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吸收外资是利用全球各种资源的重要载体。对我国来说,现阶段吸收外资并不是因为国内没有资金,而是要吸收资金流动中搭载的各种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琰 《首都经济》2005,(12):38-40
今年,北京市贯彻“积极、合理、有效”吸收外资的方针.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外资规模继续扩大。明年将在保持利用外资良好势头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八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张茵 《亚太经济》1998,(10):16-19
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四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它们都采用了大量引进外资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四国的经济增长成就骄人,外资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政府在一派繁荣景象之中忽视了对引进外资的规模进行调控,这一失误再加上其它内外因素的作用,终于酿成此次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一、引入外资适度现困的决定因素一国引进外资的总量,应以其吸收外资的能力为限。一般说来,吸收外资能力的大小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国内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资本在国与国…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各国的外资战略中,美国和日本是颇具典型意义的两个国家。美国是世界吸收外资第一大国,其开放程度也位于世界前列。而日本则为世界吸收外资的小国,对外资进入往往设置较高的门槛。以下是两国对外资进入和并购的有关规制。  相似文献   

5.
要进一步稳定对日经贸关系,为在浙日企继续提供和创造良好的经商环境,同时也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有所准备今年,我国吸收外资已经连跌8个月,创下近两年新低。1-7月,浙江引进外资项目数同比下降11.1%,合同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9.8%,实际外资金额同比下降2.9%。欧美经济的持续低迷、成本的连续上涨以及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等都使得未来浙江吸收外资形势严峻。浙江利用外资中,日资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张利娟 《中国经贸》2013,(13):42-43
吸收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通过不断地扩大市场准入、简化行政审批、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吸收外资的环境。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吸收外资方面不但保持了平稳增长,而且实现了外资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提升。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是中国未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后,使本来经济已经放缓的美国雪上加霜,同时受美国经济减速的影响,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均出现不同幅度的放慢,世界经济遇到新的困难。而另一方面,中国受到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较小。于是,海内外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的一枝独秀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将使中国市场有望成为资金避风港,吸收外资。那么,中国市场作好准……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是中国吸收外资的一个主要来源地。澳资企业在地域和产业上分布广泛,经营状况良好。我国加入WTO后,应采取积极措施,引导澳商扩大对华投资规模和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9.
王晓红 《科学决策》2005,(9):38-39,51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入世后,中国吸收外资总量大幅度增长,2004年达到6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3%,连续3年成为全 球吸收外资第一大国。但是,在过去20多年,我国吸收外资一直处于粗放状态,导致了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际产业分工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郝红梅 《中国经贸》2010,(17):14-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外资从起步到发展再到快速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来看,我国吸收外资的总量已达到了一定数额,但是无论在吸收外资的方式、结构、地区平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加之,在当前全球各国经济为摆脱金融危机而各自“明哲保身”的情况下,给我国吸引外资就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十二五”期间或日“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如何选择吸收及利用外资的政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1.
吸收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通过不断地扩大市场准入、简化行政审批、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吸收外资的环境。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吸收外资方面不但保持了平稳增长,而且实现了外资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提升。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是中国未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外资从起步到发展再到快速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来看,我国吸收外资的总量已达到了一定数额,但是无论在吸收外资的方式、结构、地区平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加之,在当前全球各国经济为摆脱金融危机而各自明哲保身的情况下,给我国吸引外资就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十二五期间或曰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如何选择吸收及利用外资的政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贸》2014,(10):22-22
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1季度,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787家,实际使用外资315.5亿美元,同比增长5.5%,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为全年吸收外资工作开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6,(17):54-55
商务部8月15日公布今年前7个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情况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我国吸收外资情况在今年首次全线下降——无论是与去年同期还是与上月,无论是单月还是累计,均呈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近几年国际石油价格步步下跌,一直作为印度尼西亚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主要来源的石油出口业陷入了困境。1986年印尼财政赤字高达40亿美元,外债总额为352亿美元。同时,印尼的失业率大大提高,贫富鸿沟越来越大。经济问题必然要波及到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安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尼政府推行加速吸收外资的新措施,主要有: 1.延长投资和股份转让期限。印尼原规定外资投资期为30年。  相似文献   

16.
是否应该继续向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成为目前争论较多的问题。本文首先从介绍国际直接投资新动向和一些国家吸收外资政策的新特点入手,对我国参与世界引资竞争中面临的压力和困难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取消外资企业优惠政策会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产生不利影响,建议继续实施外商投资的鼓励性政策,采取适当的过渡方式最终实现内外企业政策统一的中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信息》2007,(4):24-25
商务部表示,将优化吸收外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表示,要适当放宽中西部地区外资准入条件。  相似文献   

18.
外资并购现状评析及对广东省利用外资战略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外资并购现状作出了评析,提出我国应尽快健全外资并购法律体系,既要利用外资并购在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的正面效应,又要防止其带来的垄断、国有资产流失等负面效应;然后,探讨广东省在利用外资战略中如何利用外资并购优势,拓宽吸引外资渠道,形成吸收外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自1995年至今,跨国收购和兼并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2000年全球跨国投资中的90%都是通过跨国购并完成的.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步伐的加快,跨国购并这一国际流行的投资方式也将逐步成为我国吸收外资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预测失误的提示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利用外资课题组的预测:90年代我国年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32亿到40亿美元之间。然而90年代初,尤其是1992年的发展现实与此预测竟大相径庭。1992年1-9月国内实际利用外资就达117亿美元。就上海来说,1992年1-10月协议吸收外资也高达26.56亿美元。预测与现实差距如此之大,其原因是什么,这很值得研究。该预测报告(参见《经济研究参考》第105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