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艳 《时代金融》2011,(35):26-27
改革开放30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失灵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解决好市场失灵问题。本文通过对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睿超 《财政监督》2011,(18):42-44
市场经济是一种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然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仅仅限于市场失灵的领域。目前,学术界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的研究较多,有的学者认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是市场经济发育比较成熟时出现的现象,而对于处于经济转轨的我国来说则存在市场缺失和政府越位的问题。本文则认为对于具有特殊国情的中国来说,其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国家的共性外还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邱跃辉 《金卡工程》2009,13(2):35-36
该文通过分析医疗服务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提出经济法可以有效克服市场失灵的一些观点,进而彻底解决目前医疗市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整体利益因为能影响到社会中所有人和事物的发展故而被国家和政府的相关部门所重视.由于法律制度的多样化,我国不同类型的法律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也有着不同的规定.就目前我国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现状来看,我国仍然有一部分地区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由于市场失灵极大的影响着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并且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正在实施相关的政策来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国家为了有效的管理市场失灵现象,制定和颁布了相关的经济法,希望进一步的对市场失灵现象做出调控.  相似文献   

5.
林达 《国际融资》2003,(5):36-37
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所谓新兴,指历史不长,所谓转轨,指我们在双重体制下运行,还有很多的改革工作需要做。按理说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建立的,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运作,但是事实上,由于双轨的存在,或者说双重体制的存在,使得资本市场从开始就带有了相当强的计划体制的色彩,从而资本市场也进入了一个改革的过程。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国刚近期就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做了深入分析,请看本刊记者林达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中国税制改革方向:确立市场型税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寿根 《涉外税务》2004,(12):10-12
中国进行宏观调控必须充分发挥税收的功能和作用,而要充分发挥税收的功能和作用必须确立有效完整的税收体系。本文首次将税收体系划分为计划型税收体系、转轨型税收体系和市场型税收体系,指出税收体系的选择是由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市场型税收体系是一种能充分实现税收功能的有效税收体系形式。税收体系转型路径选择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状况和税收征管能力。本文以中国税收体系转型为案例,分析了中国税收体系演进过程和轨迹,指出从1950年至2004年中国税收体系演进遵循由计划型税收体系至转轨型税收体系,再由转轨型税收体系至市场型税收体系这样一种路径轨迹。  相似文献   

7.
A股市场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但当前仍然面临一些障碍,只有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A股市场国际化才能顺利实现。本文对A股市场国际化进程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作为“新兴加转轨”的A股市场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在充分考虑中国A股市场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加快A股市场国际化必须达到的条件及完成的阶段性任务。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市场失灵”,其本质不是在市场已经高度发育基础之上的内生性或功能性市场失灵,而是市场发育不足,市场经济制度缺失所导致的外生性、制度性“市场失灵”,是制度缺失与政府失灵的混合物。因此,治理“市场失灵”,不能简单强调政府干预,而应该首先培育市场,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此,政府职能的转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住房市场问题的原因解读: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当前,我国住房市场出现的市场失衡、价格上涨过快等一系列问题不是孤立和偶然的,其背景和影响因素比较复杂,而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是当前中国住宅市场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本质所在。(一)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当前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传统部门法面临着挑战.经济法的公平价值体现在通过保障国家调节和规范国家经济调节权,克服因市场与(或)政府的失灵所带来的不公平.中国当前的社会公平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而中国经济法也是为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缺陷和社会公平问题而产生的.因此,中国经济法应该担负起解决当前社会公平问题的主要任务,实现其社会公平价值.其价值可以通过制定、完善和实施相关经济法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政府扶持与中小银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政府在中小银行发展中的作用定位问题。首先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小银行要想获得长足发展 ,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前提下 ,有效发挥政府对市场机制的“拾遗补缺”作用 ,矫正“市场失灵” ;其次 ,我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 ,要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就必须借助于政府的力量 ,作为市场竞争弱势群体的中小银行的发展迫切需要政府予以适当的扶持 ;第三 ,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中小银行在产权、管理等制度安排上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需要政府提供适宜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2.
傅思飞 《中国外资》2013,(16):228-229
将经济法划分为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已成普遍共识。在市场规制法中,面对市场规制法中的各个价值冲突、协调以及市场规制中的不适度和政府失灵带来的危害,本文试着引入"比例原则"这一行政法黄金原则,来解决政府自由裁量权过大,而我国的市场规制立法多止于原则性层面,缺乏实践操作性等相关难题。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的地位是指确认经济法属于具有干预经济权利和经济活动的部门法。必须重新认识经济法的本质及其功能,重新确认经济法的框架体系与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应对高科技时代对中国经济法的挑战。WTO使中国面对一个完全依法运作的市场运行体系,促使中国经济法律体系进一步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生态环境的深层剖析与和谐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本市场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金融市场环境中居于核心地位.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是在体制转轨中培育和发展起来的,环境没有得到净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体制性、机制性和道德性的缺陷.因此,要净化市场环境、构建和谐市场环境,就必须以创新的思维,用制度性的、市场化的改革手段重整资本市场,促进其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于婷 《金卡工程》2010,14(4):198-198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经济法产生的问题多有争论,由于学者们对经济法产生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导致对经济法产生的时间形成不同的观点。笔者在分析了各个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将经济法的产生理解为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分的形成。因此,经济法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的市场失灵时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论证了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市场合理性,并以市场失灵理论为依据论证了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政府干预失灵问题,试图论证中国房地产市场只有在坚持以市场调控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前提下,有效地矫正政府失灵的问题,才能使市场的自动调节与政府的政策调控达到最优效益边界,从而推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从管制到自由化:金融监管理论的批判与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制还是自由化长期以来一直是金融监管学术理论界争鸣的焦点。本文透过理论史上各种极不相容、明显对立的表面观点争论,进行深入的理论整合分析发现:争议的根源在于现实中金融监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金融管制存在一定的边界,管制成本扩大有可能引起效率损失,从而导致管制失灵。同时,在经济由封闭向开放转轨的改革过程中,中国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眷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同时,更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的一面,必须加强和改善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处理好经济转轨与政府干预经济的关系。政府介入经济领域,干预经济生活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失灵”,即使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健全的情况下,经济运行中也会出现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现象。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全面转轨时期,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不能借助单一政策的灵活运用,而是要利用系统思维,整合各项政策的功能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一、"资本市场抑制"范畴的界定 市场机制即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许多内在的缺陷,即存在所谓"市场失灵"或"市场失效"(market failure).社会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方式来尽可能地避免、消除全部或部分由"市场失灵"所引发的价格信息扭曲,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一般而言,解决市场失灵的办法是以非市场机制来代替市场机制,以超市场的力量人为地对市场进行干预,这种非市场的机制或者说超市场的力量来自政府或其他的权威机构,也就是说,政府的介入或干预只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考察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特征及其经济后果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具有正反馈效应的概念模型。认为由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特性带来的供给失灵使得房地产潜在使用需求受到抑制,投资需求得到强化,而这两者又放大和强化了房地产供给失灵,从而解释了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房价高、房屋空置率高的矛盾现象,指出房地产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垄断下的供给失灵,并提出通过增加房屋供给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来治理供给失灵、改善房地产市场运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