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青岛绿巨人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物能源领域的初创公司,它创建了中国首家生物能源行业的物联网平台——中国生物能网(www.zgswncom)。生物能源通常指的是通过生物或化学的途径,将能源作物、玉米、秸秆、畜禽粪污、餐厨废弃物、市政污泥等有机质转化成生物燃气、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开发和使用生物能源,是全球顺应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正在颠覆传统产业。能源生产  相似文献   

2.
尽管与现有的主要全球能源治理机构的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中国目前仍然主要依靠传统的双边和地区合作的方式即地缘政治战略确保海外能源供应安全.从能源供应角度看, “一带一路”倡议可被视为双边和地区能源合作的加强版.自21世纪初期以来,中国寻求更多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并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碎片化的国际能源治理体系既不具备权威性又缺乏信誉,国内能源治理的相关机制也制约了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基于当前的国际能源治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全球能源治理应该着眼于有限的目标,例如改善国际油气数据共享机制,提高透明度,加强全球清洁能源合作,稳步推进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而不是追求有约束力的全球能源治理机制.G20为各大国进行协调并管理国际能源市场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机制安排,是实现全球治理目标的良好平台.中国应利用自身在G20的相对重要地位,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相似文献   

3.
根据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自2004年成立后历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全球现状报告》和《可再生能源全球未来报告》,以及中国学者近年来所做的相关研究,当前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呈现以下态势: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高速增长;低油价下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不降反增;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再生能源成本不断下降,部分采用先进技术的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已初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6日至9日,第31届剑桥能源周峰会( CERAWeek)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能源、安全和经济未来增长"( Quest:Energy,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Economic Growth).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政府部门、能源企业、咨询公司、金融机构及大学的2000多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派出由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建中带队的7人代表团,全程参与油气业务相关的主题论坛、专题会议,并与剑桥能源协会专家就全球油气格局、LNG市场发展前景等一系列热点问题举行了专题座谈.剑桥能源周是全球能源界最高规格的会议之一,有能源界"达沃斯"之称,以此为平台的国际交流,对及时把握世界油气行业新动向、新态势大有裨益,为此,本刊记者就剑桥能源周的相关热点议题采访了吕建中副院长.  相似文献   

5.
能源金融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能源金融尚无一致的定义,但是全球能源金融随着社会进步和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发展.能源金融一体化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普遍现象,表现在:金融支持能源工业发展,能源企业积极参与金融市场,能源市场与金融战略的结合,能源效率金融市场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梳理和总结了全球主要大石油公司和国际能源机构——埃克森美孚、BP、壳牌、中国石油(CNPC)以及国际能源署(IEA)、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历年所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并对其重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体上,2030年世界能源发展的格局将不会发生大变化,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仍将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80%左右,以核能、太阳能、风能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将迅猛发展并将占据市场份额的20%左右.其中国际能源署的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石油关乎一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命脉.因此有着“工业经济的血液”之喻。日益匮乏的石油供应,持续飙升的国际油价,全球气温趋于变暖,令寻求能源替代、摆脱石油依赖,成为整个世界无可避免的选择。高油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据世界银行统计: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全球GDP将降低0.3个百分点,同时会加剧全球CPI物价指数上升。能源之忧,牵引着替代能源快步走上前台。  相似文献   

8.
对美国与印度能源合作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合作是美国和印度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印能源合作发展加快.美印两国采取完善能源合作机制、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的举措,使油气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核能、电力、清洁能源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较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美印两国加快能源合作与其各自的战略利益、经济利益以及国际能源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为双方加速能源合作提供了政治保障;印度寻求能源多元化为双边能源合作带来了机遇;为应对国际能源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美印需要加强协调.美印能源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促进全球能源市场的发展.中国应继续同美国和印度在政府层面加强双边能源对话与合作,积极探讨和推动三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互利合作,共同维护世界能源安全,推动国际能源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勇  王立敏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4):14-20,125
2012年版《BP 2030世界能源展望》显示:到203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将较2010年增长39%,年均增速为1.6%,几乎所有的(96%)消费增长都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尽管可再生能源增速最快(年均增长8.2%),2030年化石能源仍将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80%的份额.全球液体燃料(石油、生物燃料和其他液体燃料)2030年需求总量将超过1 03亿桶/日,新增需求(1600万桶/日)几乎全部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并主要由欧佩克和美洲国家的供应来满足.天然气将成为消费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年均增长为2.1%,液化天然气和非常规气将在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印发展速度、规模以及中东的供应能力对2030年全球能源前景意义重大.到2030年,南北美洲将基本实现能源独立,亚太地区的能源缺口却不断扩大.这提醒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源强度;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合作;对非常规资源应加强科技攻关和国际合作,实现其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并逐步实现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球能源互联是指在全球层面形成一个能源互联网即全球能源互联网,以实现全球各经济体能源的共同安全。全球能源互联网由跨洲、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构成,连接"一极一道"(北极、赤道)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电源,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具有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世界能源安全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世界许多国家在充分研究全球油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已开始研究如何应对"后石油时代"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并由政府牵头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计划.其中包括:开发利用氢能、生物燃料、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二甲醚等其他替代能源.综观世界各国对"后石油时代"问题的研究和准备,中国尚有差距,应迎头赶上.为此建议:1)弄清我国能源资源的真实家底儿,实事求是地制定能源的长期战略规划;2)从长计议国际间的能源合作,统筹协调解决涉及公司利益与国家利益或各类能源项目的问题;(3)尽快构建"后石油时代"研究体系,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确立大政方针,制定计划和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2.
美国页岩气开发正在其国内和国际产生广泛影响,全球能源结构也将因此出现新一轮调整和再平衡的连锁反应.页岩气开发在一定意义上帮助美国实现了能源独立,丰富而廉价的天然气供应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使得美国与能源安全有关的外交政策和地区安全政策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从全球能源地缘政治的视角来看,美国页岩气开发将引起地区和全球天然气市场结构的变化,削弱传统天然气出口国的影响力,改变全球能源贸易关系和政治关系,并最终对全球经济竞争局面产生影响.但天然气作为碳氢化合物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本质决定了它仅仅是传统能源发展模式的延续,保障能源安全的可持续模式应该集中在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上.  相似文献   

13.
政策要闻     
智利发布《国家生物能源计划》 6月13日,智利国家科委与国家能源委联合发布了《国家生物能源计划》。智利将向该计划投入6.3亿比索(约合137万美元)。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发与创新,提高生物能源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为国家能源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能源问题涉及面广,全球性强,关乎人类发展的共同命运,但是全球至今没有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能源组织。随着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不断增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的国际能源治理架构是否适合当前与未来的全球能源发展,是否有必要对现有国际能源治理系统进行改革,如何改革?在新的能源治理架构中,中国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针对这些问题,2012年9月19日,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特邀全球知名能源专家、剑桥能源研究会主席、普利策奖获得者丹尼尔·耶金先生,及国际能源机构(IEA)全球对话局前局长、伦敦帝国理工大学高级研究员尼尔·赫斯特先生以"全球能源治理改革"为议题与俱乐部专家进行了交流。会议成果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5.
剑桥能源咨询公司(CERA,简称剑桥能源)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能源咨询公司,总部设在美国波士顿,协会主席丹尼尔·耶金先生曾因其畅销全球的名著《石油风云》而荣获普利策奖.  相似文献   

16.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G20成为不断扩大的全球治理网络的中心,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能源治理的重要平台.中国是G20机制和全球能源气候治理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也是G20全球能源治理的重要的参与者.依托G20框架,中国建立各种层次的能源对话渠道,在峰会内外不断地沟通和磋商,并根据能源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不断调适彼此利益诉求和政策目标,为全球能源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2016年,中国主办G20峰会,领衔全球治理的顶层设计,为中国深入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引领国际能源发展方向、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提供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能源科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全球变暖、油价高涨、能源安全问题,阐述中、美、日能源科技长远发展战略,综述21世纪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和跨部门提高能源利用率及节能技术,展望21世纪的洁净能源发电技术及CO2的捕集及封存技术,认为21世纪能源科技研究开发的重点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能源清洁利用和能源与环境技术.  相似文献   

18.
全球能源治理:结构、挑战及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玉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8):44-50,111
全球能源治理事关全球能源供应结构、总量及其配置,但其根本问题是如何通过集体行动、按什么样的幅度和进度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当前全球能源治理的不对称"三角"结构反映了以全球化市场为基础、化石燃料为主的全球能源利用结构,但这一结构面临相互关联的双重挑战:一是新兴力量的出现打破了原有供求和体制的平衡;二是化石燃料利用的环境外部性问题受到空前关注,而全球性气候协议至今无果。全球能源治理面临重组和变革压力,但变数很大,从而制约了中长期能源投资。展望未来,大国单边政策走向及相互间的双边或小多边合作将是决定全球能源治理走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透视能源外交——兼谈对中国能源外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国地位的上升和频繁的能源外交,使国际力量对比出现微妙变化,加速了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的调整.能源消费国的能源外交主要表现为以外交促进能源安全和对外能源合作,为能源企业海外开发铺路搭桥等.能源出口国能源外交的主要目的是以外交拓展能源市场、巩固能源大国地位,推动能源乃至经济发展.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全球能源相互依赖的加深,以缓解能源矛盾和解决能源争端、推动能源对话与合作为重点的双边特别是多边外交有望成为未来能源外交的主流.对中国而言,为减少与一些国家在能源外交问题上的误解与摩擦,营造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宜在积极发展与相关国际机构及组织的多边能源安全对话与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欧美在能源问题的双边战略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20.
刘向阳 《中国石化》2008,(11):15-17
由于全球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国政府把发展生物燃料作为实现能源多样化、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及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要机遇。生物燃料产业已成为各国大力扶持的战略产业。全球12%、美国20%的玉米和巴西50%的甘蔗用于乙醇制造。全球20%、欧盟65%的菜籽油,全球20%的豆油.东南亚30%的棕榈油用于生物柴油制造。目前土地资源丰富的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