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汇丰控股将2005年自己在中国市场增长900%的最新成绩单通过不同的渠道释放出来时,整个国际金融界都不禁向这个财气横溢的金融巨子投去了惊异和羡慕的目光。在跨国银行巨头密集穿梭的中国金融市场,汇丰控股能够长袖善舞并健步如飞,让人们再一次领略到其作为世界第三大银行和欧洲第一大银行所具有的超常本领和力量。  相似文献   

2.
汇丰回马枪     
王瀛 《英才》2011,(9):28
此轮的所有举动似乎昭示,汇丰将调整其战略中心,目标则直指中国。汇丰要重新回到中国市场抢地盘了。在欧美市场逐渐恶化,主权债务危机蔓延令人担忧之际,多家全球银行宣布大规模支出削减计划。外资银行也开始了调结构。  相似文献   

3.
李宁、耐克、阿迪达斯:中国市场谁称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晶莹 《企业文化》2005,(5):68-70
中国的体育产业就像一只皮质优良的篮球,但里面的气体不足,缺乏应有的弹力。尽管这样,耐克公司还是调整了中国市场的政策,把中国市场的第一竞争对手从阿迪达斯转到了李宁。  相似文献   

4.
鲶鱼汇丰     
叶檀 《英才》2009,(9):30-30
汇丰最担心中国监管体系是否能与国际最高水准接轨,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中国的政策风险深不可测。  相似文献   

5.
美国花旗银行,实行存款收费,引发上海一名储户将花旗告上法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银行,存款为什么收费?银行,存款能否进行收费?状告花旗事件引发的是人们对金融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花旗对存款进行收费的背景和内在理念是什么?正在备战外资金融机构大举进入的中资金融机构们,中国的广大储户———作为百姓金融的投资主体们,又该如何面对事件背后隐藏的金融观念的嬗变呢?状告花旗,其实成为一根导火线,不管人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它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它把人们引向一个新的视角。从这个新视角来看银行,人们发现,银行其…  相似文献   

6.
金融炼金术即是点石成金术。金融及其衍生工具历来是市场经济中最令人莫测高深的领域。多少年来,这一领域被渲染成投机的天堂和大众的禁地;多少年来,这一领域演绎的那些极富人类智慧亦最能激荡人类心灵的传奇,仅为行内少数人士所知。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的挺进,这一高智慧的游戏将被赋以越来越多的东方色彩,向来被西方主宰的国际金融也将揭开新的篇章。在我们看来,单伟建主持收购韩国第一银行毫不逊色于盈科收购香港电讯,在智慧的层面上还更能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7.
张锐 《企业文化》2006,(6):47-50
当汇丰控股有限公司将2005年自己在中国市场增长900%的最新成绩通过不同的渠道释放出来时,整个国际金融界都不禁向这个“财”气横溢的金融巨子投去了惊异和羡慕的目光。在一个跨国银行巨头密集穿梭的中国金融市场,汇  相似文献   

8.
近期,在上海市政府最新公布的2014年度上海金融创新奖名单中,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中国)以“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创新”项目获二等奖。该项目为其在上海自贸区内开展的面向“总部经济”客户的金融创新服务的一部分,包括为自贸区内的大型跨国企业提供人民币和外币的跨境双向资金池业务、跨境集中收付和轧差净额结算业务等
  一揽子创新的全球现金管理业务。花旗中国一方面协助区内企业成为亚太区的结算中心、资金中心或再开票中心,提升亚太区总部功能;另一方面,帮助跨境集团客户加强全球资金的统筹调配和有效监控,提高资金管理效率。目前已帮助多家财富五百强企业在自贸区内开展了此类业务。  相似文献   

9.
如果低估了中国企业成为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实力,国外企业领导人将会置自身于危险之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大不同     
中国现在急切地需要能解释中国经济现象的理论,可惜现在这个理论还不系统很多国外的理论在中国不适用,我们说是这样说,可到了分析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是难以跳出国外如何的思维。学习别人不是坏事,可今天中国经济和企业的许多现象更需要我们的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东方企业家》2008,(4):16-16
为加紧中部地区布局的重要一点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汇丰郑州分行的筹备成立申请已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汇丰将因此威为首家进入河南省的外资银行。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12,(6):115-117
面对竞争对手的咄咄逼人,大陆集团底盘与安全部必须也正在加快它在中国前进的步伐,黑河冬季试验场只是它在中国加速布局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根据理财周报不完全统计,8月30日至9月3日有30家银行发行了161款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维持在相对的低位。  相似文献   

14.
按照1998年12月21日备忘录的规定,本来应该在1999年4月30日之前完成,但实际上这个谈判进行了整整15个月,直到1999年12月23日才签了最后的协议,结束了整个协约的谈判和签署。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企业寿命据说原来是1O年,后来有人说是5年,再到最近确切的统计数据是2.9年。中国企业为什么会如此短命?这是一个不得不令人深思的问题。倒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企业如此短命,中国的企业中了什么“毒”,谁酿制了企业的“毒”素,是企业自身,还是竞争对手,或是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16.
企业应该以宽容的姿态对待竞争对手,站在行业均衡的高度看待竞争,在与对手合理相处中获得利益,这比敌意十足的对抗更为明智.试图消除对手,独占市场,不仅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杨柳 《英才》2007,(8):65-68
两家银行的CEO出自同一人门下,为了攻守美国第一大银行的地位,为了跨越韦尔立下的标杆,也为了了结几十年的恩怨情仇……  相似文献   

18.
潘刚 《经营者》2006,(10):12-12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企业如何保持竞争力?伊利集团有三点经验。 第一,经营的过程中要有一个健康的经营理念。伊利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和竞争对手不搞恶性竞争,在市场上我们不会因为一个得失就与竞争对手进行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19.
张默闻 《经营者》2009,(11):7-7
中国很多的企业很骄傲,有的企业甚至不关心竞争对手。其实和自己没有多大差别的公司,就是最危险的对手  相似文献   

20.
《东方企业家》2005,(3):10-10
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部门,谁不高兴?当然是联想的一些直接竞争对手,然而,除了在商言商的因素外,美国的一些权力部门也不高兴,横听证竖调查,至今余波未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