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贮木场是国家保管储备原木的仓库,它又是原木生产的最终工序同时也是商品木材调拨供应的场所。福建省,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计划内生产原木300万m~3,其中250万m~3需要集运到贮木场进行贮存、保管和调拨供应。多年以来,林业部门都极其重视我省贮木场的经营管理工作,但用什么样管理方法适用于贮木场生产特点,曾经引起各行家们的热烈争议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2.
迎春林业局贮木场于7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该场占地面积34万m’。年设计生产能力10万m‘商品材。多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贮木场质量管理处于落后状态,是牡丹江林区有名的“老大难”。近年来,他们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改进了贮木场质量管理,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自1988年以来连续被国家林业部和省森工总局评为“最佳贮木场”,并多次荣获林业局“标兵单位”和‘先进单位”称号。1.建立产品质量制约机制近年来,随着木材产及的逐年调减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该厂产品质量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逐年增强,建立健…  相似文献   

3.
皖东国有林场从间伐、低改、皆伐迄今,已有十多年采伐作业历史。经营面积较大的林场,每年几乎都有上万立方米原木进入贮木场。众所周知,管理才能出效益。如果不加强贮木场木材进、销、存管理,很多隐藏的弊端和流失漏洞难以发现。不能发现问题,就不可能作出纠正的对策,没有措施对策,管理水平就难以提高。管理水平提不高,岂谈创效益。原木下山归人贮木场,虽不是易碎易腐易霉物资,但是它也有以下几个方面损耗。(-)自然损耗木材因长时间销不出去,被风吹日晒雨淋,促使木材收缩系数增大。不论是按方量材积和按吨过磅销售,误差相对…  相似文献   

4.
大洲贮木场除主业经营木材外,下设一个制材加工厂。近年来由于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了企业变动费用的增加。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如何增强企业生存能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对加工业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整理了制材加工业在木材市场开放时期的几个有关指标数据:从上表可以看出,“七五”期间原材料年均递增19.64%,成材销售单价年均递增17.28%,另外成材工厂成木每立方米年均递增20.07%,但产品单利反而年均递减3.83%,这几个数据很明显地反映了加工企业的现状。原材料进价与产品销价的上涨程度不同步,…  相似文献   

5.
<正> 林业部于1981年底颁发《贮木场工程设计规范》,并于1982年起试行;十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深入,木材经营全面放开;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由此林业生产管理体制和木材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导致贮木场生产类型和生产规模的变更;也势必影响到贮木场工程设计工作中对贮木场设计规模的确  相似文献   

6.
龙岩地区贮木场是闽西较大的木材贮运、加工企业,主要产品有原木、锯材、纤维板、瓦楞板、装饰板、木地板等。1985年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市场开放以后,企业面临困境越来越多。首先,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量逐年减少,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开放前,原木经营量15万m3,锯材生产量4万m3,开放后,原木经营量不足5万m3,锯材生产不足1万m3,由于经营量逐年减少,产品的单位成本费用增加,造成企业经营亏损,至1994年止,企业累计亏损416万元;其次,是企业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没有彻底解决,企业存在“等、靠…  相似文献   

7.
贮木场既是森工企业木材生产的最后工序,又是国库重地,实行封闭式管理是大势所趋。各森工企业都不同程度对贮木场推行封闭式管理,其做法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很可观的。然而从现阶段的实践看来,这些管理模式并不完善,企业利益流失现象屡禁不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管理上进行再思考、再完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贮木场管理问题,防止“蛀虫”吞噬企业利益,必须推行检尺员的榜位负责制与得区的每木管理机制。检尺员的楞位负责制是指由一名或几名检尺员承包一个或几个楞位,负责这些楞位的产、销、存全过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有些森工企业开发了贮木场微机管理的软件,这些软件各有特点,但由于缺乏系统性和统一的技术标准,不能适应计算机网络化发展的需要。北京国家木材交易市场,根据我国森工企业贮木场管理实际情况,研制开发了(贮木场微机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贮木场从原木生产、验收缴库、支拨检验、划拨统计及成本核算的全过程管理,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交换传输。并具有如下功能:①缴库单、支拨单等原始单据及数据可自动存储,以便长期保存。②验收缴库单、支技成u拨单输入计算机后,即可计算出材积\价值,并自动进行库存累计和消减,及…  相似文献   

9.
<正> 贮木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企业。1985年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市场开放,给林业生产的各部门注入了生机,木材营销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使贮木场的性质也向工商结合的方向转换。近年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木材流通过程而言,贮木场的木材吞吐量明显减少了,很大一部分木材流通量被相继成立的木材经销公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通过对伊春林管局所属的南岔木材水解厂、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友好木材综合加工厂、新青木材综合加工厂、哈尔滨木器制造厂、正阳河木材综合加工厂(以下简称“6户加工企业”)的现状调查,结合新青木材综合加工厂的破产清算实践谈几点思路,仅作为一种探索。1.六户大中型木材加工企业的现状伊春林区开发建设已有40多年的历史。40多年来,伴随着木材采运生产的发展,形成了6户加工企业(其中有两户是1995年初由省森工总局移交给伊春林管局管理的)。在伊春森工经济发展上,原4产木材加工企业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6年,4户加工…  相似文献   

11.
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贮木场在振兴林业工作中如何挖潜增效:完善制度和措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以人为本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合理造材,实现木材效益最大化;加大剩余物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2.
从四个方面对贮木场如何实现木材效益最大化进行了论述: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上动脑子;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在夯实企业管理基础上做文章;抓好关键,把好“三关”,在加大企业管理力度上用气力;强化监督职能,严明奖惩,在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是国家的重点林区之一,经营面积1099.9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629.8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69271万立方米。有4个林管局、40个林业局、14个木材加工厂、6个林机厂、2个工程公司,还有112个企事业单位。职工49.7万人,固定资产45.3亿元。建国以来到1987年底,人工林保存面积2000万亩,共为国家生产木材3.89亿  相似文献   

14.
<正> 云南金沙江林区,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全区原设计总面积869万公顷,蓄积4亿多立方米,设计出材量1.19亿立方米。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开发建设,至今已建成9个森工局、2个木材加工厂,木材水运、林业机械修理、林业工程企业各1个,现有职工19,000多人。林区开发建设以来,为开发边疆、繁荣山区、发展民族经济和支援国家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  相似文献   

15.
一、开放南方木材市场的反思 1985年1月,国务院作出决定;“南方集体林区取消木材统购,开放木材市场,实行自由购销”。这一决定被认为是林业上的一项根本性改革,是木材经营体制的重大突破,是振兴林业的战略决策。这一改革的目的是,完善南方林区林业生产关系,使集体林区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同时解决长期以来木材价格背离价值的问题,给林区人民兴林致富打  相似文献   

16.
四川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有林地面积为1.02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1.33亿立方米。现有重点森工企业24个,地、县小型伐木场59个,木材水运企业4个,木材加工厂4个,国营林场297个。共有林业职工17.2万人,其中:森工采运职工7.95万人。建国以来,全省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0.8亿元。建成林区  相似文献   

17.
我国林业企业木材运输分陆路和水路运输两种方式,陆路运材又分森铁运村和汽车运材。森铁运材是我国北方林区广泛采用的运材方式。森铁运输是指林业企业的内部运输,其任务是将伐区生产的木材、林付产品及伐区采伐剩余物等产品运到贮木场或直接运到需材单位。森铁运输同时还承担林区的客货运输任务。与林区汽车运输和水路运输相比,森铁运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森铁运材成本核算的特点1.森铁运输的主要任务是运输水材,但也同时担负着林区物资的运输和旅客的运送任务,木材和客货运输是交叉混合进行的,生产费用很难划分清楚。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18.
一、木材价格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理顺价格关系,支持林业的发展,国家对木材价格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县1985隼U卒.国宝取消了对南方集体林区木材的统购统销,放开了集体林区木材价格,实行议购议销。同时,逐步缩小了重点国有林区统配木材的指令性计划,增加了企业非统配木材的自销比重,形成了计划内外木材价格“双轨制”的管理格局。近几年间,国家三次调整了国有林区统配木材出厂价格,并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建立了林价制度。使平均每立方米木材的出厂价格由1985年的8733元提高到1993年的281.50元…  相似文献   

19.
改革木材流通体制,培育木材市场,逐步建立与完善木材市场体系,是当前南方集体林区面临的进一步改革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组织科研、教学与林业管理部门的同志,以福建省三明市林区为基点,研究深化木材流通体制改革,探讨培育木材市场体系问题,以寻求南方集体林区发展林业产业经济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现行补偿方式的弊端按现行森工会计制度规定:南方集体林区采运企业固定资产损耗的补偿,是通过林业主管部门对木材收取一定比例的更新改造资金,然后按其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我省木材公司按7%,贮木场按5%)返回而实现的。在木材放开后的集体林区继续实行这一补偿方式有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