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可  顾乃华 《南方经济》2002,151(4):48-51
当前在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但是,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却越来越严重地限制了第三产业的成长空间,在新一轮城市化浪潮到来之际,笔者认为,应该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加速新一轮城市化的动因,尽快消除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城市化壁垒,以最终实现城市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良性互促关系。  相似文献   

2.
韩素芳 《北方经济》2007,(22):62-63
总结山东省城市化现状特征,工业化主导、外向型经济带动、行政力量推动、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是推进山东省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山东省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进行探讨,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韩素芳 《北方经济》2007,(11):62-63
总结山东省城市化现状特征,工业化主导、外向型经济带动、行政力量推动、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是推进山东省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山东省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进行探讨,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第三产业是推进城市化直接的产业基础,但是现阶段,我国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反过来第三产业的发展缓慢又阻碍了城市化进程。本文在对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相关性的中外差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呈现高度相关性,发展中国家更多地显现的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非同步性,其突出表现就是城市化的超前或滞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要形成三者的良性促进关系,必须逐步拆除城乡樊篱,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调整城市规模结构;加快城市第三产业改革和开放的进程,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快城市化以形成需求导向的新经济增长点,已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共识,按国际上经验,城市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然而,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的城市化并没有起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具体阐述我国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的城市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城市化水平显著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东、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力地支持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全国整体而言,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同样的支持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东部相互带动,中、西部相互竞争的现象。最后,本文认为,城市化不仅实现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也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进步,提高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而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并没有对高等教育发展起到应有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梁娟 《科技和产业》2010,10(9):15-18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一直是我国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对厦门市2000—2008年24个工业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对厦门市工业产业集聚程度指数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我们的结论是,厦门市工业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存在显著的弱负相关关系,在后工业化阶段推动厦门市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通信和信息技术及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9.
服务业也称第三产业,是在人类的物质生活丰富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是以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为标志的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在质上的进步更多地由第三产业来表现,通过第三产业在全社会各领域内的全面渗透来实现。近年来,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增大,第三产业作为城市化后续动力则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就业歧视、农民工素质偏低、城市化滞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有关部门调控监管不力等是造成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发展、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是推动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曹岩龙 《魅力中国》2014,(14):31-32
我国城市化不光是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准,也显著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准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准。我国城市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准差异过大。生态环境恶化、资源问题严重、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等等,都是滞止我国城市化道路发展的因素。重视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遵守市场经济秩序。保持抬高、完竣大城市与踊跃发扬中小城市相结合,激励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有力鼓动城乡一体化历程,是中国城市化政策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一种最优匹配关系。本文从理论上界定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三级响应模式,中国目前正处于中级响应模式,且即将进入到高级响应模式。统计分析显示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导致城市化响应与理论模式不一致。进一步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研究表明:中国第二、第三产业均能给城市化带来持续的正的作用,但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能对二三产业的发展起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集聚经济作用来增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浅议城市化与法治化的正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与法治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 ,城市化对法治化有着积极的影响 ,推动着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另一方面 ,法律是城市化的保护神 ,法治化是城市化的推进器。在现代化过程中 ,迫切需要保障城市化与法治化的良性互动 ,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自贡市城市化进程的分析与研究,强调产业结构优化是地级城市化的直接动力,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导,第三产业、支柱产业与特色经济相融合,城市与区域发展联动的自贡市城市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展开实证分析,首先对城市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并根据研究需要提出相应假设前提,再基于上述分析建立人均产出与相关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和城市化与相关因素的影响模型,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城市化通过第三产业和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且人均知识资本没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最后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未来应当在城市化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中,第三产业以其有机联结社会生产、生活、流通、分配、消费诸环节,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成为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依托,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础.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于全国,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结构不优的问题并存,远不能满足我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消费拉动、保持经济发展大好来势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顺利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优化,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将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塔娜 《北方经济》2006,(11):77-77
在现代社会中,第三产业以其有机联结社会生产、生活、流通、分配、消费诸环节,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成为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依托,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础。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于全国,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结构不优的问题并存,远不能满足我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消费拉动、保持经济发展大好来势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顺利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优化,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将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对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信息化也带来了一次新的城市化革命,成为推进21世纪城市化进程的新动力。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认识。关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一直是各类学者关注的焦点。众多的理论工作者曾从不同的学科包括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如果从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空间集聚的层面看,一般认为:农业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目前,浙江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发动机”和“孵化器”作用,依然体现的十分叫显。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在全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调整,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内蒙古的民族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旅游商品生产、商贸流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产业,而且可以直接推动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发展,也能够间接推动农业、工业和城市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农民的消费结构、流动与城市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90年代农民消费结构,说明消费结构改变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收入的提高,而是农民的大幅度流动,并通过模型验证了经验假说。作者阐述了农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并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它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将是暂时的。要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城市化将农民转移出去,发展第三产业,改变收入的增长源,变自给性消费为市场消费。农民消费结构的自主性改变才能真正启动中国的内需,才能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