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信性、价值认证和投资银行声誉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江会 《财经研究》2007,33(9):124-134
文章认为由于"机会主义"和"善意错误"的存在,致使投资银行在价值认证中面临"可信性"问题。文章利用C-F模型,探讨了投资银行声誉对解决"可信性"问题的意义,并通过分析投资银行声誉与发行企业质量、IPO抑价和承销费用之间的关系,发现投资银行声誉机制具有"信号显示"、"价值发现"和"补偿激励"等重要功能。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可信性问题,投资银行声誉机制的这些功能在我国基本不存在,因此我国投资银行很难发挥价值认证作用,这是我国证券发行市场有效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承销商是证券发行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信息生产者,然其信息生产功能和“第三方认证中介”功能是建立在承销商声誉基础之上的。规模、定价水平、业绩记录、专业资格、长期绩效等是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约束因素。建立声誉机制有一系列基本条件,声誉状况的信号显示和传递机制、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长期预期形成机制等是承销商声誉形成机制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西方投资银行声誉的功能与形成机制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投资银行声誉缺失现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原因提出了重塑投资银行声誉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承销商是证券发行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信息生产者,然其信息生产功能和“第三方认证中介”功能是建立在承销商声誉基础之上的.规模、定价水平、业绩记录、专业资格、长期绩效等是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约束因素.建立声誉机制有一系列基本条件,声誉状况的信号显示和传递机制、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长期预期形成机制等是承销商声誉形成机制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许荣 《金融评论》2012,(5):100-109,126
近年关于IPO中的投行金融功能研究从多个方面对早期投行声誉功能文献进行了拓展。本文分别评述了发行公司和投资银行相互选择的内生影响效应、投资银行采取多种IPO价格确定机制的视角、投资银行非价格制订服务的金融功能视角以及投资银行自身代理问题的视角出发的投资银行金融功能研究新进展。本文还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投资银行金融功能研究以及从产业组织公司金融互动视角和行为金融视角出发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6~2007年A股市场全部上市公司数据,以检验风险投资持股因素对于上市企业承销费用的影响。在控制住发行价格、发行规模、投资银行声誉等因素的影响后,发现风投持股企业上市的承销费率要显著地高于非风投持股企业。这表明风险投资的认证效应当前在我国并不成立;另一方面,剔除行业的影响,我们发现风投持股上市企业的年龄显著小于非风投持股企业,说明目前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存在逐名动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2006-2007年A股市场全部上市公司数据,以检验风险投资持股因素对于上市企业承销费用的影响.在控制住发行价格、发行规模、投资银行声誉等因素的影响后,发现风投持股企业上市的承销费率要显著地高于非风投持股企业.这表明风险投资的认证效应当前在我国并不成立;另一方面,剔除行业的影响.我们发现风投持股上市企业的年龄显著小于非风投持股企业,说明目前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存在逐名动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选择保荐制实施后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为对象,对IPO公司上市后两年内的违规行为与投资银行声誉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声誉的投资银行相对于低声誉的投资银行所承销的公司上市后出现违规行为的概率相对较低,同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披露对投资银行声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保荐制度对投资银行的声誉激励效应,也充分体现了投资银行在治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规范证券市场秩序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投资银行声誉、IPO质量分布与发行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构建投资银行声誉的静、动态分析模型,对投资银行、IPO质量与新股发行抑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和方法,对有关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对投资银行的声誉与其承销的IPO质量之间的关系来说,1999年是一个分水岭;(2)影响投资银行声誉的主要因素是其综合竞争力;(3)IPO上市五日抑价与公司业绩缺乏统计上的显著性,而主要受企业规模、发行比例、中签率、新股定价的管制程度、上市地点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浩萍  罗炜 《经济研究》2007,42(2):124-136
本文从“事后的”IPO折价、投行市场份额的增长和发行公司质量等多个角度检验了中国投资银行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和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市场份额和执业质量两个维度衡量投资银行声誉。其中,投行执业质量用投行承销的IPO公司会计业绩“变脸”率来衡量。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单纯考虑市场份额或执业质量时,这些变量对IPO发行折价均无显著影响,但若同时将两者纳入分析框架,并考虑其交互作用,投行声誉的作用就能显著表现出来:市场份额高且执业质量好的投行可以显著降低IPO发行折价,并且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多数量以及更高质量的上市公司认可。  相似文献   

11.
我国承销商声誉与承销服务费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江会 《财经研究》2004,30(4):108-118
市场为高声誉承销商提供比低声誉承销商更高的承销服务费用是对承销商建立和保持市场声誉、提高承销服务质量的一种补偿和激励,因而也是确保证券发行市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机制.文章利用中国证券发行市场上的数据资料检验了我国承销商声誉与承销服务费用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虽然我国承销费用率与承销商声誉值正相关,但是不同声誉等级承销商之间的承销服务价格差别很小,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承销商声誉资本的形成,也弱化了声誉机制对我国承销商行为的约束力,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缺乏市场化的承销服务费用率的形成机制.有鉴于此,文章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放松当前对承销服务费用的管制,建立市场化的承销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认证产业存在的最大特殊性在于行业存在制度性的外生集体声誉约束。此文尝试从认证产业的最优数量结构来探讨认证有效性问题,通过一个改进的双重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模型,系统性地在外生集体声誉约束的框架下考察中国认证产业维持"质量卡特尔"的最优认证机构数量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首先,当认证机构注重未来的长远收益时,认证机构以其集体声誉作为一种可置信承诺,认证行业外生集体声誉的制度设计优于认证机构自设认证标准的个体声誉的制度设计;其次,在外生集体声誉约束下,分享集体声誉的最优认证机构数量是有限制的,最优认证机构数量与认证机构对未来的重视程度存在非线性的正相关关系,与虚假认证的收益存在非线性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增加行业的信号传递效率和虚假认证的惩罚力度将是有效配合集体声誉约束事前机制的有效事后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李曜  王秀军 《财经研究》2015,41(2):4-14
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是风险投资的投、管、退三部曲.文章研究了在价值实现过程中,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企业IPO折价的影响.文章通过将首日折价率分解成一级市场的“内在折价率”和二级市场的“市场反应率”,解决了传统首日折价率所隐含的市场有效前提条件可能不成立的问题.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企业IPO折价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风险投资具有认证作用,可以缓解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支持的企业具有显著较低的“内在折价率”;另一方面,风险投资还具有市场力量,能够吸引更有声誉的承销商、更多的投资者和分析师关注,其支持的企业具有显著较高的“市场反应率”.在风险投资的双重作用中,市场力量占主导,从而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首日折价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网上交易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完善机制设计来解决。在我国网上交易市场机制演化的过程中,声誉、惩罚和进入壁垒机制被依次引入。本文在委托-代理问题框架下,通过建立动态情形下的重复博弈模型,探讨了以上三种机制的有效性和制度成本,从理论上解释了以上机制在现实中作用有限甚至失效的原因。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本文发现进入壁垒机制相比于声誉机制和惩罚机制,能够更有效地维持市场运行,但其制度成本也最高,从而解释了我国网上交易制度变革的内生过程。  相似文献   

15.
投资银行声誉、IPO质量分布与发行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构建投资银行声誉的静、动态分析模型,对投资银行、IPO质量与新股发行抑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和方法,对有关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对投资银行的声誉与其承销的IPO质量之间的关系来说,1999年是一个分水岭;(2)影响投资银行声誉的主要因素是其综合竞争力;(3)IPO上市五日抑价与公司业绩缺乏统计上的显著性,而主要受企业规模、发行比例、中签率、新股定价的管制程度、上市地点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美投资银行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参与者。目前 ,中国投资银行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而美国投资银行已进入相对成熟时期。十余年来 ,尽管我国投资银行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中美两国投资银行之间存在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因此 ,本文对中美两国投资银行的经营规模、融资状况、业务种类、法人治理结构及内部组织结构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比较研究。文章明确指出 ,我国投资银行未来发展的基本对策思路是 ,增强资金实力、拓宽业务范围和完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张鹏 《经济师》2005,(8):59-60
文章重点从2004年到2005年我国金融界和资本市场中发生的一些令人瞩目的新情况出发,探讨投资银行提升并购重组业务竞争力和通过并购业务获得发展的新机遇和新途径。文章认为股权分置试点、拯救“问题券商”以及产业投资基金问题的新发展等将为我国投资银行通过并购重组业务提升竞争力带来三重机遇,对投资银行在现阶段和未来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开展并购重组业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老字号品牌是一项独特的公司声誉资产,为研究公司声誉价值提供了较好的计量识别环境,有助于解决以往金融中介声誉研究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以1992—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拥有老字号品牌的公司有着显著更低的IPO抑价率,且上市后融资约束问题更小、股票市场表现更好、经营业绩更为稳健,说明老字号品牌作为公司声誉资产,能够有效地发挥信息鉴证效应。机制分析表明,老字号公司声誉能够促进管理层利益兼容,提高内部治理效率,从而形成自觉维护声誉的良性循环。因此,本文不仅发现公司声誉可以作为判断公司价值的有效指标,而且通过研究中华老字号品牌的声誉价值对公司业绩和内部治理的促进作用,为新发展阶段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证监会处罚的147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声誉机制在我国股票市场中的作用。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导致股东价值明显下降,其中声誉价值损失占股东价值损失的比例达到52.92%。在控制其他变量影响的条件下,声誉价值损失与支持性政府管制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声誉机制能够在我国股票市场发挥作用,支持性政府管制可以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提高声誉机制的自我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亚妮  钟思远 《时代经贸》2010,(14):181-182
我国股市自建立以来,由于新股发行机制不合理,新股发行过程中存在着资金囤积,价格波动较大,投机因素较重等等问题和缺陷,难以适应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比如适当限制新股发行市盈率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