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通过讨论审计正义研究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分析了审计正义的理论内涵,并具体解析了审计正义的理论内涵——契约正义、程序正义和道德正义。  相似文献   

2.
审计正义是正义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和形式,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日渐凸现的一个重大伦理问题.审计正义以规范性为主要特征、从制度或体制的视角对社会正义进行审视,表达出人类对正义的追求.本文从经济学和伦理学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正义、审计的基本内涵,论述了审计与正义的关联和冲突;从正义理论的发展、秩序和规则、现实操作等三个角度分析了审计正义凸现的背景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内涵及各自追求的价值,然后分析了当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二者的实现相矛盾时的取舍问题,引用美国"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为例,提出实体正义应当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结果,也符合司法惩恶扬善,罚当其罪,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之本意和初衷。最后指出当实体正义的实现与程序正义的实现相矛盾时,应当坚持实体正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西方正义理论发展经历了两次循环和螺旋式上升后由罗尔斯进行了综合。西方正义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恪守“经济正义”的原则,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必须引入“以自由看待发展”的新理念;进一步扩大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从对正义的探求,正义对法的价值和法对正义的作用等方面,来略论法与正义的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环境正义的三个维度阐释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两山理论”三个主要层次内涵,为企业进一步践行“两山理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对立和激辩一直贯穿于哲学、法学和经济领域。在审计领域,对于政府审计质量的界定和度量,程序质量和结果质量的二维价值观同样存在。本文从程序观和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政府审计质量的界定、度量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政府审计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法律是反映、体现、落实正义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也只有反映、体现了正义的法律,才能落实为公正和谐的社会交往秩序。国际私法的价值是国际私法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正义是国际私法所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冲突正义是传统国际私法的价值内核,实质正义是现代国际私法法律选择方法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从冲突正义向实质正义的嬗变是当代国际私法发展的基本趋势。但这一趋势并不表明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是相互抵触的关系,传统的冲突规则没有因为要追求实质正义而被舍弃,其存在价值至今仍不能被完全否定,并且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冲突是完全可以得到平衡的。而当代国际私法就是在对各种理论进行了扬弃后,向着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融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曹兴华 《新远见》2010,(7):94-102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产生之时并没有考虑国际关系在内,但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试图把他的理论运用于国际法领域。从1993年的《万民法》一文到1999年的《万民法》一书的努力,可以说就是这种理论扩展的结果。但是罗尔斯的《万民法》揭示出他的国际理论实际上是非常不完善的,他的万民法还存在诸多。罗尔斯一生高度关注正义这个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正义论》和《政治自  相似文献   

10.
正义,每个时代的人都在谈论的话题,在现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中,从公平正叉入手,全面系统的论证了社会制度和正义的关系,指出正义的对象就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教育行政体制正义的内涵,即一个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体制的建构和改革,来实现教育平等并维护公正、公平与合理的社会关系。并根据"教育行政结构关系"这一分析框架探索了教育行政体制正义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探析正义究竟是什么、正义与非正义究竟谁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二者谁更能使人获得幸福及二者有什么差别等有关城邦和正义观的问题.研究城邦统治者的智慧和能力、辅助者的勇敢和意气和城邦所有人的自我节制,再由正义将三者有机结合统一达到一个和谐的整体.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论证逻辑,探究正义城邦的结构、特点、功能及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司法会计制度的理论引进是对中国司法者理性与心智的增益和补充。中国特色的司法公平廉洁正义理论,离不开司法会计及专家证人制度的建构和推动,国家政府间的审计、社会企业间的审计内部控制缺失及公司财务舞弊堪忧现状,促进了司法会计及专家证人对涉案本体在程序正义上的支持和实体正义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正义论的两个基本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和机会的公平平等与差异原则,既贯彻了自由主义的基本精神,又表现出对于弱势群体的较多考虑。本文试对两大正义原则作简要阐释,并基于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对我国的社会如何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三方面做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5.
身份正义是基本的社会正义。身份特权、身份歧视、社会排斥与身份摧残等现象,侵害了身份正义。身份正义吁求:奉行法治理念,兼顾分配与发展功能,保护公民基本权益来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之一,而制度正义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基本保障。所以,制度正义的实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制度正义的构建途径进行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社会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之一,而制度正义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基本保障。所以,制度正义的实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制度正义的构建途径进行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的逻辑及其矫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空间正义的缺失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给我国城市的"空间正义"缺失问题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并寻求其治理之道,本文尝试从一种调节理论出发,建构一个整合的空间调节理论框架,然后在此框架下具体考察我国城市空间重构和空间正义缺失的逻辑。最后,本文重点从价值、制度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的矫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美国冲突法革命的各种学说流派进行分析、归总之后,指出困扰冲突法理论革命的肯綮之处在于如何为公正找出一个可操作的标准,从而在追求实质正义的同时兼顾法的安定性。本文将抛弃传统法学的利益分析方法, 而利用法经济学的工具,特别是交易成本的概念,对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这两种价值各自进行定量分析,并以此为依据 ,为这对法律上最重要的利益冲突的均衡点的确定做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梁华平 《财会通讯》2011,(12):98-100,117,161
西方学者在长期的研究中形成了社会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公民理论和发展投资理论等,契约和利益始终是贯穿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基础的主线。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公平正义被视为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本文认为,从正义的视角解读企业社会责任,是从西方个人、群体权利本位向社会整体利益本位的转向,经济责任的履行有利于增进社会利益,法律责任的履行有利于维护社会根基,道德责任的履行有利于弘扬社会美德,这是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和正义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