据中心合为一体,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在改造提升纺织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IT技术的深入应用给消费品制造企业带来的诸多变化, 令人印象深刻。对某些具体行业,这些变化甚至是颠覆性的,不但彻底改变了传统运作方式,还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比如服装企业美特斯邦威在创业之初就依靠 IT确立了新商业模式——虚拟经营,没有车间和厂房,仅通过几间洽谈室和一些电脑就实现了近30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额。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形式快速变化,持续调整,市场竞争态势扑朔迷离。在商业快速变革的同时,我们也进入了技术井喷的年代。云计算、大数据、ICT融合、移动应用、社交网络等技术浪潮的不断演进,带来了全新的信息社会,个人或组织,传统的商业形态或商业逻辑,都在快速改变中。技术企业们在急剧变革的经济形势中,不断创新,希望通过改变客户的商业,来改变自己的商业。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和改变中的客户,传统企业们正在思考应当为自己植入怎样的技术基因。谁能先于竞争对手,拥抱变革,做出改变,在竞争中抓到先机呢?在2013中国CIO高峰论坛期间,《IT经理世界》对话业界主流IT企业,探讨技术商业的变革之路。  相似文献   

14.
前瞻型企业英特尔企业解决方案部中国大区技术部经理梁岩当今,CIO正面临诸多挑战:日益严重的安全隐患、不断增大的IT支出、版本不一的IT规范、IT标准和技术平台所导致的投资分散以及数据增长带来的空前的存储压力,很显然如果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将面临高成本和高风险的后果。不过,要应对这些不断变得更糟糕的挑战,CIO就不能只考虑到现在,  相似文献   

15.
以“创意”为核心、以“试错”为手段的“游牧式营销”将逐渐过渡到以“体验”为核心、以“数据决策”为手段的“精耕细作”。沉浸式互动、内容自动化、程序化原生广告PNA、营销数据管理平台、需求方平台DSP……这些词汇频繁亮相于岁末年初的各种营销趋势榜单。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设备三驾马车正在催熟新一轮营销技术浪潮,在即将到来技术营销大年数字营销也将成为“风口上的猪”。是时候从“下一个微信是谁”的“平台决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浪潮扑面而来的新形势下,如何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经济的发展,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技术入股,把科技和资本这两只推动经济前进的巨轮,牢牢固定在一根轴上,无疑是个成功的实践。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为技术入股指明了方向,技术入股正形成一股推进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势所趋的情形下,愈来愈多的企业纷纷加入到IT外包的潮流中。在这些企业中,不乏微软、花旗银行等诸多进入《财富》500强的国际知名公司,他们绝大多数都以印度作为拓展业务外包的热门首选。这股强劲的IT外包潮流,使这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  相似文献   

18.
《IT经理世界》2014,(5):6-6
硅谷一直是互联网技术创新者的圣地,同时也是推动全球互联网革命的中心,代表性人物更是风靡全球的闪耀之星,拥趸者用各种美誉之词唱赞歌。在硅谷的颠覆者看来,互联网技术不仅颠覆IT产业本身,而且不断地向各个传统产业高歌猛进,比如零售、汽车、教育等等,现在更向广泛的社会与文化领域进军,甚至影响到社会制度,譬如互联网与社会民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国外休闲服装长期占据中国服装市场的同时,国产品牌也正在寻求“收复失地”。 国产品牌能否掀起一股国产休闲服旋风?应该说,能够进入世界著名休闲服品牌行列的,都是一些国际上品牌知名度以及资金、技术相当雄厚的企业。如果在这些环节上存在先天不足,则在竞争上肯定要处于下风。而李宁等相对早些的国产品牌所以能够占据一方市场,就在于其资金和  相似文献   

20.
技术     
《IT经理世界》2014,(21):63-63
正2015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包括:无处不在的计算随着移动设备日益普及,Gartner预测,未来会愈发重视如何满足移动用户在各种情境与环境下的需求,而非仅聚焦于设备本身。智能机器环境感知技术加上深度的信息分析,为智能机器世界提供了所需的先决条件。这项基础集合了能让系统认识环境、自我学习以及自主行动的高级算法。智能机器的时代将是IT史上最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