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中教师与学生实质上是双主体或互为主体的关系。互联网络为学校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道德教育空间,网络环境使学生德育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有助于师生平等对话,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成长。学校德育要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在学校德育中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张建国 《北方经贸》2002,(12):125-125
网络使德育信息国际化 ,使德育手段现代化 ,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但是网络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西方影响、黄色信息等消极因素。全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积极采取应对策略 ,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优势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信息的管理与监控 ,运用立法手段保证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江阴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最近几年共青团工作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与资料,研究学校共青团工作对学生正能量的影响。通过研究揭示共青团工作对学生产生正能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把学校共青团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建立一套有效的学校共青团工作正能量影响模式,创新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手段,促进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提升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正能量影响。  相似文献   

4.
赵鹤澄 《商》2013,(23):367-369
新加坡学校德育以科学化、本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儒家思想为指导,确定学校德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用儒家思想整合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网络。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儒家思想底色,寻求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学校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的龙头工程,德育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一个学生将来是否成人成才。文章先对中职学生状况进行了简析,再结合目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就如何进行德育教育谈了些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当代青年学生的新特点,德育工作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努力提高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目前学校德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学校应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美化校园环境和营造德育教育的自然化和情境化入手,优化校内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7.
孔令声 《北方经贸》2011,(5):129-130
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许多青年学生出现了信仰危机。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蕴涵深刻,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应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广泛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任玉梅 《中国市场》2013,(41):181-183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关网络对学生带来的各种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关注,网络成瘾已成为影响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提出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措施,这对学生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学校德育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在中职学校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在家里被家长们迁就惯了,非常娇气,在教学中学生经常表现出怕脏、怕累和意志薄弱等缺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所收到的效果也会比其他各科都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10.
李艾泓 《商场现代化》2006,(33):149-150
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各个群体产生巨大影响,学生作为重要通讯网络消费群体,其消费现状、特点及价值趋向和兴趣爱好等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探讨。本文就新世纪学生通讯及网络消费现状和特点及其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给予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1.
杨帆 《中国市场》2008,(27):142-143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教师所传播的思想价值信息的反映和择取、整合、内化、外化和践行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是学生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与学校德育过程的契合。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关键是整合学生心理接受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许珍珍 《中国报业》2023,(12):150-151
在全媒体时代,网络体育新闻传播不仅打破了传统体育新闻的限制,也打破了时空限制和平台限制,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对学生的体育行为形成了诸多影响。本文分析了网络体育新闻特点,以网络体育新闻对学生内在以及外在体育行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网络体育新闻对学生体育行为产生的正面积极影响和负面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网络体育新闻提出建议,力求促进网络体育新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物质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校园制度环境、人际环境和虚拟(网络)环境。高校德育环境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德育环境建设“一手硬、一手软”;校园文化环境亟待优化;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充分利用和创设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网络环境等。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对青少年学生学习心理产生了影响。本文全面分析了网络发展对青少年学生学习心理所产生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最后对如何强化正向影响,避免负向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网络已经进入中职学生的生活,但其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乐清地区中职学生网络道德不良行为现状展开调查,发现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传播不良信息、网络欺诈、网络辱骂、沉溺于网络游戏和黑客等网络道德不良行为。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以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为关键,补充家庭网络信息为保证”的中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学生问卷调查,发现不同专业、年级、性别和民族学生具有较明显的网络文化接触差异,影响到其网络购物态度和行为选择。其影响表现为网购认知、心理顾虑、购物信息、兴趣偏好、时尚需求和群体性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徐雁 《中国报业》2012,(14):253-254
学校网络监督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监督,可以有效的防治学生和老师通过网络进行一些非法活动。网络监督对学校管理改变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对加强学校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接受网络监督,并有效地解决全校师生提出的问题,提高学校在师生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的中小学生受网络的影响日益严重.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知识和品德教育的专门机构,理应成为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成为培养学生网络素养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品德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客观的认识德育现象及其规律,促进对学生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对优良校风的建设。在学生品德评价中,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现实问题很多。我们应该看到评价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理论结合实际,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学生德育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和自媒体的飞速发展让高校学生的网络素养逐渐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现阶段,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和网络素养的认知、使用网络的知识与技能和自主约束网络行为的能力等方面,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出于复杂的网络环境、高校学生所处的独特发展阶段、社会环境的影响和高校对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重视不够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