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合作兴起了葡萄大产业河南省偃师市缑氏葡萄专业社合作社成立于2001年3月。现有社员5000余户,年销售葡萄6600吨,价值900余万元,帮助农民增收300万元。2006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河南视察期间,专门到合作社视察,对该社引领农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
《中国合作经济》2007,(8):32-32
目前,海南省供销合作社按照“创办一个专业合作社,发展一个产业,致富~方农民,改造一个基层社”的指导思想,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采取领办示范、组织协办、试点带动等形式,大力兴办生产种植型、加工运销型、综合服务型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达30家,种植面积达15000亩,年运销反季节瓜菜17000吨,入社社员近6200户,年助农增收近2000万元。他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采取自销、联销、中介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民运销各种瓜果菜,不断壮大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实力。海南省供销合作社入选2006年“干社干品”富农工程的6家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868户,带动农民2980户,年销售额1937万元,帮助农民实现收入1473万元,打造注册农产品品牌2个,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助农增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县供销社该社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当地种植蔬菜的传统习惯,在三江镇兴办蔬菜专业合作社,几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帮助农民发展蔬菜生产,丰产增收致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农民朋友的拥护,党委政府的赞扬。专业合作社广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引导和帮助农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已成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关心的大事。通过浙江湖州市的实践探索表明,大力培育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东园葡萄专业合作社是依托当地盛产葡萄资源优势组建的九原区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他们立足服务“三农”,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2014年以来,旅顺口区积极打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升级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区10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参合人数达1.5万余人,直接受益2万余户农民。覆盖提速行动,搭建服务"主心骨"旅顺口区始终把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作为首要工作,打造服务合作社发展的"主心骨"。符合组建条件的及时建,缩短组织覆盖"窗口期";对产业特征明显、分布集中的,由街道牵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原为榆树市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由榆树市供销合作社于2009年3月创建的。2010年底,经吉林省工商局批准后正式成立。几年来,该合作社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致富这条主线,大胆探索与实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区建设》2003,(9):22-22
合作社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自愿、互利为原则。以农民增收、共同致富为宗旨。实行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9.
4月23日,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仙居乡肖店村清水湾合作社的社员在红薯种植基地剪苗种、移栽红薯苗.该合作社今年从山东省薯业集团公司引进种植了2200多亩优质品种脱毒红薯,预计亩产值有4000多元.此外,还吸纳了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北清苑县社把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牢牢扎在“三农”之中,积极创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流通中的实际困难,切实把为农服务、帮农兴业、助农增收落在实处。截至目前,已建成玉米、草莓、花生、粉条、籽种、棉花、小麦等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38  相似文献   

11.
合作社虽然将农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解决了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诸多难题,但是农民本身实力就比较弱,如何建立在农村行之有效的金融体系成了农村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的王勇认为应该将政府和合作社的作用充分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取得突破成就的一年.全国已经登记的专业合作社达到25万家,带动农户的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加快延伸,服务内容日益扩展.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之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合作社制度的优势,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宝鸡市供销社把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供销社的战略任务和改革方向,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供销社形成的“五大载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市场、村级综合服务站)优势,引导农民进市场,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探索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新途径,使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框架初步形成。培育发展龙头企业14户,创建各类专业合作社121个,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470个。推销农副产品2.3亿元,带动农户11.3万户,占全市产业化经营比重的29.3%,帮助入社农民人均增加收入38元,推动了全市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通过参与农业产业化有力地促进了供销社经济效益的提高,全系统在2002年盈利145.3万元的基础上,今年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大力培育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农村实现家庭经营与市场经济对接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的有效形式,是村级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促进自身发展,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为了适应农业规模效益,由农民、农村个体大户、农产品经纪人等按照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以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自助服务性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引导和帮助农民实现组织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关心的头等大事.实践表明,大力培育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数量达到220余万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能回避的是,一些农民合作社在组织农民走向共同富裕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发展农民合作社,从来不只是经济问题,一直是政治问题。合作社除了经济职能,还有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职能。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根据地通过农民合作社,反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教育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合作经济》2012,(4):14-17
基地模式助农增收供销合作社系统内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供销合作社实现龙头企业为农服务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些批发市场大多采用"公司+合作社"、"公司+合作社+基地"等模式,通过多种形式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农业生产市场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由北京绿富隆蔬菜产销合作社牵头22家合作社,于2011年4月18日成立北京腾隆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北京腾隆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在组建之前,就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对联合社成立后的运作模式进行了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个弱势产业,如何让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共抗市场风险,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平台,是湖北省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社的初衷. 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由孝昌县果品产业协会改制成立,是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林果科研、农产品产供销服务于一体的民营经济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9.
2007年颁布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标志着我国的合作社发展进入了制度化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擎.本文在全面论述合作社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求能指导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戴建忠 《乡镇经济》2002,(12):41-4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程度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风险系数也在逐步加大,农民增收因此而遇到了新课题,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解决这种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海门市三厂镇镇西村适应形势,依托本村种植冬春茬果蔬大棚的农户,于2002年初成立了镇西村大棚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以下简称专业合作社)。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助农增收的中介和纽带作用,架起了一座农民增收的桥梁。该社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本着“为社员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所需的经济、技术服务,维护杜员合法利益,增加社员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