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克鹏 《新金融》2001,(4):30-32
去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在报人民银行备案后可以开办委托贷款业务,这标志着已停力多年的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得以恢复。此项业务涉及委托人、受托人、借款人、担保人等多方当事人和委托、借贷、担保等复杂法律关系,实践中曾产生大量纠纷。由于商业银行部分业务人员对委托贷款业务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且在具体业务操作上不够规范,造成银行在委托贷款纠纷中被法院判令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至今令不少商业银行对恢复开办此项业务仍心存疑虑。本拟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结合商业银行开展委托贷款业务的实践,对委托贷款业务中的若干法律问题作一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委托贷款作为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及其成因,结合银行业监管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促进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何虹  王胜武 《青海金融》2014,(11):42-44
发展委托贷款业务,有利于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有效提高企业融资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多方效益的共赢.但委托贷款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风险,需从建立健全委托贷款管理规范、密切监测资金用途和加大多方位风险防范等方面应对.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存贷利差是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拓宽利润来源渠道,发展中间业务就显得极为迫切.委托贷款作为一项中间业务,在金融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自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作为代理类的中间业务,委托贷款业务最大的特点是银行收取相对稳定的手续费,不需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并且可借以拓展自营业务不能涉及的贷款市场,同时扩大银行影响,赢得一批优质客户,因此备受商业银行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7.
商业银行委托贷款和信托公司信托贷款,业务性质类似,而经营状况迥异。本文从信托贷款与委托贷款在法律概念上的异同入手,分析了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业务经营模式的不同,提出了商业银行可以借鉴信托贷款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委托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重点收集了河北省15家金融机构2011年以来的委托贷款逐笔明细,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探求河北省委托贷款业务发展的动因和规律.研究发现,河北省委托贷款业务丰富了金融产品,扩大了企业融资渠道,对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资金来源多样、投放形式复杂,投向主要流入房地产、制造业等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重点调控领域,存在风险交叉传递隐患,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委托贷款的出现实现了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方面的“共赢”,在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企业资金紧缺以及增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给金融机构的经营以及金融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委托贷款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全国和上海委托贷款业务开展的情况,得出上海金融机构委托贷款业务的发展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的结论;其次,以上海为样本城市选择9家银行开展重点调查,总结出五项特征;然后,指出我国委托贷款业务存在的四大主要问题;分析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两大部门委托贷款业务统计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完善方案;最后,基于规范委托贷款业务发展提出五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方法都是基于巴塞尔监管资本要求,却忽略或无法准确衡量不良贷款的经济资本问题。事实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经济资本配置和正常贷款是不同的。文章利用解析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对三类具有不同粒度构成的不良贷款组合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贷款组合分散化程度越高,损失分布与正态分布越接近,此时适合采用解析法计算经济资本。当贷款组合分散化程度较低但不含支配型贷款时,采用解析法和模拟法所得结果相差并不大。但是当组合含支配型贷款时,损失分布与正态分布出现较大偏离,模拟法更加适用。另外,贷款组合所需的经济资本量与贷款组合的分散程度大小一般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入,建立能够全面考核员工工作业绩,有效促进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绩效考核机制,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的核心课题之一。目前,随着各家商业银行不断推进机构扁平化管理,加强对各业务条线的量化考核,绩效考核机制也正处于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之中。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有助于商业银行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向与银行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推进人才的培育和成长。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商业银行贷款的发展呈现出若干值得关注的特征。本文以实际数据为支持,考察分析商业银行贷款在美国信贷市场以及商业银行资产中的相对重要性变化,贷款结构的变化,不同规模商业银行贷款构成的特点,以及贷款质量的发展,以期对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今后的贷款经营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银行业的行业特征对管理报酬有显著影响:高负债率导致的风险转移要求商业银行使用较低的管理激励;低增长性和波动性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银行业较低的报酬-绩效敏感性,但是这一点随着银行业投资机会的增加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不透明性意味着管理报酬更多地基于股票而不是会计的绩效测度;相似的生产技术表明较少的公司专有人力资本激励;银行监管则通过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激励成本和资本监管从而在根本上影响管理报酬结构。  相似文献   

15.
公司的经营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治理水平,而股权结构被视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从股权集中度以及商业银行安全性、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三类指标来考察股权结构对其经营业绩的影响。选取16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当第一大股东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权增大时,有利于商业银行的成长。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对较高,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较好,盈利水平较高。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贷款质量均呈反向变动。由此表明,为了提高银行的经营业绩,需要完善股权结构、限制第一大股东的实际控制力和加强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环境金融业务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环境保护备受关注的背景下,环境金融业务开始成为金融机构拓宽市场、提升社会声誉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环境金融领域已经占有先机,不但在战略高度上重视环境问题,而且将环境金融理念与环境要求融入到金融政策制定、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操作流程、贷后监控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其经验,充分把握环境金融发展契机,推行要求更高的国际准则,创新环境金融产品与服务,完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推动人才储备建设。  相似文献   

17.
社区银行作为一类成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定位明确,经营机制灵活,经营效绩突出。本文通过对社区银行经营特点的研究,揭示了社区银行的竞争优势,并以宁夏为例,在分析宁夏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经营效绩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外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对国内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在组织结构模式、品牌忠诚度、产品与服务以及专业化水平的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中资银行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中的不足,进而提出中资银行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自身财富资产管理能力和服务团队的建设,既要加强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合作,也要注重金融产品创新、建立高端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以及注重私人银行离岸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成本主要有:人力费用成本、物力消耗成本、风险产品承受成本。定价机理应采用经营成本收费制度,建立全成本核算体系。遵循合理、公平、诚信和质价相符的中间业务定价原则,积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告知;遵循中间业务定价流程,进行客户层次细分和市场定位;运用SWOT分析法,谋求竞争定价与实行差别定价,积极加强与同业的合作,防止恶性竞争;坚持服务性能创新,提高服务附加值含金量;适时对银行员工进行培训,积极让员工参与定价决策;适应开放型定价的趋势和要求,酌情考虑产品的关系定价。与此同时应强化担保承诺类表外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交易类中间业务的市场风险管理,服务类中间业务的操作风险管理,而表外业务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重点。此外,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还应防范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0.
The conventional accounting notion of 'going concern', that a firm will continue business operations in the same manner indefinitely, has influenced accounting thought and practice throughout this century. An alternative view, widely upheld in the literatures of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is that firms are generally innovative and adapt to changes in market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hese conflicting ideas are put under inquiry by examining the busines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of the four major Australian banks over the period 1983 to 1994. We conclude on analytical grounds that conventional cost allocation and deferral practices, being based on the static or conventional idea of a 'going concern', are flawed and yield balance sheets that are not indicative of the financial capacity of firms to engage in commerce at any time. We conclude on empirical grounds that the Australian banks, at least, are generally innovative and adaptive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