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吧     
《中国经济快讯》2013,(7):15-15
美国人均工资43460美元/年,可买62个iPhone4S手机,1.06辆宝马328i,11436kg猪肉,48个LV包;中国人均工资24556元/年,可买518个iPhone,0.058辆宝马,1843kg猪肉,3.96个LV包……中国持美国国债1.1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打不过你,我就加入你,甚至把你买下来!"中国企业这回投资的是,一家和美国军方有巨额合同的美国公司。8月13日,中国企业分众传媒(FMCN.NQ)宣布,其董事长和私人股本公司购回在美国上市的股票,将上海总部的广告公司私有化,这笔价值35亿  相似文献   

3.
LG在中国生产的空调被指在美国以低价竞争抢占市场。美国方面已组织律师团,拟对其提起反倾销诉讼。但对此紧张的决不限于LG,如果倾销名义成立,中国所有对美国出口的空调器将受到严重影响,这会不会成为中国空调业反倾销噩梦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小刀马 《西部论丛》2007,(12):44-45
当苹果iPhone在美国刚上市的时候,国内用户就在讨论究竟什么时候iPhone能进入到中国市场。不负众望,很快,水货就悄然在国内卖场亮相,价格高达8000元,价格之高令人咋舌。不过,苹果很快就调整了iPhone的价格策略,降价之后的iPhone让越来越多的苹果Fans心情激荡。中移动董事长兼CE0王建宙在澳门出席“GSMA移动电话亚洲论坛”时表示,目前公司正与苹果公司洽谈,计划把iPhone多媒体手机引入内地市场,但双方仍未达成协议。联通也在暗示对苹果iPhone充满好感,一时间人们好像对iPhone进入中国不再抱什么怀疑了。  相似文献   

5.
在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中国之后,统一台湾已变得日益迫切。当前台湾的分裂主义有日益猖獗之势,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美国必然不会坐视,与美国的关系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统一大业?历史惊人地相似。回顾美国内战时期的国际形势,我们会发现昔日美国的历史与今天中国的形势有惊人的相似。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在世界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世界上崛起了几个强国,基本是欧洲国家,按综合国力计算,依次是英国、法国、俄罗斯、普鲁士、  相似文献   

6.
中国即将"入世",是机遇,还是挑战,刚刚结束的一项全国抽样调查表明,65.7%的在华企业家认为,加入WTO对我国宏观经济将是"利大于弊",但也有8.1%的人持与此相反的看法。作为谈判焦点的中国电信业,将如何面对中国"入世"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其在国外遭遇的反倾销调查也越来越多。但这次,美国人反而帮中国人反击美国的反倾销调查,又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Jerry在郑州老家已经待了半年了,尽管他不想回美国,但作为拥有美国绿卡(官方名称为永久居民卡)的中国富豪,他必须按照美国法律,每年在美国居住至少半年时间。我现在就是个候鸟,每年在中国和美国飞来飞去。  相似文献   

9.
杨帆 《浙江经济》1997,(7):50-51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据美国统计,在1996年达到360亿美元,1997年可望达到400亿美元,中国可能超过日本,成为对美贸易第一顺差大国,美国报纸极力渲染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不公平”。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真的“不公平”吗?否。首先,美国的数字统计,夸大了争国对美贸易顺差。在统计技术方面的分歧,双方正在共同核定,相信与一个客观的结果。第二,中国对美顺差的猛增,主要不是总量的增加,而是内部结构的变化。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所谓“大中华经济圈”的三个部分,对美国贸易顺差在对美贸易总额中的比例,多年来并没有大的变化。据美国统计,1987年,三地对美国贸易顺差共计270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28亿美元,台湾176亿美元,香港65  相似文献   

10.
一、单极与多极的"相持时期"不会很快结束多极化的基础是过于集中的国际政治经济权力通过三个转移实现分散化,这三个转移是:从美国向其他大国转移;从大国向中小国家转移;从西方向非西方转移。但是,冷战结束10年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不但没有实现这三大转移,反而出现了反常的"逆转移"现象,亚洲金融危机使这种"逆转移"达到高潮。就美国与全世界而言,美国实力不降反升。美国1998年 GDP 总量已增至87599亿美元,1999年经济增长率为6.2%,不但高于欧、日、俄,也高于3%的世界平均增长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美国经济运行状  相似文献   

11.
声音     
《中国西部》2014,(34):38-38
一群中国人没日没夜装配iPhone送到美国,再由一群中国人没日没夜排队买下送回中国,最后以这两群中国人都出不起的价钱卖给另一群中国人,于是装配工人有工作,排队工人有收入,有钱的买家也交了大笔"奢侈税"。这就是中国特色。这是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最新评论的摘选。谁说美国人不了解中国? ——近日,苹果发布新一代iPhone和首款可穿戴智能设备Apple Watch,引起全球关注,因为中国内地尚未发售,不少国内人纷纷抢购国外货,对此中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金星说。  相似文献   

12.
如今,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一半,但按照两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几年之后,中国就有可能超过美国。据《经济学人》预测,中国经济未来的平均增长率为7.75%,而美国只有2.5%;中国的平均通胀率为4%,美国的则是1.5%;而人民币每年将升值3%。在这个基本数据的基础上测算,中国的GDP将在2019  相似文献   

13.
还没有从钢铁贸易的"四面楚歌"中走出来的美国布什政府在11月18日接着扬起了纺织贸易的大棒,对来自中国的袍服、胸罩、针织品三大类纺织品设立新的配额限制.美国商务部次长阿尔东纳斯称,根据中美之间的贸易规定,美国将对中国胸罩、针织布及袍服等纺织品的进口数量限制在年增长率7.5%以内.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近两年以来,美国首次启动对中国纺织品的临时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其在国外遭遇的反倾销调查也越来越多。但这次,美国人反而帮中国人反击美国的反倾销调查,又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在被正式任命为美国财长之前,亨利·保尔森在美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表现出异常鲜明的对华态度:他拒绝了所有试图因汇率问题制裁中国的法案,但也强调中国需进一步提高汇率弹性以及加快改革和开放金融体系。这位前高盛掌门人、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联席主席,将会恪守其前任斯诺的立场,还是会因为他个人的“中国情结”而使美国对华财政政策更具“理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周刊》2004,(22):18-18
“非市场经济”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瓶颈。从今年初开始,中国在多次场合要求给予中国完整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6月3日。中美双方代表就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美国举行了首次听证会。“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是否是一些国家对中国反倾销提案起因?中国离获得西方发达国家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的路途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17.
Jerry在郑州老家已经待了半年了,尽管他不想回美国,但作为拥有美国绿卡(官方名称为“永久居民卡”)的中国富豪,他必须按照美国法律,每年在美国居住至少半年时间。“我现在就是个候鸟,每年在中国和美国飞来飞去。”  相似文献   

18.
警惕美国次级房贷危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梁福涛 《新财经》2007,(5):76-77
金融危机不久后将会在美国发生?有人已经开始这么想了。一切源于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由于忽视风险的盲目扩张,美国房贷市场现在自食其果。在担心危机传染至中国的同时,我们应该从中学到,风险控制及其手段对于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作为世界五大投资国之一的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方兴未艾。1994年,美国四大联合企业——通用电气公司、电报电话公司、IBM公司和杜邦公司将向中国增加投资8.4亿美元;美国第二大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于3月在华设立“中国业务部”,摩托罗拉公司也将对中国再追加投资1.3亿美元。美国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带来了一批技术档次高,能填补国内空白,有助于中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伊始,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国情咨文中勾绘了一幅不断发展的经济蓝图,并旗帜鲜明地指出,这一蓝图要从美国的制造业开始,鼓励商业领袖们将制造岗位移至国内,以增加本土就业。一石激起千层浪。奥巴马力表重返制造业的决心和行动,势必将在国际社会上引起连锁反应,推动全球产业布局重新洗牌,这对于崛起中的中国制造业显然不是利好消息。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中国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