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十分复杂,以往的献普遍地将盈余管理视为机会主义行为,近期的研究发现了盈余管理的其他一些动机,比较典型的有降低的交易成本的动机、获得比较业绩优势的动机以及对市场预期做出理性反应的动机等。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即使不存在委托一代理问题,仍然可能存在基于其他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这意味着,这些非机会主义动机会加剧上高龄的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2.
杨英 《特区经济》2007,225(10):116-118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分布和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信息分布相比具有其特点,这一特点才使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有了动机,笔者就是以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极端部队成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盈余管理机会以及如何进行盈余管理的。  相似文献   

3.
管理者的利己性是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信息的不对称、会计准则的局限性使盈余管理成为可能。盈余管理扭曲了会计信息,从而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公允性和可比性,有可能误导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本文分析盈余管理动因的同时,提出了判断和识别盈余管理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权 《特区经济》2007,226(11):273-274
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以归纳为契约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三类。出于不同的动机,上市公司会使用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但是过度的盈余管理不但严重扭曲上市公司的信息,误导投资者,而且使上市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应进行有效监管,例如完善现有会计准则,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等。  相似文献   

5.
业绩预告的经验品属性使得资本市场如何预判业绩预告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但已有研究难以为资本市场提供简单直接且便于观测的预判标准.本文通过挖掘业绩预告类型可能隐藏的盈余管理动机,以2010-2018年度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披露业绩预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盈余管理动机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业绩预告准确性.实证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动机越强,业绩预告的准确性越低;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审计师对盈余管理动机较强的公司进行了更多的审计调整,使得定期报告中的盈余水平偏离了业绩预告中的盈余水平,从而导致了业绩预告准确性的降低;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测试后实证结果保持不变.研究表明业绩预告类型隐藏的盈余管理动机信息,可以帮助资本市场预判业绩预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施行盈余管理的情况也相当多见.上市公司过分的盈余管理会使其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使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大大下降,从而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判断.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概述,剖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方式,为解决盈余管理问题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配股资格和提高配股价格,上市公司具有通过调整异常应计利润来提升报告盈余的强烈动机。本文使用横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研究了配股公司盈余管理的时间序列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异常应计利润与配股后运营业绩和股票长期收益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配股公司在配股前3个年度和配股当年都具有较高的异常应计利润,而配股后运营业绩和股票长期收益趋于下降,异常应计利润与配股后的股票长期收益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投资者由于没有能够及时“看穿”配股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而暂时高估了股票价值,从而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所误导。  相似文献   

9.
实践中盈余管理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应该加强关于盈余管理动机、方法对利益各方的影响的研究,并提出提出控制盈余管理机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发生非货币性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企业终极产权性质和公司所处治理环境的影响,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其会计行为不具有显著差异;而终极控制权比例和公司所处治理环境则是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变量。同时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是基于配股动机、扭亏动机和被特别处理动机。  相似文献   

11.
吕淑萍 《中国经贸》2013,(18):146-147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需要社会各相关部门联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治理,以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研究与盈余管理相关的理论,追寻它背后的动机,分析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盈余管理行为,探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求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我国会计界的关注。笔者在此对盈余管理的动机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白俊  刘园园  邱善运 《南方经济》2019,38(11):53-71
股价信息含量作为资本定价效率的重要体现,其对于抑制"脱实向虚"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起着关键作用。文章着眼于我国企业大量配置金融资产这一现实,探究了其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基于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金融资产具有"盈余管理"功能,管理层可能出于"盈余管理"动机配置金融资产,恶化公司信息环境,最终降低了股价信息含量。具体而言,企业通过操纵金融资产确认类别、公允价值估值及终止确认等方式达到盈余管理目的。当公司盈余管理动机较为强烈时,金融资产对股价信息含量的降低作用更加明显。完善的法律体制及有效的内部治理有助于缓解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文章结论为我国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提供了新解释,揭示了"脱实向虚"作用于实体经济的路径,同时丰富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为推动我国会计准则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捷 《中国经贸》2014,(18):64-65
基于我国当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有企业在某些行业所处的垄断地位,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大都存在着通过盈余管理来达到企业管理预期目的的动机,这就带来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国有资产的流失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损失。本文将结合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国有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基本途径,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和监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行为研究:来自配股公司的证据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过程中,大股东具有通过盈余管理来获得配股资格和提高股票价格的强烈动机。本文以1998—2002年间456家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行业横截面数据和修正的Jones模型研究了配股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大股东控制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在配股前3个年度和配股当年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2)配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具有倒u型关系: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53.20%时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3.20%时则表现出负相关关系;(3)盈余管理程度与前2—10大股东持股集中度、负债比率和资本支出水平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而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和公司规模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大股东通过盈余管理实现了对小股东财富的掠夺效应。造成了上市公司价值、声誉和后续融资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殷慧敏 《科技和产业》2006,6(7):53-54,58
盈余管理问题在西方由来已久,被称为“市场参与者的游戏”,近年来也日益受到我国会计学界的关注。本文拟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进行探析,并提出对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磊 《魅力中国》2010,(32):36-36
本文从机构投资者参与非公开发行从而影响大股东盈余管理决策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大股东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以及机构投资者对大股东的制约作用。以《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颁布后2006—2007年沪深两市A股进行非公开发行的公司为样本,经过研究发现:大股东在非公开发行中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而机构投资者参与持股能够抑制大股东盈余管理动机,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使上市公司的操作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复杂而富有争议的问题,盈余管理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各种手段和动机更是层出不穷.北京湘鄂情股份有限公司是A股市场上唯一上市的三家餐饮企业之一,近年来受到政策影响,业务迅速转型.本文通过分析湘鄂情公司在政策影响下产生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采取的应对手段,揭露其存在的问题,促使公司更有效地进行盈余管理.同时,为广大投资者更理性的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中美两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特定经济环境中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畅 《科学决策》2022,(12):37-58
基于 2013-2019 年的中国 A 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2)从公司内部治理角度,在管理持股比例较高、机构持股比例较低的情况下,公司数字化转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3)外部监督中,审计机构为非国际四大事务所的上市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强,而媒体关注和分析师关注对上市公司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真实盈余管理没有约束作用。(4)从公司性质的角度,非国有企业和制造类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强。结论在使用双重差分法和滞后期解释变量控制内生性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研究丰富了研究数字化转型过程的相关文献,同时为资本市场监管机构提供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