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代理成本的角度检验了自由现金流量、长期负债和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自由现金流量越多,审计费用越高;长期负债比例越高,自由现金流量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上证180指数成分股为样本,利用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参考Ash—baugh et al.(2003)模型对样本公司2005-2007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了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审计费用总额和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被审计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越多,审计质量越高。而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对审计质量有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研究企业债务治理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着眼于自由现金流量。通过研究债务治理的效应,得出债务治理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债务的存在,减少过度投资、在职和非在职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自由现金流量,从而减少企业代理成本,最后降低费用粘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房曼  杨凤 《会计之友》2013,(9):94-97
文章根据前人对费用粘性的分析方法,利用2007—2011年的76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观测数据验证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确实存在费用粘性的行为。为了找出影响费用粘性行为的因素,分别利用两个外部因素: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以及两个内部因素:股权集中度与自由现金流量来验证其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与费用粘性为负向关系,而股权的集中可以降低费用粘性,自由现金流量的增加则会增大费用粘性行为。  相似文献   

5.
浅析企业价值估价中的自由现金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由现金流量的概念和构成 人们很容易混淆资本项目中的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估价中的现金流量,其实两者并不完全相同.资本项目的现金流量的预测和计算关注的是项目投产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的影响.一般计算方法是,在项目所带来的净营业收入基础上加非现金费用(如折旧)之后,即可得投资项目所带来的现金流量.在企业价值估价中计算的现金流量关注的则是自由现金流量.这里所说的"自由"是指在不影响企业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将这部分现金流量自由地分派给企业所有的索偿权持有人,包括短期、长期债权人以及股权持有人等.  相似文献   

6.
欧群芳 《企业经济》2012,(8):156-159
自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成为要求公布的信息以来,大量的学者开始研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问题,以试图为我国审计收费的合理定价提供理论依据。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基于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在控制相关影响审计收费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2010年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程度与审计费用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审计收费就越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9~2010年沪市数据考察关联方资金占用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关联方占用的资金比例越高,则审计费用也越高;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尤其是非经营性资金的占用会给上市公司带来风险,因而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定价时会考虑这一因素对审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审计师审计收费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审计收费水平越高;(2)相对于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风险承担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3)相对于民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对国有企业的风险承担行为收取了较低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1)法制环境在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风险承担收取较高的审计收费中起到完全调节作用,即法制环境越好的地区,审计师对企业风险承担收取越高的审计费用;(2)在对企业的风险承担收高审计费用的同时,审计师相应投入了较高的审计资源,降低了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普遍背负一定的政策性负担,政策性负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话题。利用2007—2018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从审计费用视角,以企业冗员为例,检验了政策性负担对企业经营的负面效应。研究发现,企业背负的政策性负担水平越高,审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经营风险、代理成本和盈余操纵是导致上述效应的三个渠道。进一步研究表明,政策性负担与审计费用的正向关系受到劳动保护程度的影响,劳动保护程度越高,政策性负担与审计费用的正向关系越强。政策性负担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在国有企业更显著。另外,政策性负担对审计费用的增加既有审计师增加了审计投入的原因,也有风险溢价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性负担对企业存在明显的负面效应,审计师在做出审计收费决策时考虑了政策性负担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8—2016年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数据,研究异常审计费用对债券评级的影响,以研究信用评级是否存在信息含量。结果表明,异常审计费用对债券评级结果具有显著的调低效应,且这个结果不受评级机构异质性的影响,另外这一调低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经济下行期间更显著。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异常审计费用越高,企业的违约风险Z值越高,债券发行利差也越高,从而证实了异常审计费用的风险观。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提供了额外的动力,促使它们对会计师事务所与评级机构的业务过程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上市公司诉讼风险不断攀升,对审计师决策行为的影响日益凸显。基于这一背景,系统探讨公司诉讼风险对审计决策的影响,分别研究公司诉讼风险对审计费用决策和审计意见决策的影响,并考察在诉讼风险冲击下审计费用决策和审计意见决策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我国制度背景,研究法律环境差异性对两种决策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诉讼风险越高,审计师收取正向异常审计费用的概率越高,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审计费用策略和审计意见策略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审计师倾向于在出具标准审计意见时收取正向异常审计费用作为风险补偿。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外部法律环境薄弱地区,审计费用决策和审计意见决策之间的替代关系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合理解释和评价审计师的决策行为,对监管机构规范审计师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财会通讯》2011,(10):49-52
本文采用2003年至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盈余管理寻租、审计风险以及事务所风险承受能力对审计意见收买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上市公司操控审计费用,收买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盈余管理行为的审计风险越高,审计意见改善的概率越高;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越强,审计意见收买的概率性越高。这说明我国审计环境中的法律、监管制度以及公众舆论压力还不能有效地约束会计师事务所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大规模事务所的高道德底线,使其更容易参与合谋。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上交所“上证e互动”及深交所“互动易”网络互动平台中问答板块的爬虫数据,以2013—2018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研究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信息互动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互动平台上投资者提问次数、公司回答次数越多,公司回复率越高,问答间隔时间越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程度就越高,而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使得审计风险减小进而降低审计费用。结论可为信息互动和审计费用关系提供经验证据,推进网络互动平台信息在审计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和检验了CEO自恋如何影响公司审计收费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CEO自恋程度越高的公司审计费用越高,且CEO自恋主要通过影响公司战略差异进而影响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CEO自恋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和董事会监督较弱的公司中更显著。研究结果不仅为影响公司审计费用的前置动因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从人格特征维度补充和深化了高阶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向下粘性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费用粘性具有不同作用:应计盈余管理强化了审计费用粘性,随着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加,审计费用的变动呈现出更强的“易涨难跌”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对于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和负向应计盈余管理都非常显著;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粘性没有影响;盈余平滑会弱化审计费用的向下粘性,盈余平滑程度越高,审计费用的粘性越差。  相似文献   

16.
王庆东 《财会通讯》2021,(23):29-33
本文以2010-2019年深市创业板制造类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现金股利政策和预算松弛及交互作用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内在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预算松弛会加剧企业的异常审计费用,即预算松弛与异常审计费用间显著正相关;现金股利政策的实施能有效抑制异常审计费用,且股利分配程度越高这种抑制作用越显著;现金股利政策能显著削弱预算松弛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加剧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存在诉讼仲裁和违规处分事件的概率越高,其支付的审计费用越多;诉讼仲裁和违规处分次数越多,审计收费越高。说明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与审计定价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袁芳英  朱晴  何琦 《会计之友》2021,(22):108-114
以2014—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使上市公司审计费用显著增长,而这种增长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探究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数量及事项类型等具体特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越多,审计费用越高;披露不同类型的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资产减值类、股权质押类及资产存在类三种类型的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费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2014—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讨企业创新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创新投入越多,其异常审计费用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会诱发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而导致异常审计费用增加;异质性检验表明,法制环境和事务所规模是企业创新影响异常审计费用的重要调节因素,在法制环境较好和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样本中,企业创新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审计师和相关部门加强企业研发活动审计与监管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2009—2013年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自由现金流量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与自由现金流量呈“U”型关系;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小于零时,股权融资成本与自由现金流量呈正相关;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零且自由现金流量比较少时,股权融资成本与自由现金流量呈负相关;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零且自由现金流量比较多时,股权融资成本与自由现金流量呈正相关。研究结论为规范自由现金流量管理,有效控制股权融资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